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很多车主的日常用车观念里,似乎总有一些代代相传的“老经验”。
比如,车轮天天在路上跑,承载着整个车身的重量,里面的轴承肯定磨损得厉害,所以得定期给它加点黄油润滑一下,这听起来是多么合情合理。
甚至在一些修车铺里,我们还能看到师傅拿着油枪给车轮保养的场景,这更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然而,一个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事实是,对于今天路上跑的绝大多数私家车来说,主动去给车轮轴承加油,不仅完全没有必要,反而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操作。
这个看似颠覆常识的结论,背后其实是汽车工业技术的巨大进步。
要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现在汽车上的车轮轴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过去的汽车,特别是很多商用货车,它们使用的轴承结构相对简单,确实需要定期拆开来清洗、检查、然后重新涂抹润滑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油。
这种保养方式在那个年代是必须的,因为那时的轴承密封技术有限,润滑油容易流失,外界的灰尘和水分也容易侵入,不定期维护就会导致轴承损坏。
所以,老师傅们的经验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技术总是在发展的,现在的乘用车制造工业已经今非昔比。
我们现在家用车上普遍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密封式轮毂轴承总成”的部件。
请注意这几个关键词:“密封”和“总成”。
“总成”意味着它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一体式零件,在出厂时就已经被精密地组装好了。
而“密封”则是它最大的技术特点。
这种轴承在生产线上,就在绝对洁净的环境中,被填充了足量的特种润滑脂。
这种润滑脂可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普通黄油,它是一种高性能的长效合成润滑脂,具有非常出色的耐高温、抗氧化和抗磨损性能。
制造商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道路测试,确保了这种润滑脂的性能可以在轴承的整个设计寿命内保持稳定,通常这个设计寿命可以达到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公里。
填充好润滑脂后,轴承的两侧会用非常精密的橡胶油封和金属防尘盖进行严格的封装。
这个密封结构的作用,就像给轴承穿上了一件无懈可击的“防护服”,一方面,它能确保内部的润滑脂在各种行驶条件下都不会泄漏;另一方面,它能彻底杜绝外界的灰尘、泥水、湿气等任何杂质进入轴承内部。
这就形成了一个稳定、洁净的内部工作环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维护”。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给轴承加油这个操作,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想要给一个密封轴承加油,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工具强行撬开它的密封圈。
这个动作本身,就已经对这个精密部件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原厂的密封圈是一次性压装进去的,一旦被撬开,它的密封性能就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算你再把它按回去,也必然会留下缝隙。
这就好比一个真空包装的食品,你把它撕开一个小口,里面的食物就开始接触空气了,你再怎么用夹子夹住,它也回不到真空状态了。
更糟糕的是,强行加进去的新黄油,其化学成分很可能与原厂的特种润滑脂不兼容,混合在一起反而会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原有的润滑性能。
最致命的是,被破坏的密封会让看不见的灰尘和水分有了可乘之机。
这些微小的硬质颗粒一旦混入润滑脂中,润滑脂就瞬间从“保护剂”变成了“研磨膏”。
车轮每转动一圈,这些带着沙粒的油脂就会在轴承内部的滚珠和滚道上进行一次“打磨”,本来光滑如镜的精密表面很快就会被磨出划痕和凹坑,大大加速了轴承的损坏过程。
所以,这种“好心”的保养,实际上是亲手毁掉了一个原本可以正常工作十几万公里的零件。
正确的处理逻辑应该是,如果轴承的密封完好,它就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加油;如果密封已经损坏,导致漏油或进水,那就证明这个轴承总成已经失去了保护,内部已经受损,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整体更换一个新的轴承总成,而不是试图通过补油来解决问题。
当然,免维护不代表不会坏。
车轮轴承作为承受巨大压力的部件,在达到其使用寿命或者受到外力损伤后,还是会损坏的。
当它出现问题时,通常会通过一些很明显的信号来提醒我们。
最常见的一个信号就是异响。
这种声音是一种持续性的“嗡嗡”声,有点像飞机起飞时那种由远及近的轰鸣。
它的特点是,声音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变得更响、频率更高,并且这种声音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即使你挂空挡滑行,只要车在动,声音就在。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初步判断是哪一边的轴承出了问题:在安全的路段,稍微快一点的速度行驶,然后左右打方向盘。
比如,当你向左转弯时,车身的重心会压向右侧,给右侧车轮更大的压力,如果此时“嗡嗡”声变得更明显,那么很大概率是右前轮或右后轮的轴承有问题了,反之亦然。
除了异响,方向盘的抖动也是一个信号。
当轴承内部因为磨损产生了过大的间隙,车轮在高速旋转时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高频的振动会通过转向系统传到方向盘上,让你感觉车子开起来不清爽。
此外,轴承间隙过大还会影响车轮的定位参数,导致轮胎出现不正常的磨损,比如内侧或者外侧磨损得特别快。
如果你的车出现了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检查,因为轴承损坏到最严重的程度会导致车轮抱死,那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轴承的提前损坏呢?
除了正常的寿命终结,绝大多数轴承的过早报废,都和我们的驾驶习惯有直接关系。
有两个最主要的“杀手”。
第一个就是过减速带不减速。
车辆高速通过减速带时,车轮会受到一个瞬间的、巨大的冲击力。
这个力会毫无缓冲地传递到轴承上,对内部精密的滚珠和滚道造成冲击,就像用锤子在上面砸了一下,虽然看不见,但可能已经留下了永久性的微小损伤。
日积月累,这些小损伤就会发展成大问题。
第二个杀手是高速通过坑洼路面。
尤其是在路上遇到深坑,只有一个轮子压过去的时候,对轴承的伤害更大。
这不仅是一个垂直方向的冲击,还会产生一个强大的扭转力,让轴承承受非常不均匀的压力,极大地加速了它的疲劳和磨损。
所以,想要让车轮轴承更长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去想着给它加油,而是养成一个好的驾驶习惯,遇到减速带和烂路,提前把速度降下来,温柔地通过,这才是对它最好的呵护。
当然,我们也要说明,并非所有车辆的轴承都是免维护的。
在重型卡车领域,由于其巨大的承载需求和不同的设计理念,很多卡车的轮端轴承依然是需要定期保养加油的开放式结构。
但这和我们日常接触的家用小轿车和SUV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广大的私家车主来说,我们需要记住的核心就是:相信现代汽车工业的技术,您的爱车的车轮轴承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您操心去加油的。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改变那些粗暴的驾驶习惯,并学会倾听车辆发出的“求救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和更换,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