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作为中国车市传统销售旺季,2025年的竞争尤为激烈。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已有近30款新车上市或预售,涵盖10万至50万元价格区间,新能源与燃油车阵营全面交锋。在这场年度关键战役中,车企不仅以密集推新抢占市场,更借助政策红利与营销创新,试图在存量市场中突围。
新车潮涌:15天16款车型密集上市
9月前两周,16款新车扎堆亮相,覆盖轿车、SUV及旅行车细分市场。北汽享界S9T以30.98万-36.98万元价格切入中大型纯电旅行车市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上市30分钟订单即破4万辆;哈弗大狗PLUS则以10.98万-13.08万元的激进定价,推出燃油与插混双版本,试图在泛越野SUV领域建立优势。更值得关注的是,理想i6计划于9月26日上市,这款定位中大型SUV的新车,尾部融入旅行车设计元素,市场目标直指月销万辆。
车企的推新节奏与政策窗口高度契合。9月16日,奥迪E5 Sportback上市首日即斩获1.02万辆订单,其背景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于2026年1月1日起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这种紧迫感促使消费者加速决策,车企则通过“一口价”策略消除降价顾虑,如奥迪Q6 Le-tron承诺保价至2026年底。
政策红利:补贴叠加刺激消费
本轮车市热潮离不开政策组合拳的推动。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达830万份,叠加地方消费券与贷款贴息政策,形成立体化刺激。以杭州为例,上城区、萧山区发放的汽车消费补贴最高达6000元,直接拉动终端客流量增长。而青岛市推出的新车首保消费补贴,更将单车最高补贴提升至8000元。
金融政策同样发挥关键作用。9月实施的汽车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使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分期付款。某合资品牌销售人员透露:“即便预算充足,消费者也更倾向贴息贷款,相当于直接减免部分购车成本。”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促使车企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定制化金融方案。
营销革新:从流量争夺到用户经营
面对年轻化消费群体,车企营销策略加速向“数据驱动+场景化体验”转型。享界S9T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10条自驾路线,通过余承东等KOL在社交媒体发起互动,单条微博曝光量超2亿次。理想汽车则采用订单制销售,理想i6上市即交付的策略,配合商场展厅的沉浸式体验,有效缩短消费者决策周期。
线上渠道成为主战场。某头部车企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单日订单破千,而汽车之家等平台的数据显示,移动端广告投入占比已超70%。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与VOC(用户声音)分析系统,帮助车企将线索转化率从3%提升至6%,其中AI算法对冷线索的持续激活贡献显著。
结构性分化:新能源主导,豪华车承压
市场格局呈现明显分化。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62万辆,占比45.5%,比亚迪以286.4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海外销量同比激增135.7%。反观豪华燃油车市场,BBA品牌被迫以价换量,奥迪A4L优惠后跌入20万元区间,宝马3系裸车价打七折,奔驰GLC优惠达15万元。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新能源分流效应显著,豪华车促销力度已达27.3%的高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车企的竞争已从产品层面延伸至生态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20%。当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形成合力,金九银十的激战或许只是行业变革的序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