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封价值46亿美元的信,如今估计正安静地躺在越南某个政府官员的抽屉里,状态显示为“已读”,但永远不会有“正在输入中...”。这简直是企业界最大型的“被分手”现场,本田、雅马哈、铃木这些在越南市场当了几十年“海王”的日系巨头,一夜之间就成了没人搭理
胡志明市的街头,空气里依旧是鱼露和汽油混合的熟悉味道,但风向早就变了。曾几何时,“本田”这个词在越南就是摩托车的同义词,像咱们这儿管复印叫“施乐”一样自然。这家伙凭一己之力,摁死了当年靠价格战野蛮生长的中国杂牌军,顺手吃下了八成市场份额。躺在功劳簿上数钱的日子,实在是太香了,香到他们忘了,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其实,越南人早就给过他们暗示了。关于“禁摩”的风声,跟河内的季风一样,每年都得刮上几回,还明里暗里地扶持电动车。可这些日系大佬们呢,估计是觉得自家根基深厚,一帮玩电动小玩意的还能翻了天?他们沉浸在内燃机的轰鸣声里,对电动机的“滋滋”声嗤之以鼻。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毕生修炼上乘内功,结果时代变了,人家开始玩枪了。
你以为越南真就为了那片蓝天白云?别天真了,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布局的“产业阳谋”。明面上喊的是环保,桌子底下却把整副牌都换成了电动的。越南工贸部那句轻飘飘的“禁的是燃油车,不是摩托车产业”,简直是诛心之论。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这帮玩油的可以走了,我们自己玩电的要上桌了。
这就得聊聊越南的国民品牌VinFast了,一个被戏称为“越南比亚迪”的神奇存在。这小子背后,站着一长串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名字,像极了班级里那个平时不咋地,但次次抄学霸作业都能进前十的学生。虽然人家已经很努力地把国产化率肝到了65%,可像刹车系统这种要命的核心部件,还得从咱们这儿进。宁德时代干脆就在人家隔壁开了个电池厂,搞起了“一站式喂饭服务”。
所以你看,这局棋妙就妙在这里。越南一方面需要我们,离不开咱们这套成熟的“装备”,另一方面又不想一直给我们当小弟。于是,那条“2027年后,电动车本地化率必须达到70%才能拿补贴”的规定就出台了。这话说的多艺术啊,潜台词就是:各位中国老板,想继续在我这儿发财吗?行啊,拿技术来换。
现在轮到咱们的中国企业高歌猛进了。雅迪在北江省的工厂产能一开,号称能满足越南六成的市场需求,也不知道本田听了作何感想。五菱宏光MINIEV这种在中国被誉为“人民代步车”的小家伙,也开始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里乱窜,据说2026年就要在当地建厂。这感觉,就像当年被日本人赶出牌桌的我们,如今揣着一副王炸又杀了回来。
但是,历史这个老头子最爱干的事,就是写出押着同样韵脚的诗。日本车企今天收到的这封“已读不回”的信,就是明天可能寄给我们的警告信。我们在越南吃下的,是日本巨头们因为傲慢和迟钝而错失的“时代红利”,但这碗饭能吃多久,怎么吃,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任何一个海外市场,都不是你家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政策、供应链、当地的文化,都是看不见的门槛。越南这手“阳谋”,玩得是又狠又高明。它不是要把你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把你变成它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面对那个70%的本地化率,咱们的企业,是交出核心技术当“嫁妆”,还是另谋出路?
这道题,可比单纯地降价促销、扩大产能要难解得多。毕竟,今天的座上宾,搞不好明天就成了那道被端上桌的“硬菜”。商业世界里,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那封发给本田的信,虽然没有回音,但每一个字,仿佛都穿透了时间,清清楚楚地写给我们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