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M9预售临近,5.2米大SUV真能让对手慌吗?
01 先说个场景。 上周我们编辑部有个哥们刚换了辆家用SUV,结果第二排空间跟想的不一样,根本坐不下三个人,副驾靠窗还挤。 坐在第三排就更拉了,腿没处放,像坐地铁小板凳。 我们平时聊车,发现市面上大部分中大型SUV,都喜欢用“尺寸大”来忽悠人,其实空间体验就那样。 这次吉利银河M9要搞全球预售,旗号是5.2米旗舰SUV,我第一反应是“又一个数字炸弹”。
02 好家伙,这5米2的车,到底有啥不一样? 简单讲,尺寸5205mm1999mm1800mm,轴距3030mm。 不比领克900、深蓝S09差。 空间面积5.2平方米,车内有效长度3.7米,高度1.3米。 说人话就是,二排到三排有纯平通道。 以前大SUV第二排到第三排都卡着座椅或者凸台,老人小孩翻来翻去不方便,这车搞了纯平,脚不用抬着翻。 座椅搞了8种模式,打开后能平权。 什么意思? 就是不分“主次”,三排都能舒服坐,像“三进大宅”的设计思路,别的SUV一般都搞前排和二排“特权”,后排凑合,银河M9想让每个人都舒服。 这点我是服的。 也不是说空间就一定能代表一切,但国产SUV里这么做的确实不多。
03 外观上我没太多执念,其实现在全景天窗、贯穿灯组之类的挺常见。 这车头用的是‘星汉涟漪’,灯组大,辨识度高;前包围通风口和银色装饰条看着还挺精致。 银河车标也挺有个性。 车身侧面筋线拉到尾,搭配B柱银色饰条,多辐轮圈。 看着科技感比较强,也够稳重。 至于激光雷达模块和‘千里浩瀚’H5级辅助驾驶系统,有些人懂的自然懂,就是辅助驾驶能力。 激光雷达放车顶,说明智能化这块是重点。
04 智能化和安全性,这块我有点想聊实话。 车圈里有人吹AI底盘、AI云动力2.0大模型技术,说得我脑壳疼。 其实你要我说,数字底盘现在大多数用户感知不强,不如座椅舒适、刹车好用来得直接。 但是吉利这车主动安全系数有个硬指标,AEB能在130公里/小时极限刹停。 这个数据我查了一下,现在主流AEB大多数极限值在80-100公里上下,银河M9敢在130公里去测,说明底气挺足。 当然最终怎么体验还得交付后我们实际踩过才知道。 智能化部分,辅助驾驶、主动安全配置都是往主流偏上去卷的。 如果是经常跑高速的朋友,这种刹停能力挺值钱,尤其是雨雪雾天。 我以前试过某些合资大SUV,遇到紧急情况AEB直接摆烂,场面比看推理剧还悬。
05 动力层面,雷神超级电混技术是这车的名片。 充电口和加油口分别在车尾两边,这设计不算反人类,关键是充电动线合理。 官方数据是百公里加速4.5秒,馈电油耗4.8升,续航1500公里以上。 打个比方,这就像把混动车的加速和续航同时拉满,油电都兼顾,家用和长途都能满足。 不过我个人体验是,官方油耗和实际开还有点差距,你脚重点,油耗就上来了,参考一下就行。 但综合算下来,在同级里能做到省油又快,也算硬实力。
06 大家关心预售时间:8月23日,全球预售。 银河M9这波的意义其实不只是一款车,更多是吉利拉升品牌形象、进攻高端的代表作。 新能源、智能驾驶、空间设计,各类新技术都堆上了。 但讲真,市场最终认不认账,还得看实车到手用户的评价。 比如智驾系统到底好不好用,后排空间是不是三排都舒服,长期体验都没人知道。 我以前踩过坑,买车前各种吹,交车后发现配置跟理想账面不是一码事。
07 对手会紧张吗? 市场肯定要洗牌。 国产大尺寸SUV越来越卷,大家都搞高端、科技、空间。 银河M9这种把空间平权、智能安全、动力数据都拉到顶,肯定会让其他车企压力山大。 但用户买车,最终还是用得顺手、省心,价格合理就行。 有啥地方踩了坑,我们编辑部还会第一时间测,帮大家避坑省钱。 所以这车的预售表现,我盯着呢。
08 一句话总结吧。 吉利银河M9这车,是市场升级的“催化剂”。 大尺寸、三排同权、智能安全、硬核动力,该卷的地方都卷了。 买不买,还是得看你真实需求和钱包。 我们编辑部会继续全程跟进,也欢迎大家来留言提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