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别不信——以后充个电,可能真要心疼得跟加油一样了。前两天我去天河那边的商场蹭了个充电桩,扫完码一看价格,好家伙,1.98元/度!差两分钱就破二了。我当时就愣住了,心想这还是补贴价?要是哪天补贴一撤,是不是直接干到两块五、三块一?吓得我赶紧掏出手机查了查广州的商业电价,尖峰时段1.47元起步,再加服务费,破2不是梦,是现实即将上演的剧情。
咱得讲明白,现在你看到的充电桩价格,其实是“打折卡”还没到期。电费+服务费拆开看,电费顶多收你0.76,服务费最高0.79,加起来不到一块六。可这电费压根不是按商业标准来的,说白了就是政策给口子,让新能源先喘口气。但问题是,这口子能一直开着吗?人家商场、高速服务区也不是做慈善的,地皮租金摆在那儿,运维成本摆在那儿,电表走得比谁都快。
你去高速上瞅一眼就知道了,节假日充电站那叫一个“堵桩”,排队两小时起步,可价格也直接起飞——2.4、2.5一跳,跟不要钱似的。为啥?服务区的地皮贵啊!你想想,建个充电桩不光是装个桩的事儿,还得拉专线、搞变压器、付物业费、交管理费,这些全摊到服务费里。城市里还好点,闹市区车多,桩利用率高,还能靠走量回本;可到了小城市、乡镇,谁家没个私人充电桩?公共桩天天晒太阳,一个月充不了几回,运营公司不得靠涨价捞一笔?
更狠的是动态调价。大城市白天便宜晚上贵,高速平时五折节假日三倍,这都不是啥新鲜操作了。人家系统后台一看今天车流量爆了,价格立马往上蹿,美其名曰“智慧调度”,说白了就是“趁你病要你命”。你电快没了,导航显示前方唯一空桩正在涨价,你冲不冲?冲!不冲就得趴路上。
再说说用车成本。现在一般电车市区跑,百公里大概15度电,按2块钱算,一公里就得3毛。听着不多?可你加一箱油试试,B级轿车60L油箱,92号按8块算也就480块,跑600公里,一公里8毛钱——等等,好像油车更贵?别急,高速上画风突变。电车跑高速百公里能干到20度甚至25度,加上充电费飙到2.5,一公里电费直接飙到6毛往上。这时候你再算算,和油车比,省的那点钱够不够交“智商税”?
有人说了,家里有桩不就完了?问题是,不是人人都有固定车位啊。老破小小区拉根线都得居委会开会批,更别说装私人桩了。一线城市多少打工人租个房,车停路边,充电全靠公共桩续命。这些人,才是未来被充电费“割韭菜”的主力军。
所以我说,别再幻想电车永远便宜了。当初图省钱买电车,结果几年后发现电费快赶上油费,心里不得咯噔一下?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趋势。电价迟早回归商业本质,服务费只会越来越高,充电桩不是ATM机,人家也要赚钱。等到那天,咱们这些电车车主,怕是要一边插着枪,一边默默念叨:“这哪是充电,这是在烧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