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2025半年报:全球“稳住了”,中国却拖了后腿

汽车科技 I 渝码科技

7月31日,宝马集团掐着点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集团实现 677 亿欧元收入,同比下降 8%;净利润 40 亿欧元,同比大幅下滑 29%。

其中,汽车业务板块收入294亿欧元,利润率仅为5.4%,相较去年同期8.4%,下降幅度非常明显。

一句话来讲:数字不好看,但在 BBA 里竟然还算“优等生”,奔驰净利腰斩-55.8%,奥迪也跌了37.5%。

可若把镜头拉远,这场“优等生”的表演有一个明显的破音:全球都还行,除了中国

宝马2025半年报:全球“稳住了”,中国却拖了后腿-有驾

欧洲、美洲在涨,中国独跌15.5%

2025年上半年宝马全球销量约120.7万辆,同比微增0.5%,但区域严重分化。

欧洲成最大“回血包”,上半年销量近 50 万辆,逆势增长 8.2%,重新夺回宝马第一大区宝座。

美洲地区销量 23.7 万辆,增长 3.4%,表明美国消费者依旧愿意为燃油豪车买单。

然而,中国却贡献了唯一的“绿色负数”:31.8万辆,同比下滑15.5%,折扣率一度飙到34%,等于买5系只花3系的钱。

宝马在财报里委婉地说,“符合管理层此前预估”,但终端价格失守、高端车型销量疲软,已经把“最赚钱市场”变成了“最大出血点”。

宝马2025半年报:全球“稳住了”,中国却拖了后腿-有驾

利润去哪了?关税、价格战双杀

宝马全球交付量勉强持平120万辆,但净利润却蒸发三成,利润率直接跌传地板,主要原因在于关税、价格战双重影响。

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税+美国加征关税,仅第二季度就吞掉 11 亿欧元,直接磨平了所有“净价格优化”的努力。

而为了在中国保份额,宝马5系终端一度降价10万元,利润被“打骨折”;但鸿蒙智行旗下问界M8/9的强势崛起,重塑了高端豪华汽车市场的规则。

宝马2025半年报:全球“稳住了”,中国却拖了后腿-有驾

电动化是解药,却救不了中国?

宝马把“电动化”当成止血贴;根据官方披露:宝马(含 BMW、MINI、劳斯莱斯)共向客户交付 31.89 万辆电动化车型(纯电BEV+插混PHEV),同比增长18.5%。

在集团总销量中占比26.4%,相当于“每卖出 4 辆宝马,就有 1 辆新能源”;而纯电车型(BEV)贡献了其中的 22 万辆。

但在中国,电动故事讲得并不顺利;价格战最惨烈的是电动豪华车,“56E”级别被蔚来ET7、极氪001 FR 等高端电车围攻。

智能化标签则被华为、小米抢走,宝马 iDrive 8 再流畅,也打不过“车机像手机”的本土叙事。

管理层还在嘴硬,但身体很诚实

董事长齐普策在发布会上强调“商业模式韧性”,坚持全年利润率目标5%-7%不变。

但行动更诚实,推迟中国部分电动车型的上市节奏,避免“上市即跳水”;同时加大欧洲产能,把原本出口到中国的 iX1 转供本土,对冲关税风险。

宝马2025半年报:全球“稳住了”,中国却拖了后腿-有驾

总而言之,宝马的半年报像一面镜子:镜子里,欧洲、美洲的增长证明品牌力依然能打;镜子外,中国市场的溃败提醒着传统豪强,“品牌溢价”在智能化+价格战的中国市场,正在加速失效。

当宝马还在为关税和折扣头疼时,中国对手已经把“30万以上纯电”做出了新玩法。

留给宝马的时间,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