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关于Jeep重启国产计划的传言在汽车圈炸了锅。
有媒体报道称Jeep首批车型将由东风汽车代工,新车开发周期预计在18个月内完成,最快有望于2027年第一季度正式亮相。
这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两极分化:有人喊"经典大切诺基要回来了,爷青回!";也有人吐槽"Jeep都凉透五年了,现在回来是不是没人要的烂摊子?"
但这里得说清楚,目前Jeep和东风都没有正式确认这个消息。
10月21日东风集团官方回应表示:"目前与Stellantis正在保持交流,网传相关具体内容均为猜测或传言,东风汽车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则及时公告,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Stellantis集团也表态不对网络传闻发表评论。
所以这场"Jeep回归"的戏码,目前还停留在"绯闻"阶段,再怎么炒热也是一场虚火。
但这场虚火为啥能烧起来?说穿了还是因为Jeep在中国市场的彻底败退给了所有人一个深刻的记忆点。
翻翻Jeep在华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这家美国越野鼻祖的衰落速度就像自由落体。
2022年7月,Stellantis和广汽集团双双宣布终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
到了2022年11月,广汽菲克正式申请破产。
此前2022年上半年,Jeep的销量仅有1861辆,到了3月份这个数字变得更扎心——仅生产1辆,销售1辆。
这不是个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堂堂正正的市场溃败。
从2017年创下22万辆的销量峰值,到2022年几乎归零,Jeep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跳跃。
如今国产Jeep彻底退出,目前主要通过进口方式在华销售。
那问题来了:都凉成这样了,为啥Jeep突然冒出回归的传言?东风为什么要接这个烫手山芋?
答案藏在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变化里。
中国的硬派越野市场在悄悄变热。
虽然具体的市场增速数据还没有正式公开,但从各车企的布局看,这个细分领域确实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坦克300连续52个月居中国越野车销量第一,2025年10月销量3858台,累计销量已经突破40万辆。
北京BJ40系列也在持续发力,刚刚推出的增程版车型(2025年4月上市)以焕新价15.48万起的价格,瞄准的是入门级越野消费者。
比亚迪则更激进。旗下仰望U8L采用2.0T增程器加四电机系统,综合功率880千瓦,最大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
方程豹钛3走起了轻越野路线,纯电续航501公里。
可以说,传统燃油越野的单一赛道,正在被新能源和混动车型重新划分。
与此同时,东风集团在高端越野领域的布局也出现了变化。
猛士品牌2024年全年销量2101辆,虽然数字看起来不大,但这是东风在高端越野领域的一个新起点。
更关键的是,东风和Stellantis集团高层在2025年进行了密集互动。
Stellantis现任CEO安东尼奥·菲洛萨在7月30日起分别与湖北省主要领导、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杨青举行了会谈。
这些政商互动本身就在释放一个信号:双方在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可能性。
从东风的角度看,如果能借Jeep的全球品牌价值和越野调校经验来补强自主品牌的技术短板,同时用闲置的产线来分摊成本,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从Jeep的角度看,需要通过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生产来降低成本,同时需要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来重建消费者信心。
看起来逻辑很通顺,但这里有个"因果雷点":Jeep当年为啥败走中国?
2020到2022年间,消费者投诉里最常见的就是"变速箱顿挫""车机卡顿""售后响应慢"这三个问题。
这不是小毛病,这是产品力和服务能力的集体崩坏。
现在回归,这些问题解决了吗?东风接手的到底是"优化后的Jeep",还是"原来的老毛病"?
这个悬念,比Jeep是否真的会回国还要重要。
Jeep手里最值钱的牌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牧马人"这个IP。
全球越野圈里,牧马人的改装文化、通过性口碑,那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品牌资产。
美国人用牧马人改装越野的方式,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所以如果Jeep真的回归,牧马人必然会在首批车型之列。
2025年进口版的Jeep牧马人早已在中国市场出现。
标准的牧马人配置是3.6升V6发动机,最大功率209千瓦,最大扭矩347牛·米。
还有一个2.0T涡轮增压版本,最大功率195千瓦。
除此之外,Jeep还推出了插电混动版的4xe PHEV车型。
这个版本综合功率375马力,配备17千瓦时电池组,纯电续航33公里。
价格方面,41致敬版车型定价49.1941到54.1941万元,对标的是高端越野消费者。
看起来,Jeep牧马人在技术配置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非承载式车身、机械四驱、进近角47.4度、离去角40.4度、突破角26.7度——这些都是硬派越野的标配。
但是,情怀能当饭吃吗?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现在看看国产新势力在干什么。
坦克300到底有多能打?
2025年10月销量3858台,今年累计已经卖了35237辆。
价格区间19.98到24.98万元,比牧马人便宜整整25万。
而且还提供汽油版、Hi4-T混动版和柴油版三种动力选择。
关键是坦克300的销量曲线。
2025年2月卖了5358辆,4月更是突破到10586辆。
虽然后续有所回调,但这个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北京BJ40系列的打法更激进。
2025款燃油版价格14.99到15.99万元(焕新价12.69到13.69万元),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低价越野市场。
新推出的增程版车型价格17.98到19.98万元(焕新价15.48到17.48万元),搭载1.5T增程器加双电机系统。
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38千瓦,前电机153千瓦,后电机250千瓦,电机总功率403千瓦。
CLTC纯电续航152公里,馈电油耗8.68L每10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过1200公里。
这不是传统燃油车的玩法了,这是混动时代的新规则。
比亚迪在高端越野市场更是野心十足。
仰望U8L是一款全尺寸行政级豪华SUV,轴距相比仰望U8加长了200毫米。
搭载2.0T增程器加四电机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四电机综合功率880千瓦,综合扭矩1280牛·米。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既能越野,又能当豪车开。
最大续航1000公里,既有纯电续航,也能长距离跑。
方程豹钛3走的是轻越野路线。
承载式车身,双电机四驱,72.96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501公里。
车顶还配备了无人机舱,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定位。
所以现在的问题变得很清晰:牧马人的情怀值不值25万的差价?
传统Jeep牧马人仍然以燃油动力为主,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5千瓦。
而国产同级别越野车早就标配300马力以上的动力,配套8AT甚至9AT变速箱,动力更强油耗还更低。
新能源方面,国产新势力已经开启了混动、增程、纯电的多线布局。
而Jeep的电气化产品还在计划阶段,真正能上市的产品寥寥无几。
车机系统方面,传统Jeep的部分老款车机还停留在"老年机水平"。
卡顿、死机是常态。
而国产车基本都标配骁龙8155芯片,语音控制、OTA升级、AI交互全部标配。
离地间隙方面,Jeep牧马人是12.9英寸(约328毫米)。
这确实不错,但北京BJ40也达到230毫米的标准。
在实际使用中,这点差异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无关痛痒。
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是一个硬核越野玩家,经常参加穿越和爬石头活动,牧马人的品牌积累和改装文化确实有价值。
美国人玩了几十年的改装经验,国产越野车还没有积累到那个深度。
但如果你只是想要一辆"偶尔轻度越野加日常代步"的车,国产新势力的方案明显更划算。
配置更高、价格更低、本地化服务网络更完善,这三点足以压倒情怀。
而且这里还有个隐藏的风险:Jeep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
当大家想起Jeep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修车排队"和"配件贵",而不是"高端越野"。
要洗掉这个污点,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新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品牌重塑方案。
这对东风来说,风险是巨大的。
东风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风险?
表面看是"合作共赢",但拆开细算,里头有着复杂的博弈逻辑。
先说东风的"小算盘"。
猛士品牌2024年全年销量2101辆,虽然同比增长很快(从之前的基数看),但与坦克300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
坦克300 2024年全年销量超过30万辆。
东风清楚地知道,光靠猛士自主品牌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破万的目标。
如果能借Jeep的全球IP和技术背书,在东风的平台基础上推出新产品,确实有可能打开新的增量市场。
更关键的是,东风在高端越野领域的产能还有闲置空间。
如果能把闲置产能利用起来,无论是生产猛士还是代工Jeep,都能摊薄成本。
这就是所谓的"以低端养高端"——用Jeep订单支持产线正常运转,同时推进自主品牌的升级。
但风险也摆在眼前。
Jeep的品牌口碑已经"塌过房"。
2022年以来,消费者对Jeep的认知已经从"高端越野"变成了"售后服务差"。
这种品牌污点不是靠一两个新产品就能洗掉的。
东风如果不能快速解决Jeep的质量问题、完善售后网络、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反而可能拖累自家猛士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会把"东风生产的Jeep"和"东风自主品牌"混为一谈。
如果Jeep产品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受伤的可能不是Jeep,而是东风猛士。
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污染"风险。
从市场角度看,国内硬派越野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坦克300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北京BJ40以低价策略抢占入门级市场,比亚迪从高端下探。
留给Jeep的市场空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除非Jeep能推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比如一款定价在20万左右的混动越野车,既有情怀、又有竞争力、还有本地化服务保障。
否则,东风这波操作就真的像是在"赌石"。
Jeep的技术能力和越野调校经验是块"原石",但能否成功取决于东风后续的"打磨"能力。
能不能赌赢,全看东风对供应链、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的改革力度。
简单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一个生死抉择。
Jeep回归的消息一出,网友评论区直接炸了锅。
这里面既有对情怀的渴望,也有对市场现实的冷静思考,还有对风险的担忧。
咱们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这些问题也是很多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问题一:Jeep回来就买牧马人?国产越野不香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消费需求。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越野爱好者,经常参加专业的穿越活动、爬石头、涉水挑战,那牧马人的非承载式车身加机械四驱确实更可靠。
牧马人的悬挂调校、越野几何参数都是经过几十年市场检验的。
另外,美国人在牧马人改装领域积累的经验是无价的。
从lift kit到越野轮胎,从绞盘到保护杠,整个改装生态已经非常成熟。
这是国产越野车目前还难以比拟的。
但如果你只是想要一辆"偶尔去郊外撒欢、平时城市通勤"的车,国产新势力的方案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坦克300、北京BJ40、比亚迪越野车,这些产品在配置、价格、本地化服务上都有明显优势。
而且从长期看,国产越野车的改装文化也在快速发展。
这不是一个短期能解决的问题,但市场力量会逐步补齐这个空白。
问题二:东风接手Jeep,会不会影响自家猛士的发展?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问题。
从短期看,东风可以用Jeep的技术来补充自主品牌的短板。
比如越野底盘的调校经验、悬挂系统的设计理念,这些都能直接应用到猛士产品上。
但从长期看,如果东风不能清晰地做好品牌区隔,消费者就会陷入混淆。
理想的情况是:猛士走"高端智能越野"路线,Jeep走"经典情怀越野"路线。
两个品牌各有定位,互相支撑而不相互伤害。
但现实往往更复杂。
如果Jeep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东风生产的车就是这水平吗?"
这时候猛士也会被牵连。
所以,东风必须确保Jeep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不能出现问题。
一旦出问题,伤害的是整个东风品牌体系。
问题三:Jeep的质量问题解决了吗?不会再来一轮"修车排队"吧?
这是最实际的问题。
说实话,目前Jeep官方和东风都没有公布具体的技术升级细节。
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判断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
但从行业惯例看,如果合作确实启动,东风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重新评估Jeep的供应链,比如更换变速箱供应商,寻找更可靠的合作方。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东风的质量标准。
在中国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这是东风的强项。
但能不能真的"改头换面",还得等官方消息落定、第一批国产车上市后的真实用户反馈。
空谈无益,市场会用销量和口碑来说话。
从2025年10月Jeep回归的传言到现在,整个汽车圈都在猜测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复活赛"。
对Jeep来说,这是一次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中国市场彻底败退之后,能否通过新的合作方式实现东山再起?
这是一个关系到全球第五大车企在华战略的大问题。
对东风来说,这是一个"生死局"。
能不能成功整合Jeep的资源,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不损害自主品牌形象?
这决定了东风在高端越野领域的未来走向。
但截至2025年11月,这场"赌局"的最终走向仍然是未知数。
两家公司都在保持沉默,官方没有更进一步的确认信息。
传言归传言,官宣才是真实。
不过,从宏观的市场趋势看,有几个东西是确定的:
第一,中国的硬派越野市场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传统燃油越野正在被混动、增程、纯电等新能源形式重新定义。
销售数量看起来平缓,但产品形态已经发生了剧变。
第二,国产新势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
坦克300、北京BJ40这些品牌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用户基盘。
Jeep如果要回来,必须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不是靠情怀。
第三,消费者的选择权前所未有地大。
价格从十几万到五十多万,从纯电到增程到燃油,从轻越野到重越野,产品线已经覆盖了所有细分市场。
这意味着Jeep的回归不是救世主,而是又一个参赛者。
对消费者来说,最实际的问题是:如果预算在20到30万元,应该怎么选?
选"情怀加持"的进口Jeep,还是选"配置拉满加本地化服务"的国产新势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还是由市场来决定。
评论区,你会怎么选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