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

讲真,看到国产全新一代奔驰GLC EV的谍照,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怎么样,而是奔驰终于开窍了,或者说,终于被逼到墙角,不装了,摊牌了。

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有驾
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有驾

你看这新闻稿写的,什么“灯组大变”、“车身加长”、“尾部有变化”,透着一股浓浓的专业和客观。但你翻译翻译,什么叫专业和客观?就是不说人话。我来给你翻译一下,这几张谍照背后真正的潜台词是:大哥们别走,我改,我什么都改,只要你们肯花钱,我跪下都行。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在修仙小说里,眼瞅着天劫要来了,主角发现自己练的功法是盗版的,赶紧现场胡乱融合其他功法,试图把自己捏成一个四不像来渡劫的求生精神。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奔驰现在就在渡劫。

你看那个加长的车身,尤其是B柱和C柱之间那段,简直就是强行拉皮。这操作典中典了,是BBA在中国市场反复使用了二十年的“财富密码”。过去好使,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市场,大家觉得车长就是排面,后排能翘二郎腿就是尊贵。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现在是2024年,新势力们已经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变成了标配,后排乘客不仅能翘二郎腿,甚至能开个小型趴体。你奔驰现在才想起来把车拉长一点点,这不叫洞察用户,这叫“上个网,卡了三年”。

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有驾

再说那个谍照里看起来更垂直的D柱。海外版搞个溜背,追求个什么运动感。到了国内,立马给你掰直了,为啥?还是为了后排那点可怜的头部空间。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战略妥协,是一种“我不装了,我就是要卖给那些后排需要坐人的中国家庭”的大彻大悟。这种悟,带着一丝悲壮。就像一个天天泡夜店的渣男,突然有一天穿上西装,跟你说他想结婚了。你感动吗?你不敢动。

真正的核心在哪?在奔驰这个品牌本身。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德系豪华车主,我太懂了。买奔驰的人,买的从来就不是车,而是一个“社交硬通货”。那个三叉星辉标,就是一个金钟罩铁布衫,往车头一挂,方圆五百米内都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气场”。在这种玄学光环下,车机卡不卡,电耗高不高,续航虚不虚,重要吗?不重要。只要大爷的标还在发光,一切都不是问题。

奔驰最值钱的,就是这个品牌本身。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但只要浇上“中国市场”这盆热水,就能瞬间膨胀,变得又长又大,然后卖出高价。过去三十年,他们就是这么玩的,而且玩得非常溜。

但问题是,这套东西现在真的还管用吗?!

时代变了,朋友们。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家客客气气吃饭的餐厅了。现在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用户的需求研究透了,把蛋糕切走了一大块。那小米就是直接冲进厨房,告诉大家蛋糕不仅免费,还送手机。而蔚来的乐道呢?乐道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端走说这是“家庭氛围感”的一部分。

在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里,奔驰还慢悠悠地在那研究“D柱的角度”和“镀铬饰条的弧度”,这感觉就像什么?就像三体人已经开始发射水滴了,地球舰队还在那开会讨论军服的颜色应该用海军蓝还是天空蓝。太阳都要给你干一个趔趄。

再看看海外版那个所谓的39.1英寸超级大屏。听起来很唬人是吧?但你信不信,等这车真上市了,国内的新势力可能已经开始普及全车透明屏幕了。技术这东西,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迭代速度比病毒变异还快。你今天发布的“遥遥领先”,明天就可能变成“时代的眼泪”。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敢往地上一躺,你L4都得变成L(Liability)4。奔驰引以为傲的所谓豪华感,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种民粹式科技面前,显得既脆弱又可笑。

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有驾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这年头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

所以你看,奔驰GLC EV这个行走的三叉星LOGO发射器,它承载的不是奔驰对未来的野望,而是对过去的路径依赖。它依然在用“加长”和“堆屏幕”这种上个时代的语言,去试图讨好这个已经被新物种惯坏了的市场。这种感觉非常拧巴。

我甚至可以想象奔驰内部的“地狱创作室”是怎么开会的。

A角说:“我们必须保持奔驰的优雅和格调。”

B角说:“可是中国用户喜欢大彩电。”

C角说:“那就把格调做进大彩电里!”

于是,一个充满“优雅格调”的超大号iPad诞生了,同行看了都得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奔驰比作渡劫的修仙大佬有点抬举它了。它更像是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守着祖上那点基业,看着外面一群野蛮人又是闪电战又是饱和式攻击,心里慌得一批,但表面上还得端着,嘴里念叨着“我们有历史底蕴”。

所以,这台全新的国产GLC EV,它的命运会如何?我告诉你,它的销量可能依然会不错。为什么?因为“品牌玄学”这个东西,虽然在被稀释,但还没完全失效。总会有一批人,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科技,不是性价比,而是维护自己作为“奔驰车主”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买的不是一台电动车,而是一张进入特定圈层的门票,一张能让他们在同学聚会上不动声色地赢一次的社交名片。

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有驾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这台车的一切挣扎、一切改变、一切所谓的“本土化”,都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给老用户看的“你看我努力了”的行为艺术。对于那些不信奔驰的人来说,它做的还远远不够。而对于那些笃信奔驰的人来说,它只要还是个奔驰,就够了。

奔驰的信仰税,这次还能收上来吗?-有驾

所以这台车最终的成功,和车本身关系不大,只和一件事有关:中国人还愿不愿意为这个星辉标,继续充值信仰。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