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充电桩全满,三辆车都充到90%以上还不走,我们后面排队的五辆车足足等了两个小时!"郑州车主老李提起上周跑高速的经历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场景在高速服务区越来越常见,也引出了一个新问题:电动车充满电后还占着充电桩,该不该收"占位费"?
充电桩变"停车场" 车主苦不堪言
最近岚图汽车CEO卢放提了个建议:高速充电桩应该在车辆充到80%-90%后开始收占位费。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记者跑了几个服务区,发现这确实是个普遍问题。
在某服务区,一辆电动车显示电量已经92%,车主却在休息室玩手机。工作人员催了三次,车主才慢悠悠地来挪车。另一个服务区更夸张,下午三点充电高峰,6个充电桩有4个被充满电的车占着,其中一辆充满后还停了一个多小时。排队车主急得直跺脚,有人甚至想给钱让前面的车赶紧走。
经常跑长途进货的刘师傅说:"有次我等了快三小时才充上电,前面两辆车充到80%以上就是不走,旁边明明有空车位也不挪。"他举双手赞成收占位费,认为这样能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
支持派:占着茅坑不拉屎就该罚
开网约车的周师傅算了一笔明白账:"从20%充到80%只要40分钟,但从80%到100%得再等一小时,这不是浪费资源吗?"他跑长途时80%电量足够到下一个服务区,有次差点因为充电排队误了接重要客人。
跑货运的老赵说广东早就试点"充到85%自动断电",效果很好:"那边充电桩周转快,基本不用排队,大家都自觉。"他觉得河南车流量大,更应该学这招。
充电桩管理员小王也很无奈:"有些车主好说话,提醒就挪车;但不少人觉得花钱充电就能随便停,还跟我们吵架。"要是有明确规定,他们管理起来也容易些。
反对派:我花钱充电凭啥不能充满?
不过也有车主不买账。郑州的张女士就说:"我花几十万买的车,凭什么不能充满?节假日堵车时,电量不满心里不踏实。"去年国庆她开车去西安,因为堵车电量不够,最后只能在应急车道等救援,从此充电必充满。
开封的赵女士开车技术不太好:"要是电量不满,一路上都得提心吊胆。而且下个服务区的充电桩能不能用谁说得准?"她担心强制规定会带来安全隐患。
刚买新车的洛阳小陈更担心技术问题:"万一系统出错提前断电,半路抛锚算谁的?"他在市区就遇到过充电桩突然停止的情况,高速上要出这事更麻烦。
折中方案:先提醒后收费
濮阳的王先生提了个折中办法:"可以在充电桩旁装提示牌,显示充到80%的时间,提醒车主挪车。超时的先警告,屡教不改再收费,这样大家更容易接受。"
目前河南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超过95%,但管理还在摸索阶段。是靠自觉还是用收费调节?这场关于"充电权利"和"公共资源"的争论还在继续。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怎么合理利用充电桩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岚图汽车实用性分析
说到岚图这个品牌,作为国产新能源车中的新势力,它的几款车型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表现如何?以岚图FREE为例,官方标称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快充模式下30分钟能从30%充到80%。这个数据在同类车型中属于中上水平。
从车主反馈看,岚图的实际续航在高速工况下会打8折左右,也就是400公里出头。这意味着如果按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跑高速,3个多小时就需要充电。考虑到高速服务区间距一般在50-100公里,理论上80%电量确实足够跑到下一个服务区。
但问题在于,不同服务区充电桩的可用情况难以预测。有的可能排队,有的可能故障,这就让车主不敢冒险,宁愿多充会电。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收费管理,还需要提升充电桩的数量和可靠性。
从使用成本看,岚图这类电动车跑高速确实比油车省不少钱。按当前电价,充满一次电的费用大概在60-80元,能跑400公里;同级别的油车跑400公里油费要200多元。这也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电动车跑长途的原因之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