合肥新能源重卡上美洲高速 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底交付

合肥新能源重卡上美洲高速 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底交付-有驾

来自合肥的新能源重卡即将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飞驰。

近期,合肥本土企业苇渡科技签下了一笔出海订单。多家北美物流平台客户,共计采购数百台纯电重型卡车,订单总价值超过4.3亿元人民币。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底交付,投放在美国东西干线公路上。

新能源重卡将驶上美国主干道

这笔出海订单的主要客户之一,是总部位于加州的Nevoya。

这家公司在美国物流圈里小有名气,专注做“零碳运输”,客户多为《财富》500强品牌。

与其合作的前提,是车辆不仅得是纯电动,还要适应北美复杂的公路与监管环境。

苇渡科技的重卡将被投放在I-10、I-15、I-45三条美国州际高速公路上。

最受关注的是I-10,它是美国最长的东西向干线,从加州洛杉矶一路延伸到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横穿南部多个大城市。

这也意味着,这些来自合肥的新能源重卡,将真正进入美国主流运输体系的核心路线。

至此,苇渡“Windrose”纯电重卡已经登陆五个大洲:亚洲、北美、欧洲、大洋洲以及南美洲。

有意思的是,这批重卡的运输本身也成了“零碳样板”:它们从上海港出发前往洛杉矶,港口之间的运输环节,使用的正是苇渡自家的纯电卡车,仓到仓闭环,运输本身也实现了“零碳”。

技术过关、服务落地,出海不是“发货”那么简单

在很多人印象里,造车企业的“出海”可能就是发货到国外。但在重卡领域,尤其是进入北美市场,光靠卖车远远不够。认证、充电、售后、保险、平台对接……每一项都能难住初创公司。

过去半年里,苇渡科技在认证方面逐项攻破:今年1月通过美国环保署整车认证、4月拿到动力系统认证、5月又获得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整车认证。这些听起来陌生,但在北美市场是“准入门槛”。没有它们,车上不了路。

除了认证,还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车坏了谁修?这一次,苇渡找到了美国最大的老牌汽车服务平台FleetNet合作,依托其在全美的六万多个服务点,为车辆提供基础维护和维修。换句话说,车开上美国高速后也有“4S店”兜底,不用远程“漂泊”。

合肥新能源重卡上美洲高速 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底交付-有驾

更大的难点,是充电网络。特斯拉那一套“轻车+自建桩”打法在重卡领域难以复制。一辆700度电的重卡,每充一次电的能量,相当于普通家庭几天的用电量。

这次苇渡选择与美国充电巨头Terawatt以及Greelane合作,对接对方在I-10以及I-15沿线的充电设施,采用高功率双枪快充方案,为运营效率托底。

相比起“车卖出去了”,现在更像是一个系统工程:车辆在那边跑得起来,充得上电,出了故障能修,人和系统都配得上。也正因此,这笔订单的意义,不止是销售数字本身。

既是十余年的积累,也离不开本地支持

苇渡这家公司,创立于2022年,注册地就在合肥市包河区。创始团队不少人有海外留学或新能源背景,但他们切入的是一个冷门又难啃的领域:新能源重卡。

合肥新能源重卡上美洲高速 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底交付-有驾

比起小轿车,重卡的电动化在中国尚属蓝海,在北美更是刚起步。欧美的政策还没有完全推起来,用户也对纯电重卡心存顾虑,头部巨头动作缓慢。正是因为“大象转身慢”,反倒给了灵活的创业公司机会。

产品的正向研发、整车系统集成,背后是团队过去十余年在传统重卡、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积累。

这次北美订单的达成,也离不开合肥本地的支持。从合肥包河区出发,苇渡曾获得合肥创新投、包河领航基金等多家机构的投资支持。

合肥新能源重卡上美洲高速 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底交付-有驾

它的研发制造也深度嵌入了合肥的汽车产业链。对这座城市来说,新能源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产业布局,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赛道”。

苇渡这一次,或许不是最热闹的出海故事,却是最像一台重卡——稳重、沉实、载重大件,从合肥上路,驶向远方。

合肥在线-合新闻 记者 王书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