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

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尤其是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更是让人感到意外。

就在去年,高阶智驾还只是豪华电动车的专属亮点,普通人难以触及。但仅仅过了半年,这项技术就被安装在售价10万的悦也PLUS上,不再神秘。

甚至,高阶智驾已经对不少人的购车选择产生了影响。

说直白点,今年的汽车,如果还没配备高阶智驾,根本不值得一看。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现象让人疑惑:新能源汽车的智驾技术如此受欢迎,成本也降了下来,油车完全可以直接采用,为什么却都不这么做呢?

为此,我咨询了一些行业内的人,他们的回答揭示了事实的真相——油车面临的现实情况,确实很不容乐观。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首先,一些油车厂家觉得没必要这么做

简单来说,就算不安装高阶智驾,油车也有大量的支持者会购买。

要知道,一些油车没有配备高阶智驾,并不是因为车企没有这个能力。

以奔驰、宝马为例,它们的激光雷达方案L3级智驾技术早已成熟,和华为、特斯拉一样,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均可行驶”的无图智驾。

然而,奔驰、宝马今年推出的新车,仍然在L2级普通智驾上搞高低配置。一些在新能源汽车上早已普及的功能,奔驰、宝马却要额外加钱才能选装。即便如此,它们的车型依然是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丝“增加配置”的想法,都是对商业逻辑的不尊重。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这种“轻松盈利”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到时候,油车总该能用上高阶智驾了吧?

答案是:也不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因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油车没有未来。

说白了,一旦油车失去了“获取高额利润”的能力,车企就会直接放弃它,转而投入到电动车的研发中。

奔驰对油车的更新不上心,但对电动车的态度却十分认真。

毕竟,奔驰在电动车转型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稍有失误就可能一败涂地,所以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

比如明年将要推出的电动车型CLA,就会一次性用上所有的技术,

除了L3级高阶智驾,还有全域800伏高压平台、自研的MB.OS车机系统以及AI大模型等。

将这些技术一次性全部安装在新车上,借助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技术,形成足够多的亮点,确保转型能够顺利进行。

油车能得到电车万分之一的待遇,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其次,油车的动力延迟性太高

智能驾驶虽然是前沿科技的代表,但其运行逻辑并不复杂,说简单点,和人开车的道理一样。

例如,我们开车时的逻辑是,眼睛识别路况,大脑处理信息,手脚做出相应动作。

所谓的智能驾驶,无非是用传感器、芯片和动力装置来承担这些不同的任务。

这意味着,智能驾驶和人工驾驶一样,最基本的要求其实是反应及时,一旦慢了一点,智能驾驶就可能像酒驾一样危险。

把雷达和芯片安装在油车上,同样可以进行路况识别和信息处理,这一点和在电动车上没什么区别。

但是到了需要做出反应的环节,油车就跟不上节奏了。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说直白点,这是因为受到复杂的内燃机和机械传动系统的限制。

试想一下,油车既要喷油,又要燃烧,热能转化成动能后,还要通过传动装置进行分配。这一系列流程下来,油车动力的延迟,根本无法满足智能驾驶所需的毫秒级精准控制。

打个比方,电动车就像一个年轻小伙,一拧电门,立刻就能动起来,转向灵活,反应精准。而油车就像一个头脑清醒的老大爷,看到了情况,也知道该怎么做,但反应就是跟不上。

顶多,油车只能应对一些简单的跟车操作,前提是要保持好车距。但如果换成自动泊车、城区领航这样精细的操作,结果无疑会很糟糕。

这种先天的劣势决定了,油车根本无法很好地运用智能驾驶技术。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最后,油车的电力供应不够稳定

说白了,油车的设计理念是围绕“油”来展开的,而电车的设计理念则是围绕“电”来展开的。

那么,把电车的设备强行装在油车上,自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首先是安全性方面。

毕竟,电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电池以及复杂电路的技术安全问题。

然而,要在油车上安装智驾传感器,就需要在车的各个部位重新铺设电路。

在研发上,这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同时,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只要想想第一代“油改电”车型的糟糕口碑,就明白了。

这使得油车在集成智能化装备的道路上进展艰难。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其次,还要考虑到电量的稳定供应问题,

毕竟新能源汽车,不是400V就是800V电压平台,几乎都配备大容量电池,像冰箱、彩电这类设备,随便安装,都能带动。

但是,油车就困难了,一般只有12V的小电瓶,容量较低。而且,电力系统和制动系统相对独立。尤其是在怠速状态下,能量回收效率更差。

这就导致,有限的电力很难保证智驾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实,不妨类比一下油车开空调的场景,这时,只能分摊一部分内燃机的动力来供应电量。

结果就是,油车的性能会变得更差,油耗也会更高。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两败俱伤。

所以,就算技术上可行,给油车装上智能化设备,体验也不会好,车企自然不想花费心思去做这样的整合。

为何电车的智驾如此香,油车却不搞?行业人道破真相-有驾

总的来说,电车围绕“电”来设计,灵活多样,具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油车除了依赖“油”之外,真的没有其他的发展方向了。

由于受到自身动力构造的限制,在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油车必然会进展缓慢。

即便是厂家真的给油车装上了智驾系统,其体验也完全无法和具有先天优势的电车相比。

先天的差异如此明显,与其费力去做一个妥协的产品,不如换个领域全力以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