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

在咱们四川,有个事儿一直挺让不少人,尤其是摩托车爱好者们想不通。

那就是为什么性能优越、价格不菲的大排量摩托车,却被一视同仁地挡在了全省所有高速公路的入口之外?

看着旁边车流滚滚,自己却只能望路兴叹,心里难免会犯嘀咕:这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是单纯地嫌麻烦,还是背后真的有我们普通人不容易看到的深层原因?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今天,咱们就试着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用大白话好好捋一捋。

首先,得明确一点,四川高速公路禁止摩托车通行,这不是哪个收费站工作人员的个人决定,也不是交管部门临时起意的口头通知,而是有明文规定的。

这个规定就是《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这是咱们省自己制定的地方法规,具有法律效力。

条例里头写得清清楚楚,将摩托车与拖拉机、全挂车、铰接式客车等车辆并列,都属于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范围。

所以,当你在高速入口看到那个醒目的“禁摩”标志时,它真不是个摆设。

如果你抱着侥幸心理硬要闯关,那么等待你的就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开出的罚单:罚款二百元,驾驶证记三分。

这个处理标准是统一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可能有人会说,国家的法律不是规定了,设计时速超过七十公里的摩托车就可以上高速吗?

我的车别说七十,一百七都跑得起来,为什么到了四川就不行了?

这个疑问很正常,但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法律原则,就是地方性法规在不与国家大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更严格、更细致的规定。

四川之所以这么做,核心的出发点,翻来覆去其实就两个字:安全。

咱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

在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普遍时速都在一百公里以上,达到一百二也很常见。

在这样的高速环境下,摩托车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天生的脆弱性。

我们常说“肉包铁”,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很形象。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汽车有坚固的车身结构、安全气囊、安全带等多重保护,而摩托车驾驶员几乎是完全暴露在外的,唯一的防护就是头盔和身上的骑行服。

在高速冲击下,这点防护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四川的地形特殊,多山、多桥、多隧道。

这就带来了一个摩托车驾驶员非常头疼的问题——横风。

尤其是在像雅西高速那样的路段,穿越崇山峻岭,从隧道里冲出来的一瞬间,或者行驶在峡谷的大桥上,一股强烈的侧向气流会突然袭来。

对于四轮的汽车来说,可能只是车身轻微晃动一下,司机握紧方向盘就能修正。

但对于两轮的摩托车,这股力量足以瞬间破坏车辆的平衡,导致驾驶员失控。

同样,当一辆大型货车从旁边高速驶过时,产生的巨大负压气流,也会像一只无形的手,把摩托车往里吸或者往外推,这种感觉对于没有经验的骑手来说,是极其恐怖和危险的。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这些都不是凭空想象的。

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普通公路的四倍以上。

去年在成渝高速上就发生过一起真实的悲剧,一辆摩托车在行驶中突然爆胎,车辆瞬间失控摔倒,后方跟随的一辆大货车尽管紧急刹车,但巨大的惯性让它根本停不下来,最终酿成了惨剧。

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对于摩托车驾驶员来说,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

除了事故发生时的危险性,事故发生后的救援难度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咱们还是用事实说话。

去年在都汶高速上,曾发生过一起小汽车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专业的液压破拆工具,只用了五分钟就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而在另一起涉及摩托车的事故中,骑手被撞后身体被卡在了高速公路的金属护栏缝隙里,大型救援设备根本无法靠近施展,救援人员只能小心翼翼地用小型工具一点点操作,整个过程耗费了近四十分钟。

在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里,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这种救援效率的巨大差异,是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沉重现实。

当然,我们也非常理解广大摩托车爱好者的心情。

特别是那些装备精良、遵守规则、技术娴熟的重机车骑手们,感觉自己被这种“一刀切”的政策“误伤”了。

花了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买的车,穿戴着全套顶级的防护装备,却和那些不合规的车辆一样被拒之门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尤其是对于那些千里迢g迢来四川,准备穿越川藏线318国道的摩旅爱好者来说,眼看着平坦的高速公路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自己却不得不在蜿蜒曲折的国道上颠簸,这种无奈和憋屈是实实在在的。

很多人会拿隔壁的重庆来做比较。

确实,重庆在这方面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管理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摩托车在部分路段、部分时段通行,前提是必须在最右侧车道行驶,且遵守相关规定。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更人性化、更精细化的解决方案。

那么,四川为什么不能借鉴呢?

这背后,就牵扯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要实现像重庆那样的差异化管理,意味着要在全省所有高速公路入口都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一套能够识别摩托车排量、车况的审核系统。

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人力去进行现场核验和管理。

更头疼的是,摩托车相较于汽车,套牌、假牌的现象更为普遍且难以监管。

一旦放开,如何有效防止不符合标准的摩托车混入高速,如何对违规行为进行精准抓拍和处罚,都将是巨大的管理挑战。

四川高速禁摩新规:南三、南大、南仪高速最新回复来了-有驾

对于高速公路的运营方和交通管理部门来说,他们需要进行一番权衡:放开摩托车通行所带来的少量通行费收入,与为此需要付出的巨大管理成本、以及承担的巨大安全风险相比,孰轻孰重?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他们选择了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的方案。

所以,那些在摩友群里流传的“某个收费站管得松可以溜进去”的小道消息,大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

即便你侥幸上去了,高速公路上密布的监控探头和流动的巡逻警车也可能随时给你拍个正着。

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和钱包去和法规“赌运气”,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绕行国道虽然慢一些,累一些,但至少能安安稳稳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不用提心吊胆地担心被罚,更不用在发生意外时,孤独地在应急车道上等待救援。

对于真心希望推动政策改变的朋友们来说,与其用硬闯的方式去表达不满,不如采取更理性、更具建设性的方法。

比如,联合起来,通过正规渠道,提交一份关于对重型机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详细提案,用充分的数据、严谨的论证和可行的方案,去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对话。

推动一项政策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理性的声音和持续的努力。

毕竟,我们所有讨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道路更安全,让出行更顺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