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504优雅造型,宾法合作设计,经典细节沉淀

什么叫“优雅”?什么才算是“经典”?这些词听起来,好像既抽象,又带着一点矫情,但仔细想一想,在如今这个造车越来越像流水线的工业品生产里,反倒让人更加怀念那些真正把造型、气质、工艺都拉满的老家伙们。而说到这里,标致504轿跑和敞篷车就是这样的代表。有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有些车,年纪已经老得可以当爷爷了,但站在今天新车堆里,一样会有人为它驻足、赞叹、甚至心生敬仰?答案可能并不复杂——那就是由衷的美、有历史沉淀、有灵魂在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时间风化。

当初法国人找意大利宾尼法利纳来合作,说真的,是不甘心做个中庸踏实的家轿品牌。他们要的是突破、是艺术、是和隔壁德国车“科技感、理性美”完全不一样的路子。504 Coupe和Cabriolet两兄弟,就是这种想法的结晶。如果你真得有机会看到真车,不管停在路边还是静悄悄地躺在车库里,都逃不开一个词——优雅。那种优雅,是通过比例、线条、姿态表达出来的,是不需要加任何多余“外挂”的高级美。

先说说504 Coupe的设计。当年宾法设计师马丁嫩戈,画出了这车的小蛮腰和短后备箱,这种运动感,在当时的法国车里基本就没见过。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啥把轿车直接砍两刀做个“伪双门运动版”,而是干脆从底盘轴距都新规,务求让这车的低趴、宽大前脸、四边形大灯组都咄咄逼人。其实细节里特别宝贵的,是它能做到跟谁都不一样。你没法用“XX风格”来框住它,这种独立感,现在市面上还真不多见。

标致504优雅造型,宾法合作设计,经典细节沉淀-有驾
标致504优雅造型,宾法合作设计,经典细节沉淀-有驾

我觉得有意思的一点是,当时504 Coupe出来的时候,大伙关注的可不光是“好看”那么简单,谁都想知道这东西跑起来是不是光好看不实用。当年给它塞的是1.8升、再到后来的2.0升喷射发动机——在那年代,这已经算技术很潮了。再加上不是“扶手挂档”而是地排的手动变速箱,配套感觉就是“玩车人”理念——驾驶这事本来就该用点心、动点手。后来V6问世、自动挡加进来,其实看出来标致的野心,是要拿下更多细分市场,同时证明自己不是徒有其表的花瓶。

你说504到底为什么会变成“经典”?我其实想过,不是说它有多极致的性能,也不是工艺有多夸张到今天还领先别人一大截。最主要,是它那份尺度感。它没有像法拉利那样“攻击性十足”,也不像奔驰那么一味强调身份地位。它有运动,但不失风度。它有时尚,但绅士的骨气从没丢掉。这种“尺度”其实挺值得琢磨的。因为你要知道,做一个漂亮的东西容易,做一个每个人都觉得舒服、又能记住几十年的漂亮东西,太难了。这需要设计师对美、对力量、对品位有本能的判断和信心。

咱说回5004 Cabriolet。敞篷车本来就是浪漫主义的舞台。你得问一句,如今要是开着敞篷车出门,路人多半是一种啥眼神?“作秀吧”“不实用”“怕漏雨”……但70年代的欧洲,不存在这一说。开着504 Cabriolet,是象征。这象征你有时间、有情调、喜欢享受生活本身,而不只是从A到B的运输需求。它把轿跑“酷劲”里的那点腼腆和野性,又加了一层软而不腻的温柔,这种气质,敞篷一打开,啥配乐都不需要,你就被带进那种氛围里去了。

汽车到处都在说“传承”,但仔细一瞧,真正能让人记住,并愿意一代一代拿出来说的家伙,其实并不多见。504动作不大,每次改款都并不激进,但核心始终没变。V6机头来了,动力跟得上时代,5速手动变速箱上的齿比变化,都是按驾驶体验来做考量。一些年头过去,你再看那些所谓“革命性换代”的车们,很少有能留下好名声。反倒是504这样,“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存在,最后成了“堪称永恒”的物种。

标致504优雅造型,宾法合作设计,经典细节沉淀-有驾

有时候我琢磨,为什么现在车厂很少再做504这样的东西?一是工业化太彻底,大家都在比性价比和成本,把一笔账按分分钱算清楚,低头搂草的多了,抬头看天的少了。二是设计师们压力太大,生怕设计“太有性格”市场不买账,最后来个格式化安全牌,啥都没了。504这个时代,大家敢冒险,敢浪费一点空间、时间和金钱,只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今天我们还能这么纯粹吗?

其实讲“优雅”,远不止外在的美,更是一种内在气质。在504上,慢慢就演变成了一种态度:既不刻意争抢风头,也不随波逐流,走自己的调调,别人爱咋说咋说。甚至连停产,都能停得体体面面——1983年一揖而别,算得上骑士落幕,不是被市场淹没,而是“功成而退”。

还有一个很被忽视,但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猎装”这个小分支。1971年504 Riviera猎装车出来,把Coupe和Cabriolet部分设计杂糅之后,演绎出了猎装这种更为独特的用车体验。它有点像是法系人的自由劲头:既然你们说双门轿跑实用性差,那好,我就再创新一个版本,既有美态,又能拉货,怎么着?在今天千篇一律的SUV、旅行车市场,这个创意反倒像石子敲水,荡起一圈圈回味。

回头看504这个家族,说到底,真没有把什么东西做到极致。但正是这样“各方面都好、但不过度”的分寸,让它成为一代又一代玩车人心心念念的白月光。它不是少数浮夸的收藏品,也不是中产阶级的廉价梦想。它的好,是能和你度过春夏秋冬,能和你的记忆彼此印证,最终变成生活和灵魂的一部分。所以说,“优雅”不是说出来的,是活出来的。504轿跑和敞篷的那点优雅,是历史浸出来的,是长时间被一代代人用真爱擦亮、用故事填实的。

最后我还是要问一句,今天的年轻人,看这些老爷车,它们会喜欢吗?我觉得,人都得有追求美和独立的权利。只是,未来还有多少像504这样敢用自己方式定义美、定义生活的车和人?我们现在多的是流量,多的是眼球经济,少的是那一点为“美”本身固执的坚持。504留下的,不仅是造型典范,更是一种提醒——不要让生活变得只剩下功能和性价比。要敢于在平淡里,种下属于自己的优雅。

504这段历史早已翻篇,但它的得与失、坚持和妥协,永远会有人想起。就像每一辆被时间雕刻过的好车,开上路的时候,你不是在开一堆钢铁塑料,而是在驾驶一段岁月、一个态度、一种永远都不会褪色的自信。

标致504优雅造型,宾法合作设计,经典细节沉淀-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