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这个DMS系统,之前官方还让大家猜它啥意思,有人说就是DM5.0的智能版,能自动切换dmi、dmp和dmo模式,能耗动力两头顾,不少车迷都把它当“智能王牌”盼着。结果9月9日发布会开下来,从头到尾没提“DMS”仨字,只说用了新一代DM技术,能实现“全速域轮端解耦,两驱四驱毫秒级切换”。有懂行的人说,这轮端解耦技术比亚迪其他车早就有了,算不上新东西。那DMS是被砍了?还是换了个名字藏在新DM技术里了?官方不吭声,这雾水越泼越浓。
可话说回来,钛7的硬实力还是有的。1.5T插电混动系统,综合功率360kW,零百加速才4.5秒,纯电续航最高能到200公里,光看这些数据,确实够劲儿。但架不住大家心里揣着DMS的疑问,再好的参数也盖不住这股子困惑。
再说说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电动滑板竞猜。发布会前官方搞了个网络竞猜,给了张类似太阳能板的预告图,大家脑洞直接开上天。有人说这肯定是太阳能车顶,毕竟比亚迪早有相关专利,要是装上,晒一天太阳补个50公里续航,多实用啊!不少人还特意查了专利信息,就等着发布会确认。结果谜底一揭晓,满屏都是“???”——居然是块普通电动滑板,上面那些像太阳能板的图案,就是个装饰,跟太阳能半毛钱关系没有。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不少车迷吐槽:“这不是逗我们玩吗?要搞营销也别这么糊弄人啊!”
最让想买车的人纠结的,还是车身长度那点事儿。官方说钛7长4999mm,轴距2920mm,可争议就出在这4999mm上——它到底含不含车尾那个“小书包”?有媒体直接扛着皮尺去实测,说连小书包一起量才4999mm,小书包本身就有20厘米厚。要是把小书包拆了,车身实际也就4800mm左右。这可不是差几厘米的事儿,4800mm属于中型SUV,4999mm就跨入中大型SUV领域了,空间预期、车型级别都不一样,消费者能不较真吗?后来有人翻出工信部公告,说小书包是选装件,不是标配,按说4999mm该是车身净长度,可官方没明说,大家还是吵个不停。
其实钛7本身也有不少真材实料的创新,能选装的可收放太阳能车顶、“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有70.9%的高空间利用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为用户考虑的设计。而且定价17.98万到21.98万,卡在20万级SUV市场,直面理想L6、问界M7这些对手,定位也挺精准。之前方程豹8月销量16265辆,同比涨了233.6%,钛3也卖了9081辆,大家本来对钛7期望很高,盼着它能让品牌销量再上一个台阶,实现“站稳2万冲击3万”的目标。
可偏偏这三个谜题把节奏带偏了,也暴露了车企营销的一个难题: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想靠营销吸引关注没问题,但要是把握不好度,让营销盖过了技术本身,甚至引发消费者误解,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有行业里的人说的:“当技术本身成为卖点,怎么把技术价值说清楚,又不让大家产生误会,这才是真本事。”
钛7的这三个谜题,说不定过阵子官方会给答案,也可能就这么成了上市初期的一段小插曲。但不管怎么说,对消费者来讲,比起花里胡哨的营销,大家更看重的还是产品本身的实力和诚意。
现在钛7已经上市有段时间了,销量能不能跟上之前的好势头,还得看市场的实际反馈。不过话说回来,你觉得车企搞营销的时候,该怎么平衡技术宣传和实际产品?别让好好的技术亮点,最后变成大家争论不休的谜题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