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

高架上,前车急刹。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老张的手还没碰到刹车踏板,车自己就停住了。从前车亮起刹车灯到他车完成制动,监控显示只过了零点几秒。后来交警调监控时问他:“你反应够快啊。”老张摇摇头:“不是我,是车。”

这事发生在上个月,老张开的是刚提的问界M8。

回到服务区那个场景。保时捷车主围着那台车转了一圈,蹲下看了看轮毂,又凑近看中控屏,最后直起腰:“这玩意儿装的那套系统,我那车得加选装包才有。”说完摆摆手走了。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这两年,40万这个价位的选择,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朋友小李从理想L7换过来,原因很简单——地库停车。他家小区地库转弯多,柱子密,以前每次停车都得小心翼翼。换了这车之后,车能记住常用车位,自己倒进去。他说:“省下来的时间,够我多睡十分钟。”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续航这事儿,电车车主多少都有点体会。小李国庆开车回老家,单程820公里,中途加了一次油,277块。他媳妇之前开纯电的,同样的路要充三次电,每次等半小时起步。“时间成本算进去,增程式还真挺合适。”

老人能不能用得顺手,这个标准挺能说明问题。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小李岳父70多了,以前碰都不碰车里的屏幕,说看不懂。现在老人家自己会调空调温度,会开收音机,甚至学会了用语音导航。“小艺小艺,去人民医院。”说完就能走。上周末老人自己摸索出了座椅加热功能,还挺得意。

空间够不够用,得看怎么用。

六座版第二排腿能伸直,坐姿比较舒展。后备箱暗格不少,小李往里头塞了一堆露营装备,帐篷、折叠桌、睡袋,第三排座椅照样能用。不过第三排长时间坐人还是会累,这个价位的车基本都这样。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有次在充电站碰到个开唐DM-i的,聊起来说他那车百公里油耗4升出头,挺省。但车机系统简单了点,语音助手经常听不懂指令。“各有各的好处吧。”他这么说。

另一个开理想L7的朋友,对他那车的冰箱和大屏很满意。但他承认,智能驾驶辅助确实弱了些,高速上还得自己盯着。“要是能把两家的优点结合一下就好了。”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售后这块儿,网点确实比BBA少。小李上次去保养,最近的门店开车要40分钟。不过他说服务态度还行,配件也不用等太久。“总比进口车强,人家配件得从海外调。”

车机偶尔会卡,尤其是刚启动的时候。OTA升级推送不算频繁,有时候等一两个月才来一次。这些小毛病,用的时间长了多少会遇到。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市面上40万级的SUV,选择其实挺多。有人看品牌,有人看配置,有人就图个实用。问界M8能卖得动,大概是因为在几个关键点上做得比较到位——安全、续航、智能化,这几样对家庭用户来说都算刚需。

华为那套系统下放到这个价位,对车主来说是好事。以前只有百万级车才有的配置,现在四五十万也能用上。至于值不值,每个人心里有杆秤。

服务区那位开保时捷的,走之前说了句:“等他们售后网点再多开几家,我可能会考虑。”

服务区偶遇:开了6年保时捷的张老板,盯着隔壁问界M8看了12分钟,最后憋出一句话让人回味-有驾

这话挺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