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的话题,就是理想汽车要推出他们家第二款纯电动车了,名叫理想i8。
这家公司以前靠增程式电动车起家,就是那种既能充电又能加油的车,在中国家庭用户里头口碑很不错,特别是理想L系列,被很多人叫做“奶爸神车”。
现在,他们要正儿八经地往纯电方向大力发展了,这台i8就是关键的一步棋。
根据目前放出来的消息,这车的预售价格大概在35万到40万之间,定位是一款六座的家用SUV。
大家都在琢磨一个事儿,现在的汽车市场跟几年前可完全不一样了,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厉害,理想i8还能不能像当年的理想ONE那样,一出来就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给整个市场定下一个新标准呢?
这不光是卖一台车那么简单,更关系到理想汽车从“油电混合”到“纯电”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顺当。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理想i8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车。
第一眼看上去,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车头造型,很多人开玩笑说像个“高铁头”。
这个设计跟之前那台更高端的理想MEGA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空气流过车身时遇到的阻力尽可能小,这样能更省电。
这种设计好不好看,大家看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开在路上绝对不会认错,非常有特点。
再看车的大小,它的车长超过了五米,轴距也超过了三米,具体数字是长5085毫米,轴距3050毫米。
这个尺寸和大家熟悉的理想L8差不多,但因为是纯电平台,工程师可以把前轮设计得更靠前,所以它的轴距反而比L8还长了4.5厘米。
别小看这几厘米,它能实实在在地转换成车内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对后排乘客来说,感受会很明显。
车里面还是理想最拿手的2+2+2三排六座布局,专门为多人口家庭出行设计的。
动力和续航方面,理想i8这次给的配置挺足。
全系列都是前后两个电机带动的四轮驱动,总的动力输出有400千瓦,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这个动力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更重要的是电池,它用的是现在很先进的5C快充电池,有两种容量,分别是90.1度和97.8度,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能跑670公里和720公里。
这个5C充电技术说白了就是充电特别快,如果找到配套的理想超级充电桩,可能也就是喝杯咖啡、上个洗手间的时间,就能充进去不少电,能大大缓解长途出行的充电焦虑。
在智能驾驶这块,它也跟上了主流,全系都标配了激光雷达,这东西就像是汽车的超强眼睛,能看得更远更准,配合高算力的芯片,可以实现在高速公路上和城市复杂路况下的辅助驾驶功能,减轻司机的驾驶疲劳。
不过,要是你仔细研究一下这些配置,可能会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黑科技”。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新车,有的带后轮转向,让大车转弯更灵活;有的有更复杂的底盘控制系统,过弯坐着更稳。
相比之下,理想i8在这些硬核技术上似乎显得有些“保守”。
但这恰恰可能是理想公司有意为之的策略。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最擅长的,并不是跟别人比拼谁的技术参数最吓人,而是去解决中国家庭在用车时遇到的那些实实在在的“痛点”。
这次的i8,可以说把“舒适”和“体贴”这两个词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比之前的增程版车型,提升最明显的地方首先就是安静。
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行驶起来除了轮胎和风的声音,几乎是全无声息的。
这对于车里需要睡觉的小孩和老人来说,体验是颠覆性的。
以前的增程车虽然大部分时间也安静,但增程器一旦启动发电,多少还是会有些噪音和震动传到车里。
现在,这种顾虑彻底没有了。
其次,是对车内每一个座位的照顾。
内饰设计大体上还是理想的风格,但细节上花了很多心思。
比如,座椅变得更厚实、包裹感更强了,坐上去就像陷在自家沙发里一样。
第二排的两个独立座椅,这次都配上了小桌板,孩子可以在上面写作业画画,大人也能放个笔记本电脑临时办公。
最值得一说的就是第三排,以前很多六座七座车的第三排都像个“小马扎”,只能短途应急坐一下。
但理想i8的第三排腿部空间,官方公布的数据比理想L8长了足足10厘米,这让一个成年人坐进去也能有个比较舒展的姿势,不再是蜷缩着受罪。
而且,第三排也给配了充电口和座椅加热,让坐在最后面的家人也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累加起来,就构成了理想所谓“移动的家”的核心竞争力,它关心的不是车能跑多快,而是车里的每一个人坐得舒不舒服。
当然,光车造得舒服还不够,纯电动车主最大的心病还是充电问题。
理想对此也早有准备。
就在i8开始接受预订的时候,理想宣布他们花两年多时间建设的“九纵九横”高速超级充电网络已经基本贯通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全国主要的南北、东西向高速公路上,理想已经建了将近450座自己的超充站,平均一百五十多公里就有一座。
这就像是为理想的纯电车主织了一张专属的“高速能量补给网”。
有了这张网,再加上i8本身不短的续航,开着它跑长途的信心就足了很多。
这步棋走得非常关键,它解决的是用车环境的问题,给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纯电车的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理想i8想站稳脚跟并不容易,因为它的对手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35万到45万这个价位区间,一场大战眼看就要开始了。
首先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M8纯电版,它最大的卖点就是那套备受好评的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对于很多信赖华为技术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其次是蔚来汽车子品牌乐道推出的L90,这款车主打一个“性价比”,尺寸比i8还大,但起步预售价却不到30万。
它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但它能用蔚来遍布全国的换电站,开进去三五分钟换一块满电电池就走,这种补能体验是另一种解决焦虑的绝招。
除此之外,还有全球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有消息说他们也准备推出一款尺寸更大的六座版Model Y。
一旦特斯拉带着它的品牌影响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杀入这个市场,必然会掀起一场风暴。
所以,理想i8面对的是一个群狼环伺的局面,每个对手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归根结底,对于大部分准备花三四十万买一辆家用车的普通家庭来说,产品力、品牌、体验都很重要,但最后临门一脚的,往往还是价格。
从目前网络上的反馈来看,大家对理想i8的预售价格反应比较平淡,觉得在预料之中,但缺少足够的惊喜。
在竞争对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的情况下,这个价格能不能打动还在摇摆的消费者,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理想汽车近期的销量也出现了一些波动,说明市场竞争的压力已经传导过来了。
理想i8作为他们纯电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产品,其市场表现至关重要。
它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后续的纯电车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开局不顺,那理想的纯电转型之路恐怕就要走得艰难许多。
所以,等到7月29号正式公布售价的那一天,理想i8最终会拿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将直接决定它未来的命运,也决定着理想汽车能否在这场激烈的行业变革中,再次找准自己的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