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韩国媒体《首尔经济日报》发表文章称,今年,中国产汽车在韩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大幅扩张,改变了行业格局。
今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已超过2万辆。这被解读为以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为中心的进口量增加的结果。如果目前的势头持续下去,预计到今年年底进口量可能会超过4万辆。
今年1月至5月,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为2.8999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9698万辆增长6.1%,占韩国电动汽车进口总量的73.8%,较上年同期增长3.5个百分点。
据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透露,今年1月至5月,比亚迪、特斯拉、沃尔沃等各品牌纷纷推出新款电动汽车,特斯拉和沃尔沃并非中国品牌,但它们的部分车型在中国生产。
其中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比亚迪。4月和5月,比亚迪共售出1056辆汽车,在韩国进口电动汽车销量中位居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宝马。今年比亚迪一进入韩国市场,就迅速扩大了在韩国的影响力。
尤其是比亚迪仅凭一款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就位居第三,其定价在3000万韩元出头,优先考虑性价比,取得了成功。比同级别的现代汽车“Kona Electric”和起亚“EV3”便宜了近1000万韩元。
比亚迪还预计将于下半年推出电动轿车“海豹”和中型电动SUV“海狮 7”。
此外,比亚迪还将业务范围从新车拓展至二手车和租车市场。今年3月,比亚迪在韩国成立了独立的比亚迪韩国汽车公司,并向济州岛地区的一家租车公司发售了ATTO 3。
继比亚迪成功成立韩国公司后,预计其他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也将迅速进军韩国市场。
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极氪”于今年2月在韩国成立子公司,并完成了中型电动SUV“7X”的商标注册。此外,极氪还选定了负责韩国国内销售和服务的经销商,即将进入韩国市场。
中国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长安汽车也正在推动年内成立子公司,目标是明年在韩国销售汽车。
韩国汽车行业也在密切关注中国汽车品牌的攻势。随着中国企业推出各种电动汽车车型,并强调价格竞争力,韩国汽车制造商很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
KAMA表示,“未来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企业将在各车型上推行积极的价格策略,为了在以中国为主导的未来全球汽车竞争中确保产业竞争力,需要持续且系统的政策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