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车辆对所有4S店老板来说都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因为4S店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仅在前期建店时需要巨额投资,平时的人员和各项运营成本同样不低。最为典型的是,4S店、主机厂和金融机构之间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4S店通过金融机构从主机厂批发车辆,然后再卖给消费者。如果销售速度保持健康,即库存预警指数保持在50%左右,三方都会感到满意且享受利润。但一旦销售受阻,就像当前市场环境那样,车辆滞销在4S店,形成大量库存,仅是为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便足以让4S店感到吃不消。
近期,乘联会发布的5月份库存系数给我们提供了衡量当前车市状况和预测未来走势的关键依据。
从中汽协的数据来看,5月的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38,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这个数字落在了国际标准的库存警戒线之下,表明当前库存水平相对合理。具体数据显示,5月份乘用车终端销量约为185万辆,对应的经销商库存总量约为255万辆,与4月底水平基本持平。需要注意的是,整个5月份前四周经销商库存持续下降,但因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半年任务考核,在5月底时库存又有所回升。
根据行业标准,库存系数大于1.5表示需要警惕,而超过2.5则意味着库存过高,存在较大经营风险。5月份的1.38看似健康,但接下来的6月,中汽协并不乐观。高温天气带来传统淡季,消费者购车热情可能降低;不过假期出行需求、高考后的消耗和换新政策可能提供一定支撑。由于半年考核临近,经销商可能会加大优惠力度以完成目标,中汽协预测6月市场表现或与5月持平或略有增长。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中汽协建议经销商理性评估市场需求,加强旧车换新政策的宣传,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增强消费者信心,努力降本增效以应对经营风险。
现阶段,激烈的价格战正如火如荼,成为市场无法停止的顽疾。“白菜价”似乎已成为新车销售的常态,沃尔沃、奥迪和宝马等高端品牌纷纷降价,引发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担忧。原因在于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消费者掌握主导权导致车企无力停止价格战。
目前,新车价格处于历史低点,看似是入手的良机,但建议如不急需用车,仍可观望,因为短期内价格下跌趋势可能持续不变。库存车大量积压在4S店,令经销商承受巨大资金压力,这也是价格战不止的原因之一。只有供求关系改善到一种平衡状态,厂商才能重新掌握话语权,价格也才有回升的基础。
这场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在于4S店庞大的库存和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迫使经销商降价销售以求生存。如若无法将库存变现,才是真正的困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