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假期,河北车主李女士在高速上遭遇爆胎,慌乱中猛踩刹车导致车辆失控,撞上护栏,幸好人员无伤但车损严重。事后交警指出,若她掌握正确的爆胎处理方法,完全可以避免事故。开车途中难免遇到突发状况,学会这些应急技巧,既能减少损失,更能保障安全,很多老司机都在偷偷用。
高速爆胎时,“稳住方向” 比刹车更重要。很多人遇到爆胎第一反应是踩刹车,其实这会让车辆瞬间失控。正确的做法是:双手紧握方向盘(别乱打方向),让车保持直线行驶,轻踩刹车(力度逐渐加大),待车速降至 60 公里 / 小时以下,再打转向灯慢慢靠边。记住,前轮爆胎时方向盘会向爆胎侧跑偏,要用巧劲往反方向矫正;后轮爆胎时车身会左右摇晃,稳住方向即可。事后更换备胎时,务必拉紧手刹、垫上石块防溜车,备胎限速 80 公里 / 小时,且不能长期使用(磨损程度与原胎不同,易引发跑偏)。
电瓶亏电打不着火,搭电步骤别做错。早上出门发现车打不着火,大概率是电瓶亏电(尤其冬季)。这时别盲目叫救援,自己搭电只需 10 分钟。准备好跨接电缆(俗称 “过江龙”,网上 30 元就能买),红色电缆接两车正极(电瓶上标 “+”),黑色电缆一端接救援车负极(标 “-”),另一端接亏电车金属车身(别直接接负极,防止火花)。启动救援车怠速 3 分钟,再启动亏电车,启动后按 “黑负 - 红正” 的顺序拆电缆。搭电时要注意:两车别接触,正极别碰车身,否则会短路。平时养成好习惯,下车前关紧车灯、空调,别让电瓶亏电(寿命通常 3-5 年,快到期可提前更换,避免半路抛锚)。
钥匙锁在车内,这两招能应急。超市买完东西,随手关车门却发现钥匙在车里,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是机械钥匙孔的老车,可找根细铁丝弯成钩,从车窗缝隙伸进去勾开车锁(注意别刮伤玻璃);带中控锁的车,可让家人用备用钥匙远程解锁(保持电话接通,距离别太远)。更保险的是提前准备 “备用钥匙藏身处”:买个磁性钥匙盒,吸在底盘隐蔽处(别让小偷发现),或交给信任的邻居。千万别砸玻璃,侧窗换块玻璃要 500 元,而三角窗更贵(造型特殊),实在没办法,叫开锁公司(正规的约 150 元,记得要发票)比砸玻璃划算。
加错油别发动,及时抽油能止损。有车主加油时分心,给汽油车加了柴油,或柴油车加了汽油,这时千万别启动发动机(否则燃油泵、喷油嘴会损坏,维修要上万)。立即告诉加油站工作人员,他们有抽油设备:汽油车加了柴油,要抽干净油箱和油路;柴油车加了汽油,除了抽油,还得清洗燃油滤清器。平时加油前多看一眼油箱盖,上面写着 “请加 92 号汽油” 或 “柴油”,别光听加油员推荐 “高标号油”,适合的才最好(厂家推荐标号足够用,盲目加高标号反而费油)。
玻璃起雾影响视线,30 秒快速解决。雨天或冬季开车,玻璃内侧容易起雾,用毛巾擦太危险。最快的方法是:打开空调 AC 键(制冷),出风口调至吹玻璃,风速开最大,10 秒就能除雾(原理是降低车内湿度);冬季觉得冷,可同时开暖风(AC 键别关),温度调 24℃,既除雾又保暖。外侧玻璃起雾(雨天常见),喷点玻璃水刮一刮就行,玻璃水选 - 25℃防冻型(尤其北方,普通玻璃水会结冰胀裂水壶)。平时可在玻璃内侧涂一层肥皂水(晾干后擦净),能延缓起雾,成本几乎为零。
遇到交通事故,拍照留证有讲究。轻微剐蹭别堵路,先拍 5 张照片:全景照(两车位置、车道标线)、碰撞点特写、双方车牌、驾驶证行驶证,然后移车到路边协商。如果有人受伤或车损严重,立即打 122 报警,设置三角警示牌(高速车后 150 米,市区 50 米),人站到护栏外等警察。记住,别私了不留凭证(有人事后反悔),也别垫付对方维修费(保险理赔有流程),保留好交警认定书,理赔时更顺利。
这些应急技巧看着简单,关键时刻却能救命。建议车主常备 “应急包”:三角警示牌、反光背心(高速必备,缺一罚 200 元)、跨接电缆、手电筒、急救包,放在后备箱显眼处。提前了解车辆备胎位置、千斤顶用法,别等出事才手忙脚乱。开车的底气,不仅来自技术,更来自应对突发情况的从容 —— 毕竟,安全抵达比什么都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