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气门 150cc 发动机在市场上越来越常见,很多人觉得两气门车型已经过时了。可技术更新换代,就意味着全面替代吗?今天就来重新审视下两气门 150 车型,看看它到底还有没有实用价值,打破大家对技术的偏见,根据实际场景来判断该怎么选。
先讲讲两气门和四气门在机械原理上的区别。两气门发动机采用宽气道设计,在低转速时,能利用好气流的惯性,让燃烧效率达到最高。而四气门发动机呢,多个气门一起工作,在高转速时,进排气的截面积更大,进气量能增加 30%,排气量能增加 50%,让功率密度大大提升。
从性能参数来看,两气门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在低转速时爆发力强,而四气门发动机在高转速时更有延展优势
大家可看这张对比图(此处可插入扭矩曲线对比图),就一目了然了。还有热效率方面,虽然理论上四气门发动机热效率更高,但在实际的低转工况中,两气门发动机的燃烧反而更充分。
再说说成本和可靠性。两气门发动机因为结构简单,零部件比四气门少了 30%,这就意味着维修次数会减少,像调整周期,两气门发动机能达到 1 万公里,而四气门发动机可能 8 千公里就得调整一次。而且四气门发动机更重,这对踏板车的重心分布有负面影响。
通过六款有代表性的车型,来看看实际使用情况。在性能对比上,豪爵 UHR150 这款两气门车型,极速不到 110km/h,综合油耗大于 2.5L/100km,低转扭矩峰值区间在 2000 5000rpm;新本 NS150GX 和光阳 Racing H150 这两款四气门车型,极速都超过 110km/h,新本 NS150GX 综合油耗约 2.3L/100km,光阳 Racing H150 综合油耗 2.61L/100km,它们的低转扭矩峰值区间都高于 6000rpm。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在城市通勤时,豪爵 UHR150 的平顺性很好,而新本 NS150GX 的启停系统存在电力损耗风险。要是跑长途,光阳 Racing H150 的 10.7L 大油箱,续航能达到 400km,优势就很明显了。
那到底哪些人适合选两气门车型呢?从用户画像来看,要是你比较在意维修保养成本,对极速要求不高,像在乡镇,维修点多的地方,雅马哈天剑 150Z 就挺适合你;要是你 80% 的行程速度都低于 60km/h,主要是在城市通勤,经常要等红绿灯,那两气门发动机起步快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还有一些技术保守派,对 ECU 调校、TCS 系统这些不太感冒,就喜欢纯粹骑车的感觉,两气门车型也能满足你。
价格方面,两气门车型定价一般在 1.3 万元以下比较合理,像豪爵 UFR150 就靠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四气门车型因为有 TFT 仪表、混动系统等附加值,价格会高一些。
面对市场竞争,两气门机型也有自己的破局办法。像豪爵用博世 ABS 和日精仪表,打造可靠性壁垒;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边际成本,就像隆鑫推出四气门机型后,终端价格下降了。
在技术创新上,未来可能会有可变气门技术,比如本田的 Hyper VTEC 动态切换技术,有可能应用到 150cc 发动机上;还有混动赋能,猎变闪电狗用 48V 电池和两气门基座,来提升性能。
展望 2025 年的市场,四气门发动机主导 1.5 万以上价格带的技术溢价市场,像光阳、三阳的高配车型;两气门发动机则守住万元级刚需市场,比如 DR150 在载货爬坡场景中,作用不可替代。
最后给大家个买车建议,买车前一定要试驾,在综合路况下跑 5 公里以上,感受扭矩曲线是不是符合你的驾驶习惯。还要算清楚成本,用(购车价 + 3 年维保成本)除以预期里程数,得出每公里的真实成本。
在 150cc 这个黄金排量段,没有被淘汰的技术,只有不匹配的需求。大家记住:“通勤半径定气门,成本精度决胜负;技术迭代莫焦虑,场景才是真尺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能选到合适的车啦。你在选车时,更看重哪些方面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