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大伙儿聊得挺热闹,就是特斯拉推出了一款新的Model 3,叫长续航后驱版,价格定在了26.95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石头,马上就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讨论。

有的人觉得续航一下子干到了830公里,挺香的;但更多的人心里犯嘀咕,觉得特斯拉这葫芦里卖的不是寻常药,这价格是不是有点虚高,是不是又在为后面的降价做铺垫呢?

这事儿确实值得咱们普通消费者好好琢磨琢磨。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咱们先不着急下结论,先来把这笔账算清楚。

现在特斯拉的Model 3一共有三款在卖。

最便宜的是标准后驱版,23.59万。

最贵的是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要28.59万。

新出的这款长续航后驱版,正好夹在中间。

我们把它跟另外两款车放一起比一比,就看出点门道了。

跟最便宜的那款比,它贵了3.4万块钱,换来的是续航里程多了整整200公里,而且开起来加速也快了一秒。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这么看,多花的钱好像也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但是,最有意思的对比是跟最贵的那款。

新车比顶配版便宜了1.6万元,续航还多了80公里,听起来好像更划算了。

可别忘了,为了省下这1.6万,你少了一个前置电机,车子从四轮驱动变成了后轮驱动,而且车里那套高级音响和摸起来挺舒服的麂皮内饰也跟着没了。

这么一分析,问题就来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开车,多80公里还是少80公里续航,感觉上差别并不大。

但是,四轮驱动在雨雪天气或者激烈驾驶的时候,提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实打实的提升,再加上更好的音响和内饰,这些东西加起来,难道不值那1.6万的差价吗?

很多人算完这笔账,心里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好像还是加点钱上顶配的全轮驱动版更划算。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特斯拉推出这款新车的意义何在呢?

这恰恰就是特斯拉精明的地方。

它故意把新车和顶配车的价格差距定得很小,让你觉得新车性价比不高,其实很可能就是提前给未来的降价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这种操作,对于特斯拉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熟悉特斯拉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去年他们就玩过一波“明升暗降”。

先是宣布涨价,从两千到一万多不等,把市场气氛烘托得挺紧张。

结果没过多久,又马上推出了八千块的保险补贴,还有各种低利息贷款方案。

里外里一算,实际买车的钱反而可能还少了。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这就是典型的营销策略。

所以这次26.95万的定价,很多人都猜测,这里面至少藏着一万到两万的降价空间,就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销量需要冲一冲的时候,再作为“优惠”或者“补贴”放出来,刺激一下市场。

特斯拉之所以要这么费尽心机地玩定价游戏,根本原因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咱们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压力。

曾几何-时,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上是独一档的存在,销量榜上遥遥领先。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今年上半年,小米SU7一出来,就直接在销量上超过了Model 3。

再加上华为问界系列凭借强大的技术和品牌号召力,也抢走了大量客户。

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共识,就是你卖二十多万的纯电动车,续航要是连700公里都不到,那基本上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面对国产厂商的这种“围攻”,一直有点高傲的特斯拉也不得不低头,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策略。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消费者最在意的续航里程给加上去。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款续航830公里的新Model 3,还有已经在工信部网站上公示的新款Model Y,据说续航也能达到751公里。

不过,说到提升续航,就必须得佩服特斯拉的技术实力了。

它不像有些车企那样,简单粗暴地往车里塞更大更重的电池。

堆电池虽然能增加续航,但会牺牲操控性,增加成本,电耗也会变高。

特斯拉走的是一条技术优化的路,通过改进电机效率、电控系统和整车空气动力学,用更小的电池跑出更远的距离。

就拿这款新车来说,78.4度的电池就能跑830公里,而市面上一些其他品牌,可能需要九十多度的电池才能达到差不多的续航水平。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这就是核心技术的差距,也是特斯拉的“护城河”。

正因为在三电系统上有这份自信,特斯拉才敢于在内饰、配置上一直比较“朴素”,被大家戏称为“毛坯房”,但依然不愁卖。

然而,技术上的优势并不能保证永远高枕无忧。

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消费者都在快速变化。

国产汽车品牌非常聪明,它们选择了一种“绕道走”的策略。

它们不跟特斯拉硬拼三电技术,而是在特斯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下功夫。

你内饰简单,我就给你配上真皮座椅、大屏幕、车载冰箱;你智能化体验一般,我就给你更开放、更好用的车机系统;你的辅助驾驶功能要花好几万选装,我就直接给你标配。

一来二去,消费者发现,花同样的钱,能从国产品牌那里得到更多的配置和更舒适的享受。

Model 3定价26.95万,先涨后降,预留2万降价空间-有驾

甚至,过去特斯拉那种强大的品牌吸引力,现在也被华为和小米这种自带巨大流量的品牌给稀释了。

从特斯拉最近的财务报告也能看出这种压力,业绩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下滑,汽车交付量也达不到预期。

面对这种情况,特斯拉一方面在内部拼命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在产品线上想办法。

而它手里最重要的一张底牌,可能就是它的FSD,也就是完全自动驾驶技术。

当大家在续航、动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价格战也打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谁能提供更安全、更省心的自动驾驶体验,谁就可能赢得未来。

最近网上流传的很多FSD在中国复杂路况下流畅运行的视频,确实让很多人对特斯拉的技术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这不仅仅是一项配置,它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不过,FSD要在国内大规模推广,还涉及到政策法规等很多问题。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特斯拉能用来应对市场竞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恐怕还是调整价格。

所以,这款26.95万的Model 3,更像是一个序曲,它真正的市场表现,可能要等到那一两万的“预留空间”被释放出来之后,我们才能看得更清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