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凌晨三点更新了他的特斯拉Model 3系统。 第二天早上出门,当他习惯性地松开电门踏板准备滑行至路口停车时,车子完全没有减速迹象。 他猛地想起系统更新,一脚踩死刹车,差点追尾前车。 这个场景将从2026年1月1日起成为所有新车车主的共同记忆。
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新出厂乘用车在默认状态下不得通过单纯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完全停车,驾驶员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车辆刹停。
单踏板模式曾是电动汽车引以为傲的创新。
特斯拉车主称之为“黄金右脚模式”,这种模式能提升续航15%-20%,刹车片寿命可延长至40万公里。 北京交通研究院的模拟测试数据显示,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紧急情况踩错踏板概率提升40%,相当于每10万公里增加1.2次追尾风险。
美国交通部门的事故调查显示,246起“幽灵加速”事故中,90%源于驾驶员踩错踏板。 驾龄5年以上的驾驶员驾驶单踏板车辆发生误操作的概率,比新手高出20%。 某大型保险公司车险理赔部负责人证实了这一数据,表明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更容易在单踏板模式下出现操作混淆。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的实车测试表明,长期使用单踏板模式的驾驶员,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平均延长0.3秒。
以100km/h车速计算,制动距离将增加8.3米。 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用户调研显示,32%的车主在紧急情况下曾误将加速踏板当制动踏板,其中15%因此发生事故。
新规并非完全禁止单踏板模式,而是禁止将其作为默认设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王耀表示,新规并非否定技术创新,而是对技术应用方式进行规范。 车辆仍需提供传统双踏板操作模式作为基准,车主可以手动开启单踏板功能。
新规还对制动信号提出了新要求。
当再生制动系统的减速度大于1.3米/秒²时,车辆必须点亮制动灯。 测试数据显示,后车驾驶员在看到前车制动灯点亮后,反应时间可缩短0.2秒,追尾风险降低41%。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将成为所有新车的标配。
截至2024年底,我国乘用车ABS装配率在90%左右,新规实施后所有新申请认证的车型都必须配备这个系统。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范立指出,ABS能够避免车辆失控,增加制动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
单踏板模式还影响乘坐舒适性。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调研显示,约28%的乘客表示乘坐单踏板模式车辆时有明显不适感, 传统燃油车这一比例仅为5%。
眩晕诊疗专家张道宫解释,人体前庭系统对非自主的、不可预测的运动特别敏感,单踏板模式下由电机反拖产生的减速感与传统刹车产生的线性减速度曲线不同,更容易诱发眩晕反应。
工信部的新规还同步强化了车辆标识的规范要求。
根据《产品标识标注规定》,产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者外文,汉语拼音和外文应当小于相应中文。 产品标识使用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其字体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标识必须清晰醒目,标识的背景和底色应当采用对比色,使消费者易于辨认、识读。 标识应当清晰牢固,在产品寿命周期内清晰可见,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模糊或者脱落。 这些规定确保所有驾驶员都能快速识别车辆控制按键,降低因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
北京市通过的相关条例规定,公共场所标识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服务用字,不得单独使用外语。
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标识单独使用外语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改正。 这种规定让汉字标识匹配国家形象,体现文化自信。
比亚迪所有按钮都使用中文标识,被部分网友吐槽嘲笑,也有很多支持者认为中国人自己生产的车使用中文按钮是理所当然的。
使用中文并不是排除外文,而是要把中文的标志设计得醒目,外文字体要小一些,不能喧宾夺主。
工信部的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所有新出厂乘用车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汽车行业正在加速调整产品设计,以适应新的安全标准和文化要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