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有些车辆天生就能吸引眼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完美平衡。它们的造型自然流畅,每一条曲线和线条都和谐统一,即使新款车型推出很久,其设计依然魅力不减。

有些汽车看起来像是多位设计师各自独立创作、缺乏协调,导致造型显得支离破碎、笨拙不堪。这些车辆在照片中往往显得笨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失去魅力。

汽车的比例对其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轴距与前后悬、车顶高度与车身宽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车身面板的连接方式,决定了汽车给人的感觉是运动感十足、优雅精致还是粗犷不羁。

当这些要素完美契合时,便能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经典设计,不受潮流更迭的影响,始终保持视觉上的美感。反之,即便价值不菲的品牌也无法掩盖这种不协调,汽车的吸引力几乎会瞬间消退。

良好的车身比例并非高端车型的专属。许多经济型轿车在视觉平衡方面甚至优于某些豪华车型。

真正的设计成功源于自然和谐的融合,其中每一个尺寸都浑然一体,毫不费力。这种和谐无需辩解,它本身就符合人眼的审美。

比例失调会导致车辆外观不协调。车身过大却车轮过小、车顶线条不齐或前后悬过长都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些缺陷往往会掩盖原本出色的工程设计,让消费者与车辆设计产生隔阂。

在本次讨论中,我们将通过十个案例来展现汽车美学的两面性。其中五个案例展示了完美的比例如何创造持久的视觉吸引力,而另外五个案例则揭示了不协调的设计元素如何毁掉原本很有潜力的概念。了解这些对比有助于车迷选择那些在多年拥有过程中始终赏心悦目的汽车。

比例完美的汽车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1.马自达MX-5 Miata俱乐部(2016-2024)

第四代马自达Miata秉承传统跑车设计的精髓,并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其修长的车头和紧凑的车尾营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这在现代汽车中实属罕见。即使停放在价格不菲的超级跑车旁,Miata依然魅力不减,因为它拥有完美且永不过时的车身比例。

车轮位于车身四角的布局赋予了车辆理想的姿态。这种布局不仅增强了稳定性,也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感。短前后悬和合理的轴距使车辆从各个角度都显得紧致有力,蓄势待发,证明了有效的设计无需依靠花哨的装饰也能展现车辆的性能。

马自达对车顶线条的精心设计,展现了巧妙的比例把造型与舒适性完美融合的能力。车身高度恰到好处,既凸显了运动感,又不会因过低而牺牲实用性。车身各部分线条流畅自然,引擎盖、车门和尾部都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每个面板都与其他面板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没有任何一个元素喧宾夺主。

从侧面看,Miata 的轮廓流畅而纯粹。柔和的线条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又不显得杂乱,腰线、车轮和座舱之间的关系显得精心设计且精致。紧凑的车身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臃肿和夸张。

轮毂尺寸经过精心设计,实现了完美的视觉平衡,增强了车辆稳健的视觉效果。无论敞篷状态如何,车身造型始终保持和谐统一,两种状态下都拥有优雅的比例。

真正让Miata脱颖而出的是马自达拒绝改变其经典的设计理念。通过注重比例、简洁和平衡,而非过度追求,Miata的设计成就了一种永恒的美感,使其能够跨越世代,持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2.保时捷911 Carrera(2012-2019)

进化式设计保留了数十年来不断完善的比例。这些991世代的911车型证明了,做好基本功能够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经典车型。后置发动机布局造就了独特的造型,尽管挑战了传统的车辆架构理念,却依然美轮美奂。

较长的轴距与较短的前后悬形成对比,营造出视觉上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车轮位置靠前,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车身姿态,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空间浪费。这种高效的设计通过纯粹的比例而非激进的造型元素,传递出车辆的卓越性能。

车顶线条弧线完美无瑕,从前挡风玻璃到车尾流畅过渡,没有任何突兀的拐点或断点。这种平滑的过渡造就了优雅的车身轮廓,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赏心悦目。车身高度与宽度比例协调,营造出低矮动感的视觉效果,同时又不会过度牺牲内部空间。

后轮拱与前轮拱尺寸完美匹配,营造出视觉平衡感,使整体设计更加美观。车身宽度自然地向后增加,通过简洁的造型展现出后置发动机布局的特点。尽管后轮距较宽,但整体造型却丝毫没有夸张或卡通化的感觉。

侧面轮廓展现了现代汽车中难得一见的成熟设计。线条简洁流畅,没有过多的装饰。车身比例本身就极具美感,无需任何点缀。从车头到车尾,所有元素自然流畅地衔接,营造出经久不衰的优雅气质,历久弥新。

尽管前后两端都设有行李舱,但前后悬却非常短。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车身长度,从而在视觉上营造出紧凑感,彰显了车辆的实用性和性能。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多余或突兀之处。

无论具体配置如何,轮毂尺寸都与车身重量完美匹配。标配轮毂看起来恰到好处。更大的选配轮毂则能在不显得突兀的情况下提升车辆档次。这种灵活性体现了车辆整体比例的合理性,使其在不同版本之间都能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温室的大小和位置与体型完美匹配。既不会太小显得局促,也不会太大显得笨拙。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寸在运动性和实用性之间取得了平衡,而这种平衡很少有温室能够做到。

这些911的特别之处在于,保时捷拒绝大幅改变原本完美的车身比例。渐进式的改进保持了其根本的正确性,从而打造出能够跨越世代、始终保持吸引力的车型。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3. 奥迪 A7 Sportback(2012-2018)

许多溜背式轿车在造型设计上难以达到和谐统一,但第一代奥迪A7却轻松做到了。其修长的引擎盖、流畅的车顶线条以及精准的车轮布局,共同勾勒出浑然一体、优雅流畅的车身轮廓,而非刻意雕琢。

这款设计既展现了轿跑车的动感,又保留了轿车的实用性,证明了比例和克制能够成就真正的优雅。轴距与车身长度之间的平衡赋予了车辆稳健而充满力量感的姿态。

A7 的车轮向外突出于车身四角,避免了同类设计中常见的内收式造型,这种设计往往会削弱车辆的整体美感。这种布局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也通过简洁的几何线条而非繁复的设计风格,展现出车辆的力量感。

车顶线条从前挡风玻璃流畅地延伸至车尾,避免了其他溜背式车型常见的突兀断点或生硬的过渡。车身高度和宽度完美匹配,赋予车辆低矮宽阔的姿态,既动感十足又不牺牲内部空间。

从侧面看,A7 的车身比例显得精心设计且均衡,流畅的线条连接车头和车尾,营造出动感的视觉效果。前后悬都经过精心测量,既保持了紧凑的车身造型,又兼顾了掀背车的实用性。

轮毂尺寸与车身相得益彰,而非喧宾夺主,确保所有配置级别车型之间的和谐统一。车厢内部的玻璃部分——即座舱——在流畅线条和开阔视野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赋予车辆优雅气质,却又不至于令人感到压抑。

就连车门长度和车身面板的比例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夸张或简化之处。奥迪A7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地方在于其对比例和整体协调性的精湛掌控,最终打造出一款视觉上永不过时、设计精美的溜背式轿车。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4. 捷豹 F-Type R(2014-2020)

这些惊艳的轿跑车和敞篷车完美融合了英国跑车的传统与现代工艺。短轴距、长引擎盖和完美的车轮位置,营造出既传承经典跑车韵味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车身比例。每个角度都展现出匠心独运的设计,视觉效果堪称完美。

轴距紧凑,但对于双座跑车而言尺寸恰到好处。车轮紧贴弯道,在有限的车身长度内实现了最佳姿态。这种设计通过纯粹的比例而非花哨的造型,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侵略性。

引擎盖的长度堪称完美,既体现了前置发动机布局的特点,又勾勒出优雅的车身轮廓。它既不会太长显得夸张,也不会太短显得过于注重经济性。恰到好处的尺寸实现了美观与实用之间的完美平衡。

车顶线条的高度和弧度非常适合跑车。既足够低矮,显得动感十足,又不会显得过于扁平滑稽;又足够高,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空间。车身线条从前挡风玻璃到车尾过渡自然流畅,没有突兀的拐点。

侧面轮廓令人惊艳,线条流畅自然,又不失趣味。腰线位置与车轮和地面完美协调。从车头到车尾,所有元素自然流畅地衔接,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前后悬极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轴距效率。车身各处设计简洁流畅,没有丝毫多余或突兀之处。每一毫米都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车轮尺寸与车身比例完美。既不会太大显得滑稽,也不会太小显得廉价。恰到好处的尺寸使整车设计浑然一体,又不会喧宾夺主。

敞篷设计并未影响车身比例。敞篷状态下,挡风玻璃位置合理,防滚架集成到位;而封闭状态下,则保持了轿跑车的流畅线条。这种多功能性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对两种驾驶模式都给予了同等的重视。

这些F-Type的特别之处在于捷豹对跑车比例的坚持,绝不妥协。他们打造出了真正赏心悦目的车型,即使其机械性能并不出众,也能让人赏心悦目。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5.宝马2系轿跑车(2014-2021)

当比例恰到好处时,紧凑型轿跑车便能展现出其他车身样式难以企及的设计美感。第一代宝马2系便是最好的例证,它完美诠释了如何通过对每个尺寸的精心考量,使小型车呈现出精致而均衡的美感。车身的每一处曲面都自然流畅地衔接,最终呈现出浑然一体的造型,即便车身尺寸不大,也依然兼具运动感和永恒魅力。

短轴距与双门车身完美契合,而车轮靠近车身四角的设计赋予车辆稳健自信的姿态。这种布局不仅提升了车辆外观,更强化了其运动特性。车顶线条从前挡风玻璃流畅延伸至车尾,在低矮动感的车身姿态与日常驾驶的舒适性之间实现了理想的平衡。

从侧面看,2系轿车展现出简洁流畅的线条。车身表面光滑,轮廓柔和,避免了不必要的夸张。引擎盖的长度恰到好处,既暗示了前置发动机的布局,又不会显得过长。前后悬都经过精心修剪,赋予车辆紧凑高效的视觉效果,体现了精湛的工程技术,而非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性能。

从基础版到M Performance车型,所有版本的车轮选择都与车身比例完美契合。整体比例协调,每种配置都保持了车辆的视觉和谐。就连车门尺寸也经过精心考量,既方便乘客上下车,又不会破坏轿跑车紧凑的车身比例。

真正使早期2系轿跑车脱颖而出的是宝马在保持小型车优雅气质方面的严谨态度。宝马并没有模仿大型车型夸张的尺寸,而是将比例和克制发挥到了极致。

最终打造出的这款紧凑型汽车,整体感觉协调、动感十足,而且非常漂亮,它提醒我们,精心的设计并不取决于尺寸,而是取决于精准度和比例。

未能达标的汽车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1. 日产 Juke SV(2011-2017)

第一代日产Juke的造型堪称比例失调的典型案例。高耸的车顶搭配短小的轴距,使得整车看起来又高又窄,十分怪异。内凹的车轮与臃肿的车身显得格格不入,显得过小。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造就了视觉上的混乱,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惨不忍睹。

相对于车身高度而言,轴距过短,导致车身重心偏高,视觉上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车轮位置过于靠内,而非向外突出,使得这些Juke车型尽管实际尺寸并非如此,却看起来像窄轮距车型。这种笨拙的设计瞬间破坏了车辆的视觉吸引力。

车顶线相对于车身长度过高,造成比例失调,显得笨拙不堪。温室相对于车身而言也过大。一切看起来都像是设计师只注重内部空间,完全忽略了外观美感。

侧面轮廓清晰地暴露出车身比例失调的问题。腰线过高,导致车门显得像是事后添加的。车轮与车身比例不协调,显得过小。车身线条繁杂混乱,非但没有增添视觉趣味,反而造成了视觉上的杂乱感。

尽管车身整体长度紧凑,但前悬显得过长。后悬则略显短促,导致前后比例失衡。整体线条流畅自然,缺乏视觉和谐感。轮毂尺寸与车身重量严重不匹配,即使是选装的大尺寸轮毂也显得过小。

这种不协调的设计让这些日产Juke看起来像玩具而不是正经的汽车。温室式车身比例糟糕,显得过大过高。窗户形状怪异。立柱位置也很奇怪。整体视觉效果很不协调。

车门比例很奇怪,显得太高太窄。开启方式也很别扭。这些Juke车型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一种混乱的设计思路,即优先考虑功能而忽略了形式。

这些Juke车型比例失调的真正原因在于日产在车身尺寸平衡方面彻底失败。他们打造的车辆功能上没问题,但由于比例上的根本性缺陷,在美学上却惨遭失败,而这种缺陷是照片无法掩盖的。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2. 丰田 C-HR XLE(2018-2023)

激进的造型设计也无法弥补这些紧凑型跨界车普遍存在的比例问题。高耸的车顶线条搭配狭窄的车窗,营造出一种不协调的视觉效果。车轮与圆润的车身显得格格不入,显得过小。

繁复的造型设计试图掩盖车辆比例上的根本问题,但却徒劳无功。轴距尚可,但车轮位置与车身重量的平衡性却十分怪异,整体感觉缺乏稳定性。尽管车辆内部的工程设计无可挑剔,但视觉上的重量分布却显得不协调。

车顶高度相对于车身长度和轴距而言过高,造成视觉比例失调。温室形状怪异,窗户看起来像枪眼,既不美观,也缺乏良好的视野。

侧面轮廓线条繁复,试图增添趣味性,却反而造成了视觉混乱。一切都显得不自然,支离破碎,比例严重失调。

前后悬的设计显得随意而非精心设计,前后车身比例失衡,从各个角度看,视觉上的重量分布都显得不协调。轮毂尺寸与车身重量不匹配,即使是选装的大尺寸轮毂也显得过小。这种不协调感使得C-HR的外观显得笨拙且比例失调。

温室式车身造型笨拙,后窗小得离谱。立柱位置也很奇怪。所有车窗装饰都像是事后添加的,而非整体设计的一部分。车门比例也很怪异,尤其是后车门,感觉太小,后排乘客上下车很不方便。一切都显得设计理念混乱,缺乏重点。

这些C-HR车型比例失调的原因在于,丰田试图打造独特造型,却没有首先建立合理的车身比例。结果就是,无论添加多少造型元素,车辆看起来都很别扭。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3. 宝马 X6 M50i(2020-2023)

将轿跑车的流畅线条与SUV的庞大身躯融合一直是个难题,而第三代宝马X6则充分展现了这种平衡稍有不慎就会失衡。倾斜的车顶线条与高耸的车身姿态格格不入,最终呈现出一种混乱而失衡的造型。即使配备了巨大的轮毂,整体比例依然显得失调,仿佛每个设计元素都来自不同的车型。

轴距足够,但轿跑车的线条角度和SUV的尺寸混杂在一起,破坏了整体的和谐感。车顶线条的倾斜角度对于车身高度来说过于陡峭,导致车身轮廓显得定位模糊。

它既不展现优雅,也不展现力量,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两方面都未能达到预期。从侧面看,腰线和窗户形状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略显局促的感觉,整体设计始终显得不够自然流畅。

虽然车身尺寸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前后悬过长显得夸张,破坏了视觉平衡。这辆车似乎重心偏高,缺乏良好比例应有的稳重感。过大的轮毂也无济于事,与笨重的车身相比显得过小,更加凸显了其不协调的姿态。

车窗面积,尤其是后窗,感觉非常小,视野受限,令车厢显得压抑。为了追求并不成功的造型设计,后排乘客的空间和舒适度都受到了损害。车门尺寸也显得不协调,尤其是后排车门,进出似乎不太方便。从各个角度来看,这款车的设计都体现出形式与功能之间的拉锯战,最终却未能取得明显的胜利。

X6最大的缺陷在于试图融合两种相互矛盾的设计理念。宝马试图将SUV打造成轿跑车,结果却造就了一款缺乏优雅和实用性的车型。它非但没有实现兼具两者魅力的目标,反而创造出一种始终摇摆不定的设计,令车迷和驾驶者都感到不满。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4. 庞蒂亚克 Aztek GT(2001-2005)

比例失调的经典车型中,很少有能与阿兹特克相提并论的。臃肿的车身加上奇形怪状的窗户,造就了仿佛由一群互不沟通的委员会设计的汽车。从任何角度看都显得怪异,瞬间成为汽车界的笑柄,而摄影更是加剧了这种怪异感。

轴距足够,但相对于臃肿的车身而言,车轮显得过小。整体感觉不够稳固。视觉比例从根本上就存在问题,无法通过造型设计来弥补。

屋顶线过高且形状怪异。温室的比例失调,窗户大小和位置都显得随意。整体布局缺乏自然流畅感,也缺乏视觉和谐。

侧面轮廓清晰地展现出设计的混乱。线条杂乱无章,与周围元素缺乏协调。比例严重失调,令人一眼就感到反感。

前后悬长度比例失调,造成视觉上的不平衡。整体设计缺乏设计感和考量,处处显得妥协,缺乏合理的解释。轮毂尺寸与车身重量严重不匹配,这种不协调之处显而易见,严重影响了视觉美感。

温室的造型糟糕透顶,窗户像是事后才加上去的。柱子的位置也十分怪异。一切都透着一股混乱的设计感。门的比例也十分怪异,开口大小既不方便乘客进出,也不协调视觉效果。阿兹特克温室的一切都在诉说着设计上的失败。

Aztek之所以比例失调,是因为庞蒂亚克在堆砌造型之前,完全没有打好基础。结果就是汽车界的笑柄,而摄影非但没有美化它们,反而更加凸显了它们的缺陷。

5辆比例完美的汽车 vs 5辆比例失调的汽车-有驾

5. 菲亚特 500L Lounge(2014-2019)

高而窄的汽车往往难以保持平衡感,菲亚特500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完美地诠释了比例失调如何毁掉一辆原本实用的车。它短小的车身和过高的车身让它从各个角度都显得笨拙,而小巧的车轮更是加剧了它的臃肿感。最终,这款车的设计非但没有展现出魅力或实用性,反而显得头重脚轻、摇摆不定,仿佛它自己都还没想好要成为什么样的车。

短轴距加上高耸的车顶线条,营造出一种不稳定且略显卡通化的造型。车轮位置过于靠内,使车身姿态显得单薄,与车身脱节。

从侧面看,问题更加明显:车顶高耸于车身之上,腰线位置过高,车身表面缺乏流畅感。所有部件衔接生硬,给人一种集体设计而非匠心独运的感觉。

前后悬长度似乎不协调,加剧了整体比例失衡。即使换装更大尺寸的轮毂,车身比例依然失调,过大的车身在视觉上掩盖了下方的部件。车窗占据了外观的大部分,使得车顶与车身下半部分相比显得臃肿不堪。

菲亚特500L最大的缺陷在于为了追求车内空间而牺牲了外观的优雅。菲亚特试图最大限度地提升车内舒适度,结果却造就了一款外观笨拙、比例失调的车型。无论进行多少造型调整或细节处理,都无法掩盖其造型本身固有的不平衡,使其在行驶过程中始终显得笨拙不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