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实测:动力强劲跑得远,偶遇卡屏需注意

走在今天中国的城市街头,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长安汽车的身影越来越多。

从家用的小轿车,到宽敞的SUV,这个品牌的车似乎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中。

看着这么多人在开,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车到底怎么样?

质量靠得住吗?

长安汽车实测:动力强劲跑得远,偶遇卡屏需注意-有驾

毕竟买车是件大事,花的是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谁都希望能买个省心、耐用的伙伴。

广告说得天花乱坠,但真正开起来的感觉,那些看不见的细节,才是决定一辆车好坏的关键。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华丽的宣传语,用普通人的视角,把长安汽车的质量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得说一说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发动机。

这就像人的心脏,心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人有没有劲儿。

长安汽车现在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自己研发的蓝鲸动力系统。

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响亮,但它到底是不是徒有其名呢?

我们得看点实在的。

衡量发动机好坏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作“热效率”。

这个词听着专业,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你给汽车加一百块钱的油,有多少钱的能量真正用在了驱动车轮上,而不是变成热气白白浪费掉了。

这个比例越高,车子就越省油,动力响应也越好。

目前国际上顶尖的汽车品牌,费了很大劲才把这个数值做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长安的蓝鲸NE系列发动机,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热效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四十。

这说明,在发动机这个核心技术上,我们自己的品牌已经有底气和那些国际老牌子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了。

长安汽车实测:动力强劲跑得远,偶遇卡屏需注意-有驾

当然,光有纸面上的数据还不够,还得看实际路上的表现。

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位开了好几年网约车的师傅,他的座驾就是一辆长安CS75 PLUS。

对于他来说,这车就是生产工具,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跑的路程比咱们普通家用车几年跑的都多。

他那辆车已经跑了十几万公里,据他说,发动机从来没出过什么大毛病,连最常见的漏油、渗油现象都很少见。

在城市里超车,或者满载乘客上高架桥,只要舍得给油,动力反馈很直接,不会有那种“干吼不走”的无力感。

在保证动力的同时,油耗也控制得不错,对于一台尺寸不小的SUV来说,这样的燃油经济性确实能帮他省下不少成本。

这背后,是长安每年坚持把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五以上投入到研发中换来的成果,是他们在全球多地设立的研发中心里,无数工程师智慧的结晶。

说完了“心脏”,再来看看“筋骨”,也就是车身结构和底盘。

现在造车,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种手工作坊的模式了。

走进长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尤其是在焊装环节,你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成百上千台挥舞着手臂的工业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严格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对车身的每一个焊点进行精准的焊接。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标准化,保证了每一台下线的车,其车身强度和结构完整性都是一样的。

一个结实的车身,在万一发生碰撞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再往车底下看,是底盘。

长安汽车实测:动力强劲跑得远,偶遇卡屏需注意-有驾

底盘的调校水平,直接影响到开车的质感和乘坐的舒适度。

长安在这方面也下了功夫,请来了国外的专家团队进行调校,力求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

有些车主在做保养时,会发现长安车的底盘用料很扎实,一些关键部位也用上了更高强度的轻量化材料。

这些看不见的投入,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在一些专业媒体的测试中,长安旗下的一些车型,从时速一百公里到完全刹停的距离,要比同级别的不少合资车更短。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两米,在紧急情况下,这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

为了保证出厂的每一辆车都符合标准,长安的一些工厂还启用了人工智能质检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一双“火眼金睛”,通过高精度的扫描,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的细微瑕疵,大大降低了有问题的零件被装上车的概率。

不过,一辆车的好坏,不光是这些硬核的机械素质,更在于日常使用中的各种体验。

而在这些体验细节上,长安汽车的表现可以说是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先说让人满意的地方。

很多车主都觉得,长安车的内饰用料比较厚道。

坐进车里,手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都用了软性材料包裹,座椅的皮质也比较耐用。

有位邻居大姐的车开了三年多,车子天天风吹日晒,但主驾驶座椅的皮面除了正常的褶皱外,没有出现破损或者大面积掉色的情况,这一点比某些以“环保”为名使用易老化材料的品牌要强不少。

长安汽车实测:动力强劲跑得远,偶遇卡屏需注意-有驾

售后服务也还算跟得上,比如那位大姐的车副驾驶座椅偶尔会有一点异响,开到4S店检查后,师傅很快就给免费处理好了,这说明厂家还是愿意为自己的产品负责的。

然而,让人头疼的问题也不少。

被车主们抱怨最多的,恐怕就是那个中控大屏幕了,也就是车机系统。

在一些车型上,“偶尔卡屏”的现象时有发生。

可能你正在用导航,它突然就卡住了,或者倒车影像延迟了几秒才显示出来。

在今天这个越来越依赖智能化的时代,这种体验无疑是让人抓狂的。

有些动手能力强的车主,甚至自己上网找教程,像给手机刷系统一样给车机“刷机”,才能获得比较流畅的体验。

这说明长安在软件优化和硬件匹配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一个方面是车内的静音效果。

长安汽车在行驶中对发动机噪音和风噪的抑制,做得还算可以,但如果和同级别以安静著称的车型相比,总感觉还差那么点意思,高速行驶时,从底盘传来的路噪声还是比较明显的。

任何一个品牌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长安也同样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比如早些年,有南方的车主反映,在连续的雨季,个别车型的后备箱存在漏水的问题,这无疑是设计或者密封工艺上的缺陷。

好在厂家收到了反馈,并在后续的改款车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的混动车型也曾因为实际续航里程和官方宣传数据有较大差距而受到质疑。

后来,长安通过升级电池管理系统,让续航显示更加精准,算是对消费者有了一个交代。

此外,还出现过因为电控系统存在隐患而进行召回的事件。

其实,敢于承认问题并主动召回,本身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比那些出了问题还想方设法掩盖的厂家要强得多。

这些经历,就像是成长路上交的学费,虽然代价不小,但却能促使企业不断进步,把产品做得更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