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晚,货拉拉旗下汽车科技品牌“货拉拉多拉”发布了首款专属定制货车“多拉大面”,直接定价7.68万元起。 这辆被称作“为货运司机量身定制”的新车,以7.8立方米超大货厢和少见的“真三座”设计击中城配市场痛点。
与传统货运车辆相比,“多拉大面”的货厢尺寸进行了针对性优化。 侧滑门宽度达1.15米,尾门对角线最大开启宽度1.9米,叉车可直入装卸。 货拉拉调研数据显示:在建材、家电等大件运输场景中,32%订单因传统车型装载受限被取消,而“多拉大面”货厢可容纳两张标准单人床垫或10台滚筒洗衣机。
驾驶室采用贯通式座椅设计,让副驾和后排乘客腿部空间不再局促。 货运司机王师傅在重庆试驾现场说:“以前副驾坐人得缩着腿,现在后排都能跷二郎腿了”。 这种设计源自货拉拉平台数据——67%城配订单存在“司机+搬运工+跟单员”三人同行需求。
动力方面,新车提供宁德时代和弗迪电池两种版本。 支持2C高倍率快充技术,18分钟可充入80%电量。 实测CLTC续航为300公里(磷酸铁锂电池版)和305公里(三元锂电池版),匹配单日200-250公里的城市配送半径。 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已在其APP中标注“多拉大面专属充电位”,为司机提供免预约通道。
底盘承载能力达1475公斤,超出门槛值37%。 长安跨越工程师透露关键细节:为应对家具、建材等重货场景,底板特别采用1.2mm加厚铝板,配合低滚阻轮胎减少颠簸损耗。 现场展示车辆还装载了1.5吨大理石瓷砖进行承重验证。
全系标配主驾驶安全气囊,实用性版本起搭载ADAS辅助系统。 这套包含毫米波雷达+前视摄像头的组合,在模拟测试中对前方车辆急刹的识别速度比传统货车快0.7秒。 高配“全能版”更具备270度尾门开合功能,可实现三面同时装卸。
新车共推出5个版本,价格区间覆盖7.68万至9.98万元。 入门级“经济版”已含快充功能;中配“实用版”增加ADAS系统;顶配“全能版”则升级对开门设计并搭载对外放电功能。 各版本差价在4000-6000元,主要区分配置层级。
针对首批1680名车主,货拉拉推出“黄金权益包”。 金融分期可享18期0利息,首年免费保养覆盖10万公里行驶里程。 更关键的在于长期收益:购车即享平台订单终身85折抽成,按日均500元流水计算,三年可省佣金超2.5万元。
在重庆西部科学城的工厂里,每12分钟下线一辆“多拉大面”。 生产线采用柔性装配模式,宁德时代电池包直通工位安装。 首批车主陈姓司机提到提车时效:“上午付款完成,下午就办好营运证开走上岗”。
为确保全生命周期服务,货拉拉在20个重点城市布局“货车专属服务中心”。 北京某维修点现场可见9米长的专用举升机,技师展示特殊工具:“普通举升机顶不起货厢,我们定制了加宽支臂”。
新车在合规性上预留了运管接口。 随车交付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核查表》已通过交通部认证,司机凭购车发票可当日完成营运证办理。 深圳车管所数据显示:新能源货车指标申请中超过60%标注“多拉大面”。
该车型的上市推动了配套设备革新。 广州某货箱改装厂推出“多拉大面专用防滑地板”,采用蜂窝铝板+橡胶钉组合,单平米承重提升50%。 京东物流已采购300台用于家电配送,其调度系统新增“大面车型专属运单池”。
电池质保条款引发行业关注。 购车合同注明“八年或50万公里容量不低于70%”,比行业标准多出10万公里。 宁德时代工程师解释技术底气:“商用车电池采用车规级电芯,循环寿命超4000次”。
在城配实战中,“大开门”设计优势显现。 上海虹桥家具市场搬运工描述装卸过程:“传统车尾门只开90度,大件要斜着挪。 这个尾门能贴墙开180度,叉车直接顶进去”。 某建材商户统计显示,使用该车型后单趟运输时间缩短15分钟。
针对司机最关心的成本问题,重庆某运输公司做出测算:扣除电费、保险及维保支出,按每天25单计算,该车回本周期约14个月。 特别在晚间充电场景,波谷电价下每公里成本仅0.21元,较燃油车下降72%。
车辆通过性参数经严格验证。 最小转弯半径5.8米,可穿行老城区3.5米宽胡同。 杭州某城中村配送站实测路线显示:该车能抵达97%的末端网点,比同类产品提升11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已建成428个授权服务网点。 郑州某维修站配备移动服务车,可为抛锚车辆提供电池快修服务。 站长表示常规保养耗时45分钟,涉及电池健康度检测时延长至80分钟。
购置初期投入包含必要附加费用。 除车价外,营运证办理约800元,交强险+商业险首年保费约6500元。 广州某上牌服务点推出“货运新车包牌套餐”,提供全流程代办。
货拉拉平台已完成系统匹配升级。 新注册车主在APP货厢认证环节,系统会自动识别“多拉大面”车型并推送大件订单。 数据监测显示,该车型日均接单量较普通车辆高出3.7单。
售后响应建立分钟级机制。 在24小时服务专线中,司机报修后30分钟内将收到维修方案。 武汉暴雨期间有车辆涉水故障,售后团队通过远程诊断锁定电池模块异常,配件直发至修理点。
营运安全配置超越行业要求。 驾驶室搭载双硬盘行车记录仪,支持前后双录。 为防货物盗损,货厢配置物联网传感器,异常开门即推送警报至车主手机。
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信贷方案。 某股份制银行针对该车推出“运力贷”,司机凭三个月平台流水即可申请,最高可贷车价80%。 部分租赁公司启动“以租代购”计划,月付2880元含保险服务。
实际装载量引发商户热议。 义乌小商品城商户用标准货箱测试:传统微面装86箱,“多拉大面”可容纳112箱。 某干货批发商补充关键发现:“货厢净高1.35米,摞两层编织袋不碰顶”。
司机培训同步配套实施。 货拉拉在APP上线“大面车型操作指南”,包含窄路倒车技巧、大件固定要诀等7个模块。 杭州首批车主刘师傅分享经验:“装两米高的货柜时,要把后视镜调到最下方”。
新车上市带动货运行业硬件升级浪潮。 深圳某车队淘汰全部燃油微面,集中采购120台“多拉大面”。 该公司成本报表显示:运营首月每台车节省油费2100元,保险理赔率下降4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