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圈可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咱们国产新能源车,简直是神仙打架。
您要是正揣着二三十万的预算,想换台宽敞又智能的家用SUV,估计脑子里已经有好几个选项在打转了。
是选那个科技感十足、人人都识的特斯拉Model Y,还是选被大家戏称为“奶爸神车”、配齐了“彩电冰箱大沙发”的理想L系列?
就在大家以为格局差不多定了的时候,华为带着问界全新M7,直接掀了桌子。
这回可不是小打小小闹的升级,网上曝光的实车照片和各种信息,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这是一款憋着大招、要来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车。
它真能把自家大哥问界M9身上那些近五十万才有的高级货,下放到二十多万的价位吗?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盘一盘。
首先得说说老款问界M7,这车卖得不错,但心里一直有个坎,就是它的“出身”问题。
不少懂行的朋友都知道,老款M7的底盘和平台,跟东风风光的一款车有着很深的渊源。
在那个特别讲究“纯电平台”的年代,这就像是给它贴上了一个“油改电”的标签,总让人觉得不够纯粹,不够根正苗红。
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车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空间布局是不是最优的?
华为的技术在里面到底占了多少分量?
这些疑问,或多或少都影响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而这次全新的问 M7,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个最大的心病给彻底根除。
根据现在流出的消息,新车是基于华为自己主导研发的全新平台,有人叫它“魔方平台”。
这个平台可厉害了,它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动力形式,既能造纯电车,也能造增程车。
这就好比盖房子,以前是在一个老地基上翻新改造,总有些地方束手束脚;现在是推倒重来,挖了一个全新的、专门为现代住宅设计的地基。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电池可以放得更规整、更安全,车身重心更低,操控更好,车内空间也能被最大化地利用。
可以说,全新M7这次是脱胎换骨,从里到外都成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时代产物,这下,关于“出身”的争议,应该可以彻底画上句号了。
解决了老问题,新惊喜就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个“王炸”。
这次全新M7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推出了纯电动版本。
过去问界主打增程,虽然解决了续航焦虑,但在纯电市场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始终没能正面迎战。
而这次,纯电M7一出手,就亮出了目前行业里最顶尖的技术之一——800V高压快充平台。
可能很多人对“800V”没什么概念,咱们说个大白话。
这就好比你给手机充电,以前用的是5W的慢充头,现在直接换成了120W的超级快充,速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反映到车上,就是充电效率的飞跃。
据说全新M7纯电版能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
您想想这个场景,长途开车去服务区,您上个厕所、买瓶水、活动一下筋骨的工夫,车子的电就充得差不多了,这和燃油车去加个油的时间几乎没啥区别了。
这种体验,对于消除人们对电动车的“充电焦虑”来说,是致命一击。
再加上它可能会配备超过100度电的大电池包,综合续航跑到600公里以上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这样一套强悍的动力系统,出现在一台预计售价在25万级别的车上时,它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了,就是要直接对标这个价位的王者——特斯拉Model Y。
Model Y虽好,但在充电速度和续航这两个硬指标上,面对带着800V光环的全新M7,恐怕就要感到巨大的压力了。
当然,华为也没忘了自己的传统强项——增程式混动。
全新M7的增程版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
它换上了一台全新的1.5T四缸增程器,据说热效率超过了40%。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简单解释一下,热效率就是衡量一台发动机把汽油的能量转化成动力的能力,数值越高,意味着越省油。
目前市面上顶级的发动机,热效率也就在40%出头。
更高的效率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油耗的降低。
有消息说,全新M7在电池没电、当纯油车开的时候,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6升以内。
这是什么水平?
我们拿它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理想L7来比,理想L7的馈电油耗大概在百公里7.5升左右,这么一算,全新M7每百公里就能省下超过一升油,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当别人还在宣传车里有多少块屏幕、座椅有多舒服的时候,华为在大家看不见的“三大件”上狠下功夫,这种务实的做法,相信会打动很多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
如果说三电系统的革新是全新M7的“筋骨”,那智能驾驶就是华为注入的“灵魂”。
这次谍照里最显眼的,莫过于车顶上那个和问界M9一模一样的激光雷达。
这颗大概率是华为自家的192线激光雷达,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火眼金睛”。
它能不知疲倦地用激光扫描周围环境,生成一个厘米级的3D地图,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纯靠摄像头的方案很难比拟的。
更聪明的是,华为似乎还准备了没有激光雷达的低配版本。
这就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想体验最顶级的、能在市区里自动领航的智能驾驶,就选带激光雷达的高配版;如果觉得平时主要在高速上用用巡航,对城市智驾需求不大,那就可以选价格更低的无雷达版本。
这一招,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
过去,激光雷达是四五十万豪车的专属,是科技和身份的象征。
现在华为把它下放到了二三十万的主流市场,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以后高阶智能驾驶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大家都能享受到的技术红利。
这不仅是对新势力的挑战,更是对那些反应稍慢的传统车企发出的明确信号:再不跟上,就真的要掉队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些细节,往往细节之处最能体现一个产品的用心和策略。
比如车尾,全新M7把后雨刷巧妙地隐藏了起来,整个车尾看起来更简洁、更高级了。
贯穿式的尾灯保留了家族特征,但取消了之前可以显示图案的像素灯组,这显然是为了控制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
但让人惊喜的是,在底盘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它却没有省钱。
据说全铝合金的底盘和CDC电磁悬挂都得到了保留。
这两样东西可是好东西,全铝底盘能让车身更轻、操控更灵活,而CDC悬挂能根据路面情况实时调整减震器的软硬,过坑洼路面时更舒服,高速过弯时支撑性又更好。
这种在看得见的地方适当节省、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血本的做法,可以说非常实在。
综合来看,全新M7增程版的主力车型很可能会锚定在30万左右,直接和刚刚降价的理想L7正面硬刚;而纯电版如果真能把价格打到25万级别,那特斯拉Model Y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华为这盘棋下得很大,它用技术普及的方式,逼着整个行业加速内卷,而这种“卷”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
当然,新车上市,大家最关心的产能问题也得考虑,希望这次赛力斯的工厂能给力点,别再让大家等车等得望眼欲穿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