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聊起八月的新能源汽车圈,总有人问,蔚来这下子到底是怎么牛起来的,是不是靠着一波“降价促销”硬拼出来的?网上各种解读满天飞,但咱们仔细想,这一轮的蔚来销量爆发,真有那么简单吗?别急着站队,今天我就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唠唠这里边到底有什么门道,还能不能持续走高。
先来说个最直观的数据,蔚来交付了31305辆新车,同比增长一半多,这架势再一次杀进了月交付三万台的俱乐部。好多吃瓜群众第一反应就是:“不就是降价嘛!电车不都这套路?”可我倒想问一句,现在光靠价格战能撑得住场子的,有几家混得好?往前捋一捋,新势力们降价的多了,难道各个都一路高歌了吗?大家都没忘吧,比亚迪喊了这么久性价比,压价卖得多,利润反而越来越薄。电车这个赛道,真不是早几年“砸钱占份额”的逻辑了。
那蔚来是怎么做到月销三万的?咱不能假装没看到降价因素,但真要说全靠降价,那是不是有点过于一刀切了。你看,蔚来的乐道L90刚推出来的时候,给大家画了一条新分水岭:以前大家买大空间家用电车,都觉得高端跟实用不可能“两手抓”,不是配置不行就是价格太虚。乐道这一波,可是把“家庭出行”给做透了,前后行李厢容量直接拉满,空间焦虑一扫而空。不光是价格调整、购车门槛降低,更是在产品力上补了市场一个大空白。要说光靠降价能拉住大家,那为啥别的品牌也一起降,偏偏蔚来站出来了呢?光“便宜”俩字,能让消费者买单,就挺离谱。
再说销售套路。蔚来这两年做市场,越来越无缝衔接内卷和创新。新车上市前各种“挂线放风”,制造热度话题,互联网玩得飞起。你都不用去4S店,刷个短视频刷到都是发布会切片。乐道上市时直接把价格区间“明牌”,一反过去卖车藏着掖着的老路子,消费者不用猜价格、不用等官方“嘴一松再下定”,这买车体验舒服了不少。咱说实话,价格策略玩的确实溜,但谁都知道光靠价格能带动的热度,维持不了多久。要是真一降价销量就拉高,那老车主不都该炸锅了吗?所以蔚来这一波,说到底还是产品和市场双管齐下,打的才是硬仗。
就拿蔚来这阵子引以为傲的“BaaS购车方案”来说,把电池价格和车分开算,让一大拨本来“只喜欢新鲜,不想掏卡奴命”的年轻人,觉得“反正先付个首付,再慢慢还点电池钱,还能换着电池用,不亏”。你说创新不创新?行业以前哪有这种玩法。更别提现在三代车型升级上新,各渠道运营越来越成熟。不管你是图性价比,还是图个品牌体验,总能找到进蔚来门的那条道,这收割能力可真不是PPT上吹的。
当然也不能装着没毛病。亏损一千亿的闹心事,谁都心知肚明。蔚来卖得再多,账上还是一堆“要还的钱”。销量好看,更得想办法盈利。那问题来了,销量暴涨能不能持续?我看未必。其实现在的市场,比拼的不再是谁降得凶,而是谁下一步能撑下来。蔚来如果光靠爆款来撑场面,没有后续新品持续给力、服务还没进化到下个层次,顶多就再辉煌几月。一旦行业卷到下一个维度,靠老三板斧恐怕照样“失灵”。
对车主来说,这一波蔚来亮眼,第一反应肯定是车保值率得涨一波,自己二手车终于有点底气了。可如果是为拉销量一顿猛促销,那去年高价买车的老用户,是不是又得发一通牢骚?长远看,蔚来小步快跑、价格有维度、品牌要“调性”,服务链条还得上强度——这些才是根本。要是真的靠降价一招鲜吃遍天,那乐道L90好卖几年,之后再拼靠啥?国产汽车这市场,永远不缺有钱敢砸、敢降敢卷的新对手,就看谁的创新力和体系能快出一个头。
有朋友好奇,那小鹏理想这俩哥们呢?其实小鹏这一波也蛮猛,M03一上来月销一万五,带着队友们jump了一把。但是行走江湖,不能光靠一阵子爆款起高楼。“网红产品”过去不少了,能做大做强靠的是后发的持续力。理想这边,虽然数据不好看,掉了四成多,但看得出来人家不是坐以待毙,明确出新规划,i8、i6、MEGA规划得明明白白。别以为理想没戏,真要让他们缓过气来,说不定又一波爆发。
说到底,“蔚小理”三足鼎立到今天,谁都想冲上去。可是你仔细一品,他们现在绝不是“从头再来”的青年创业大队,而是实打实和传统大厂、跨国势力贴身肉搏。宣传语说“新势力”,实则老江湖了。本土品牌再怎么卷,也总有个“掉队拍兄弟”的残酷现实。不光产品得跟上,底层运营支撑、供应链整合,甚至资本市场的冷暖,全都得比一轮。一旦哪一环掉链子,哪怕现在是三万、四万的月销量,照样会被对手蚕食掉。
那咱再往后看,蔚来接下来的几个新车型确实值得关注,L70、L80这些五座六座、再升级的高端SUV,都搁那等着市场检验。但别忘了,消费者早就不会为谁一新就疯狂埋单,新能源车的“尝新红利”已经消耗得差不多。现在大家更看重“车到底实不实在”,“后续服务跟不跟得上”,以及“品牌到底还能不能别整花活”。蔚来还欠的那点盈利债,说明这条路还远着呢。说不准哪天市场风向一变,好不容易努力到头又全倒转。
归根结底啊,蔚来这次成绩单,不能光盯着销量。销量是结果,是对过去一段产品和市场项目的总结;未来想要不掉队,那才是真考验。靠降价?管短期用。靠营销包装?能拉一阵子。最终大家拼的还是“实打实的造车功底”+“行业整合能力”。谁能把用户和钱都“粘”住,谁就能熬到电车的大蛋糕真正做大。
你说蔚来八月的神发挥,未来还能追着这趋势跑多久?谁能保证?就跟炒菜一样,这次调料对了,下一次油盐酱醋要不要换换配方还得看大厨心情、市场变化。新能源的金九银十要来了,牌桌上的玩家都掏出了压箱底的手段,不是哪家小聪明能一直一招鲜。群众的选择越来越理性,车企的花样越来越多。谁能笑到最后,还真得等时间自己揭晓。
所以啊,各位,别光盯着这一个月的飘红,也别为几个点的起伏高兴或泄气。如果说“新能源下半场”才要开始,那销量成绩单只是信心的小目标,真要活下来,还得回归到质量、创新、口碑、钱袋子,每一样都不能松。到最后,资本市场、车主、员工都会给出答案。蔚来能不能跑到终点,还得看后边一仗仗怎么打。
嗨,不过说到底,能在这场超级内卷的赛道里活出高光,自己也算是有本事了。三万台背后,是所有人一遍遍扯着嗓子硬拼出来的。可下一站,更大考验才刚刚开始。别着急下判断,咱还是老话:且看且珍惜,且买且谨慎。坐等下把谁赢谁输,再来唠唠不迟。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