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财报揭秘:4000元车型背后,雅迪、爱玛、九号谁更赚钱?

2024年,国内电动车市场三巨头——雅迪、爱玛、九号相继公布财报,数据引发行业热议:雅迪销量1300万台,净利润12.72亿元;爱玛销量1050万台,净利润19.88亿元;九号销量300万台,净利润10.88亿元。 看似销量决定利润,但深入分析单台车的盈利模式,才发现不同品牌在4000元价位段的赚钱逻辑大不相同。

雅迪:规模制胜,利润分层明显

作为全球销量冠军,雅迪的盈利核心在于规模效应。一台4000元的电动车,经销商进货价约为3000-3200元(占售价75%-80%),扣除运营成本后,单台毛利润在400-1000元之间。然而,由于产品线覆盖广泛,实际净利润差异较大:

中端走量款(如冠能T5)因促销活动(如“以旧换新”),终端价下探至3800元,净利润压缩至300-500元;

高端旗舰款(如冠能探索X7)凭借石墨烯电池和品牌溢价,利润可达500-700元。

此外,渠道成本影响显著——一线城市门店租金高昂,单台利润可能低于300元,而三四线城市依托低运营成本,部分门店利润可达800元以上。

爱玛:深耕下沉市场,性价比策略见效

爱玛的利润模型更依赖“薄利多销”。4000元车型的进货成本控制在2800-3000元(占售价70%-75%),运营成本占比8%-12%,理论毛利润680-1200元。但真正支撑其高净利润的,是下沉市场的精准布局:

70%门店分布在县域及乡镇,低租金、高周转使其单台利润稳定在300-500元;

部分地区叠加政府补贴(如河南驻马店的“绿色出行”政策,每台补贴300元),净利润可提升至700元。

九号:高端智能化,利润天花板更高

九号的盈利逻辑截然不同,“智能化溢价”使其单台利润远超传统品牌。4000元车型的进货成本约2600-2800元(占售价65%-70%),但因搭载RideyGo!系统、GPS防盗等科技配置,运营成本更高(占15%-20%),毛利润可达600-1400元。

高端车型(如N90C)配备ABS防抱死、能量回收技术,售价4500元以上,单台利润突破1000元;

2024年财报显示,九号高端车型毛利率达28.3%,是雅迪的1.8倍。

不过,高端化也伴随风险——2025年锂电池涨价导致部分车型成本上升5%,迫使九号推出“铅酸版”降低门槛,利润回落至500-800元。

从财报数据看,爱玛的单车净利润最高,雅迪靠规模稳坐龙头,九号则以技术优势抢占高端市场。未来,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如何在“性价比”与“高端化”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三强角逐的关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买4000元电动车,会更看重品牌、性价比,还是智能科技?欢迎留言讨论!来源:
电动车大V
电动车财报揭秘:4000元车型背后,雅迪、爱玛、九号谁更赚钱?-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