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冲刺新能源汽车万亿赛道,嘉定打头阵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上海汽车产业重镇嘉定被赋予全新使命。

7月18日,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四部门与嘉定区政府联合主导的“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

此次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展现出清晰的“市区协同”策略,现场发布了《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下称《行动方案》)及《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嘉定若干政策》)。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披露了一组数据:去年,上海全市汽车产业规模达1.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达164.5万辆,稳居全球城市第一。

上海已形成“上游三电系统—中游整车制造—下游车联网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上汽、特斯拉、雷克萨斯等9家整车企业和6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业,累计开放超1500条、近28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汤文侃称,今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在新起点上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上海加快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海关键目标直指“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在发布会现场,汤文侃勾勒了未来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上海将强化市区协同,支持嘉定、浦东、临港等重点区域,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一赛道、一方案、一政策”供给,用好市级产业转型升级基金,加快汽车全产业链发展。

另一方面,上海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关突破车规级芯片、固态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生态培育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汤文侃表示,上海将打造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实训场,推动端到端大模型仿真应用,加快布局智能重卡、智能出租、智慧公交、无人驾驶装备等新型示范场景,同时更紧密联动长三角,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连点成片”。

“嘉定是全市工业大区,产业基础扎实、汽车特色鲜明、空间潜力巨大。”汤文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嘉定汽车产业贡献产值超1160亿元,增长达8.2%,形成了整零协同、链主带动的发展格局。

承载全市唯一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嘉定区是不二之选。

根据《行动方案》,到2030年,上海要在嘉定区形成“空间载体布局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智慧设施开放联动、应用场景规模落地”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嘉定区要实现‘五个突破’。”上海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副处长吉毅指出。

到2030年,嘉定区汽车产业规模要突破3500亿元,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推动端到端模型、国产芯片与软件技术突破与应用,强化车城网服务平台能级与跨域互联互通,实现L3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推动L4级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商业化运营。

《行动方案》部署了四大工程共18项重点任务,其中产业创新引领工程被置于首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吉毅在政策解读时强调,“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近几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遇到了一些共同的难点和痛点,例如跨区域场景难以突破、测试成本高等。嘉定区经济委员会主任项平指出,新政策更强调“精准施策、务实高效”,尤其注重传统汽车转型升级,强化对创新攻关、示范应用项目的立项与配套扶持,对数据算力赋能和未来细分赛道如全固态电池、甲醇汽车等产业的前瞻布局。

《嘉定若干政策》提出,对L4以上基础车型应用达100辆以上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支持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研发、扩大产能、增产与集聚发展,最高奖励3000万;推动甲醇汽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集聚发展,最高奖励500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