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宇,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最大的烦恼不是工作,而是我的表弟李明。
他就像一块吸血的膏药,牢牢地贴在我身上,尤其是我的那辆代步车。
每一次借车,都是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直到我忍无可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车,换成自行车。
一周后,当他再次笑嘻嘻地找上门来时,一场关于“低碳环保”的家庭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01
我的生活原本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朝九晚五,偶尔和女朋友出去吃个饭,周末和朋友打打球。
一辆开了五年的大众轿车,虽然不是什么豪车,但胜在皮实耐用,风里来雨里去,也算是我的得力助手。
直到,我的表弟李明闯入了我的世界,或者说,闯入了我的车库。
李明比我小三岁,大学毕业后一直没个正经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是以各种理由向家里人伸手要钱。
他租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小区,平时出行基本靠打车或者地铁。
按理说,一个年轻人,没车也挺正常。
可问题是,他似乎对我这辆车的执念,远超常人。
第一次他来借车,是半年前。
当时我正准备出门给女朋友买生日礼物,李明一个电话打过来,语气焦急:“表哥,救命啊!我妈突然身体不舒服,要去医院,我这边打不到车,你能不能把车借我开一下?”
听到“我妈身体不舒服”,我心里一紧。
大姨妈对我一直很好,我自然不敢怠慢。
虽然心里犯嘀咕,李明平时不是挺能打车的吗?
但救人要紧,我二话不说就把车钥匙给他送了过去,还叮嘱他注意安全。
结果呢?
当天晚上我给大姨妈打电话慰问,她精神抖擞地告诉我,下午去闺蜜家打麻将了,身体好得很。
我一听,脑袋嗡的一声。
敢情李明撒了个弥天大谎,就为了借我的车出去潇洒。
我强忍着怒火,等李明晚上把车还回来。
他一脸歉意,说:“表哥,不好意思啊,今天去朋友那儿帮忙搬家,累得够呛,忘记给你打电话了。车给你加满油了,你看。”他指了指油表,确实是满的。
看着那加满的油,我的火气消了一半。
年轻人嘛,爱面子,或许是真的要搬家,又不好意思直说。
算了,第一次,不计较。
我心想。
但第一次的“原谅”,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从此以后,李明借车的理由,层出不穷,精彩绝伦。
“表哥,我这不是面试新公司嘛,开个车显得正式点,能给我涨点信心!”
“表哥,我朋友结婚,我得去接一下新娘,总不能让我走路去吧?”
“表哥,我女朋友爸妈来城里了,我得开车带他们出去玩,不然多没面子!”
每一次,他都能找到一个让我难以拒绝的理由。
亲戚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尤其是我妈,总是在旁边敲边鼓:“小宇啊,你表弟年轻人,刚毕业,没车也正常。你多帮衬帮衬他,都是一家人。”
我妈的话,就像一道紧箍咒,让我每次想拒绝的时候,都会犹豫再三。
毕竟,我们家和李明家关系一直很好,大姨妈也确实是个好人,我不想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但心里积压的不满,却像潮水一样,一点点地漫过我的胸口。
我开始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帮衬”了。
02
起初,李明还知道象征性地加个油,或者买点小礼物作为感谢。
但随着借车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的“礼数”也越来越少了。
从最初的“加满油”,变成了“加了点油”,再到后来的“油表指针动了点”,最后干脆直接把车还给我,油箱空空如也。
我不是计较那点油钱,而是他那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让我感到深深的不适。
我的车,不是他的私家车,更不是他的免费出租车。
有一次,我急着用车去机场接一个重要的客户。
提前一天我就跟李明说好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必须把车还回来。
他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表哥,七点半肯定到你家楼下!”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电话打过去,没人接。
七点半,依然是没人接。
八点,我的客户已经在机场等着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再打过去,李明终于接了,声音含糊不清,带着浓重的睡意:“喂……表哥啊……我还在朋友家呢,昨晚玩得太晚了,现在起不来……”
我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
客户是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这次接待出了岔子,我估计今年的奖金就得泡汤。
我只好临时叫了辆网约车,迟到了半个小时才赶到机场,客户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李明才把车还回来。
车里一股浓重的烟味和酒味,副驾驶座上还有几个吃剩的烧烤签子。
我看着被他糟蹋得一塌糊涂的车内,一股无名火腾地燃起。
“李明,你到底把我车当什么了?!”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李明被我的吼声吓了一跳,随即露出委屈的表情:“表哥,你怎么这么大火气啊?不就是借个车嘛,你看,我这不是还回来了吗?我这不是昨晚喝多了,没来得及收拾嘛!”
“你喝多了?你知不知道我今天因为你迟到,客户差点跟我签不了合同?你知不知道这车里什么味儿?!”我指着车内,声音都在颤抖。
他低着头,小声嘟囔:“不就迟到了一会儿嘛,至于吗?我下次注意就是了。”
“下次?你还有下次?!”我简直要气笑了。
最终,还是我妈出面打圆场。
她拉着我的胳膊,小声劝我:“小宇啊,别跟你表弟一般见识。他就是个孩子,不懂事。你大度一点,他以后会知道感恩的。”
李明在一旁,听我妈这么一说,立刻抬起头,冲我挤出一个笑容:“就是嘛表哥,我怎么会不感恩呢?我心里可都记着你的好呢!”
看着他那副虚伪的嘴脸,我只觉得一阵反胃。
感恩?
他感恩的方式,就是一次次地榨取我的耐心和资源。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拒绝。
但每一次拒绝,都像一场艰难的心理战。
“表哥,我女朋友生日,我想开车带她去周边玩玩,你能不能把车借我两天?”
“不行,我周末也有安排。”我硬着头皮说。
“哎呀表哥,你有什么安排啊?就两天,我保证小心开,不会出任何问题的!”他开始撒娇卖萌。
“我说了不行!”我的语气已经有些生硬。
“小宇啊,你表弟就这么点要求,你就不能通融一下吗?年轻人谈恋爱,多不容易啊!”我妈的声音适时地插了进来。
我看向我妈,她正用一种“你怎么这么小气”的眼神看着我。
我只好妥协:“好吧,但你必须周日晚上八点前还回来。”
结果,他周一早上才把车还回来,理由是“路上堵车,太累了,就近找了个酒店住下了”。
我的内心,被这种无休止的消耗和不尊重,一点点地侵蚀着。
我开始厌恶每一次车钥匙交接的时刻,甚至开始厌恶看到李明出现在我家门口。
这辆车,曾经是我的骄傲,现在却成了我的负担,成了李明予取予求的工具。
03
我的女朋友小雅,也察觉到了我的不快。
她是个细心的女孩,几次看到李明来借车,或者看到我因为车被借走而影响了计划,她都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分担。
有一次,我们计划好了周末去郊外露营。
所有的装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周六一早出发。
结果周五晚上,李明又来了。
“表哥,紧急情况!我爸妈突然想去远郊的寺庙烧香,我得开车送他们去。他们年纪大了,坐公交车太累了。”李明一脸焦急,仿佛真的是十万火急。
我愣住了。
大姨夫大姨妈信佛,每年都会去寺庙,但他们从来都是坐大巴去,或者找亲戚帮忙搭顺风车。
这次怎么会突然“紧急”起来?
小雅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
她知道,我又要被道德绑架了。
“李明,我明天要和小雅去露营,车已经安排好了。”我试图拒绝。
“哎呀表哥,你和小雅什么时候不能露营啊?我爸妈可是老人家,他们想去寺庙,那是积德行善的大事!你就帮帮忙嘛!”他语气急切,还带着一丝理所当然。
我妈果然又凑了过来:“小宇,让你表弟送你大姨夫大姨妈去吧。你和小雅可以改天再去露营嘛,年轻人时间多得很。”
我看着小雅,她对我摇了摇头,示意我不要争执。
我知道,她是在替我考虑,不想让我为难。
最终,我还是把车钥匙递给了李明。
他如释重负地接过钥匙,冲我笑了一下:“谢谢表哥!你真是个好人!”
好人?
我心里苦笑。
我只是个被亲情绑架的傻瓜。
那天晚上,小雅陪我在家里整理着本来要带去露营的装备,气氛有些沉闷。
“你真的不生气吗?”我问她。
小雅叹了口气,说:“生气有什么用呢?你妈都发话了,你还能怎么办?我只是觉得,李明这样下去,会把你拖垮的。”
“我知道。”我握紧了拳头,“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拒绝了,我妈会不高兴,大姨妈也会觉得我不近人情。”
小雅拍了拍我的手,说:“我知道你为难。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一个了断。否则,他只会变本加厉。”
小雅的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的生活,我的时间,我的财产,不能无止境地被李明侵占。
他并不是真的需要车,他只是习惯了我的慷慨,习惯了有免费的便利可以享用。
我开始认真思考,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至于和家里人撕破脸。
我思来想去,各种方案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又被否决。
直接拒绝?
不行,我妈会出面。
把车藏起来?
太幼稚了,而且不解决根本问题。
找个理由说车坏了?
他会要求我修,或者找我借钱租车。
让他自己买车?
他没钱,也没这个自觉。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突然,一个大胆而又带着一丝疯狂的想法,在我脑海中浮现。
一个彻底断绝李明借车念头的办法,一个让他再也无法开口的办法。
04
那个大胆的念头,在我脑海中盘旋了两天两夜,最终我决定付诸行动。
我不再犹豫,也不再顾虑家里人的看法。
我的生活,应该由我自己做主。
我做了一个决定:卖掉我的车。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
我已经仔细权衡了利弊。
卖掉车,我失去了便利的出行工具,但同时也摆脱了李明这个巨大的“包袱”。
更重要的是,我能找回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对财产的掌控权。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我的父母和小雅。
我甚至没敢告诉我妈,如果她知道了,一定会大发雷霆,认为我是在故意针对李明。
我偷偷在二手车平台上发布了卖车信息。
我的车保养得不错,很快就有人联系我。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以一个还算不错的价格,把我的大众轿车卖了出去。
当车开走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没有一丝不舍,反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解脱。
就好像,一个沉重的枷锁,终于从我身上卸了下来。
卖车的钱,我没有乱花,一部分存了起来,一部分则用于购买我的新“座驾”。
我买了一辆专业级的山地自行车。
选择自行车,并不是为了报复李明,虽然这确实会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更多的是,我发现自己对骑行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喜欢那种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喜欢那种踩着踏板征服道路的成就感。
而且,正如我以后要对李明说的那样,自行车确实低碳环保,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我把新自行车停在客厅里,锃亮的金属架,宽大的轮胎,看起来就充满力量感。
我甚至开始规划每天的骑行路线,计算通勤时间,准备添置骑行装备。
我的生活,因为这个决定,似乎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我不再需要担心车什么时候会被借走,不再需要忍受车被糟蹋后的恶心感,更不再需要面对李明那张虚伪的笑脸。
但我也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
李明迟早会发现我的车不见了。
他一定会来找我。
而那一天,就是我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刻。
我等待着,内心充满了平静,甚至还有一丝隐秘的期待。
期待着他发现真相时的震惊,期待着他再也无计可施的窘迫。
一周后,我的预感应验了。
那天是周六,我正准备骑车去公园转转。
门铃响了。
我打开门,果然是李明。
他穿着一件我没见过的潮牌T恤,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手里还拿着一盒我爱吃的点心。
“表哥,在家呢!我给你带了点心!”他笑嘻嘻地把点心递给我,眼神却在我的身后,在我客厅里来回扫视。
显然,他没看到我的车钥匙挂在墙上,也没看到车停在车库里。
他的脸上,带着那种熟悉的、即将开口借车的讨好笑容。
“表哥,今天天气真好啊,我想约我女朋友去海边兜兜风,你的车……”
他的话还没说完,眼睛突然瞪大了。
他终于注意到了客厅里那辆崭新的山地自行车,以及车库里空荡荡的位置。
“表哥,你……你车呢?”他疑惑地问道,脸上那讨好的笑容僵住了。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解脱,有痛快,也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感。
是时候了。
我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带着一丝云淡风轻:“哦,你说那个啊?我把它卖了。”
李明彻底傻眼了。
他的嘴巴张成了“O”形,手里提着的点心袋子都差点掉到地上。
“卖……卖了?!为什么啊?!”他失声叫道,仿佛我卖的不是我的车,而是他自己的命根子。
我指了指客厅里那辆崭新的山地自行车,故作深沉地对他说:
“开车污染环境,自行车低碳环保。”
05
李明脸上的震惊,转瞬变成了愤怒和难以置信。
他觉得我一定是在开玩笑,在耍他。
“表哥,你别逗我了!你那车好好的,怎么可能说卖就卖?还低碳环保?!”他提高了嗓门,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仿佛我是一个疯子。
我耸了耸肩,语气依然平淡:“我没逗你。车确实卖了,新车就是它。”我拍了拍那辆山地自行车,车身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盯着自行车,又看了看我,最后把视线投向空荡荡的车库,似乎想从中找到我的车还在的证据。
但现实是残酷的,车库里除了堆放的一些杂物,空空如也。
“你……你疯了吧?!好好的车,说卖就卖了?!你知不知道一辆车有多方便?!”他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声音尖锐。
“方便是方便,但代价也大。油钱,保养费,停车费,还有各种罚单,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慢悠悠地解释道,“现在骑自行车,省钱又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省钱?锻炼身体?表哥,你堂堂一个大男人,上下班骑自行车?你不觉得丢人吗?!还有,我以后想借车怎么办?!”他根本不关心我的理由,只关心自己的需求。
我看着他那张扭曲的脸,心里一片冰凉。
果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只想着自己的便利。
“丢人?我觉得挺好的。至于你以后想借车……”我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玩味,“你可以去买一辆,或者,也买辆自行车?”
李明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指着我,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他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最终,他把手里的点心袋子狠狠地摔在地上,转身就走。
“好,陈宇,你行!你等着!”他撂下一句狠话,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我看着他气急败坏的背影,心里并没有想象中的痛快,反而有些复杂。
我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李明不会善罢甘休,我的父母,大姨妈大姨夫,甚至其他亲戚,迟早会知道这件事。
一场家庭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但我的决定,没有任何后悔。
我需要为自己活一次,为自己的生活,划清界限。
我弯腰捡起地上的点心袋子,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
这盒点心,大概是他为了借车而做出的唯一“投资”吧。
第二天,我妈的电话果然打了过来。
“陈宇!你是不是把车给卖了?!”我妈的声音里充满了怒气,几乎是吼出来的。
我叹了口气,知道李明已经去告状了。
“是,妈,我卖了。”我平静地回答。
“你为什么要卖啊?!好好的车,你是不是疯了?!你卖了车,以后怎么上下班?以后怎么接送我们?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她连珠炮似地质问我。
“妈,我上下班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坐地铁。至于接送你们,我还是可以打车啊。”我尽量保持冷静。
“打车?!打车不要钱啊?!你是不是故意气你表弟?!他跑来跟我告状,说你为了不借他车,故意把车卖了!”我妈的声音越来越大,隔着电话我都能感受到她的怒火。
“妈,我卖车不是为了气他,而是我自己的决定。我不想再为了一辆车,被各种事情牵绊。而且,我真的觉得开车污染环境,自行车低碳环保,也更健康。”我重复着对李明说过的话,试图让事情显得更合理一些。
“低碳环保?!你少给我来这一套!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不想帮你表弟!”我妈根本不信我的说辞,“你大姨妈也打电话过来了,说你太过分了,怎么能这样对李明!”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预料之中的指责和压力,果然来了。
“妈,我能帮的,我都帮了。但有些事情,我真的不想再忍受下去了。我的车,不是他的提款机,也不是他的免费司机。我也有我的生活,我的原则。”我的语气也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我妈在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发出了一声重重的叹息:“陈宇啊陈宇,你真的是长大了,翅膀硬了,连你妈的话都不听了。你这样,以后在亲戚面前,还怎么做人?!”
“做人?妈,我觉得我做得已经够好了。我只是想过自己的生活,这有什么错?”我反问道。
我妈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最终,她只是气呼呼地挂断了电话。
我知道,这件事情不会就此结束。
李明,我的父母,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因为我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已经受够了被支配的生活。
我现在是时候,把那些积累已久的,压抑在心底的真实想法,全部说出来了。
那些关于李明,关于亲情,关于我自己的边界和底线。
06
电话挂断后,我的内心并没有轻松多少,反而涌起一股沉重。
我妈的指责和家族的压力,像两座无形的山,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
但同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也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我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不敢拒绝的陈宇了。
我坐在沙发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过去几年李明借车的种种场景。
那些被他随意挥霍的油费,那些因为他迟到而错失的机会,那些他把我的车当成垃圾场般对待的画面,以及他脸上那副理所当然的嘴脸。
这一切,都像电影一般,在我眼前一幕幕闪过,最终汇聚成一个清晰的认知:我卖车,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自救。
我拿起手机,给小雅发了一条信息:“我妈打电话了,李明去告状了。”
小雅很快回复:“预料之中。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点累。”我回复道。
“累了就休息一下。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小雅的回复,像一股暖流,瞬间平复了我心中的躁动。
下午,我接到了大姨妈的电话。
她的语气没有我妈那么直接,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的“失望”和对李明的“心疼”。
“小宇啊,你大姨妈知道你最近压力大,但你也不能这么做啊。李明他毕竟是你表弟,他没车,日子过得也挺不容易的。你一辆车,又不是天天用,借给他开开,多大点事儿啊?”大姨妈的声音带着一丝苦口婆心,但又透着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审判。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忍让。
“大姨妈,您说李明日子过得不容易,但他没车,是因为他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自己去挣钱买车?或者,至少学会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我开门见山地说道,“他借我的车,从来都是理所当然,甚至把我的车当成他的私人物品。您知道吗?有一次我急着用车去机场接客户,他却因为前一天晚上玩到太晚,睡过了头,根本不接电话,导致我差点丢了客户!”
大姨妈在那头沉默了。
我接着说道:“还有一次,我带小雅去露营,所有计划都做好了,他却谎称您和姨夫要去烧香,硬生生把车借走了。结果呢?我后来才知道,你们根本没去烧香,他只是带着女朋友出去玩了。您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一个‘日子不容易’的表弟应该做的吗?”
我的话,像一把把尖刀,直刺大姨妈心中。
她可能从来没有从我的角度,或者从李明行为的本质去思考过这些问题。
在她眼里,李明只是个“孩子”,而我,则是那个“有能力”就应该“多帮衬”的兄长。
“小宇……他……他可能也是一时糊涂,年轻人嘛,总会犯错的。”大姨妈的声音有些弱了下去。
“一时糊涂?大姨妈,他已经二十六岁了,不是三岁小孩子。他每次借车,都会找各种理由,各种谎言。他把我的车开出去出了小刮擦,都不跟我说一声,我还是后来去保养的时候才发现的!”我继续揭露着,“我每次提醒他,他都满口答应,下次却依然故我。您觉得,这是‘一时糊涂’吗?这分明是利用我的善良,利用亲情,来满足他自己的私欲!”
我停顿了一下,让大姨妈有时间消化我所说的这些。
我能想象到她此刻的震惊和不适。
“大姨妈,我把车卖了,不是为了报复李明,也不是为了跟您和姨夫过不去。我只是想过自己的生活,我不想我的时间和精力,再被这些无休止的琐事消耗。我卖车,不是因为我小气,而是因为我真的受够了。我希望他能明白,没有人有义务,永远为他提供免费的便利。他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我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大姨妈半天没有说话,电话那头只剩下她沉重的呼吸声。
许久,她才沙哑地开口:“小宇……你说的这些,我……我都知道了。你让我好好想想吧。”
挂断电话后,我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些话,憋在我心里太久了。
我终于把它们说了出来,把那些不公和委屈,一股脑地倾泻而出。
我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家族的舆论,李明的反扑,还会接踵而至。
但至少,我迈出了第一步,我为自己划定了边界。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我的手机几乎成了亲戚们的“热线”。
有劝我的,有指责我的,也有少数理解我的。
我的二舅妈打电话过来,语气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小宇啊,听说你把车卖了?哎呀,你也是的,怎么就这么冲动呢?你表弟那孩子,是有点不懂事,但你也是他表哥嘛,多让着点就好了。”
我冷笑一声:“二舅妈,您觉得他不懂事,那他为什么每次借车都找我,而不是找您家老三?老三不是也有车吗?”
二舅妈一下子噎住了。
她家老三的车比我的车好,但李明从来没敢去借。
因为老三是个脾气火爆的主,早就明确表示过,除了紧急情况,谁也别想借他的车。
李明自然不敢去碰钉子。
他只敢来“欺负”我这个老好人。
“这……这不一样嘛。”二舅妈支支吾吾地说道。
“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亲戚,都是兄弟。为什么他只敢欺负我?”我语气强硬,“他就是看我好说话,看我妈一直维护他,所以才变本加厉。现在我把车卖了,不是冲动,而是为了停止这种恶性循环。我希望他能真正地学会独立,而不是一辈子靠吸别人的血过日子。”
我的话让二舅妈彻底没话说了。
她支吾了几句,也匆匆挂断了电话。
那些曾经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我的人,在听到我一桩桩一件件地列举出李明的不堪行径后,也渐渐失去了声势。
毕竟,事实摆在眼前,李明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了“不懂事”的范畴。
在这次家庭风波中,小雅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
她没有说太多煽情的话,只是用行动表达着她的理解和信任。
她会帮我规划骑行路线,会陪我一起去选购骑行装备,甚至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会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你做得很好,陈宇。”她在我耳边轻声说道,“你终于为自己争取了。”
我看着她,心里充满了感激。
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我觉得再大的压力,我也能扛过去。
李明那边,果然也没闲着。
他不仅向我妈和大姨妈告状,还开始在亲戚群里散布我的“恶行”,说我小气、自私、不近人情,为了不借他车,竟然不惜卖掉自己的座驾,简直是“人间奇葩”。
亲戚群里一开始热闹非凡,各种评论此起彼伏。
有指责我的,有站队李明的,也有保持中立的。
但随着我之前跟大姨妈和二舅妈的“据理力争”逐渐传开,那些指责我的声音,也渐渐弱了下去。
甚至,有几个平时不太说话的表哥表姐,私下给我发信息,表达了对我的支持。
“小宇,你做得对!李明那小子确实过分了,早就该治治他了!”
“别理那些闲言碎语,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凭什么要被别人绑架?”
“你这招高!下次我遇到这种事,也学你!”
这些私下的支持,让我感到一丝慰藉。
原来,在那些看似和谐的亲情关系背后,很多人都和我一样,默默忍受着这种“亲情绑架”。
只是他们没有我这份勇气,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我卖车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家族。
这辆曾经承载着我便利出行的工具,如今却成了家族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我与李明之间,以及我与家族之间,一场无声的战争的导火索。
而我,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因为我知道,从今以后,我的生活将真正属于我自己。
07
风波并没有因为我的据理力争而平息。
李明在亲戚圈子里散布谣言,说我卖车是为了“省钱娶媳妇”,或者“得了什么怪病,所以才要低碳环保,假装清高”。
他试图用各种荒谬的理由,来贬低我的决定,让我看起来像个怪胎。
但我已经懒得去辩解了。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我的新生活中。
每天早上,我准时骑着我的山地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一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或者需要携带大量物品的时候。
但很快,我就适应了这种节奏。
我发现骑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精神也更加饱满。
每天早上迎着朝阳骑行,呼吸着新鲜空气,感觉一天的疲惫都被洗刷干净了。
下班后,骑着车回家,路上的风景也变得不一样了。
我开始注意到城市里那些平时开车时会忽略的美景,比如街边新开的花店,或者公园里嬉戏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我的时间变得更加自由。
我不再需要担心车子停在哪里会被罚款,不再需要为找停车位而烦恼。
周末,我可以和小雅骑车去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我们的关系也因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亲密。
小雅也很喜欢骑行。
她特意买了一辆女士自行车,和我一起享受这种低碳环保的乐趣。
我们在周末会去城市周边的绿道骑行,或者骑车去探访一些隐藏在老街深处的美食。
这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让我们都感到非常满足。
而李明,他似乎并没有从我的“卖车事件”中吸取任何教训。
他只是失去了我这个“免费司机”,但并没有改变他依赖他人的本性。
在失去了我的车之后,他开始把目标转向其他亲戚。
他先是找上了我二舅妈的儿子,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表哥,李健。
李健的车是辆宝马,比我的大众高档多了。
李明以为,只要他能说服李健,就能享受更高级的“免费服务”。
然而,李健可不是我。
他从小就强势,对这种“亲情绑架”深恶痛绝。
李明第一次开口借车,就被李健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借车?你做梦呢!我车是用来给我老婆孩子开的,不是你的免费出租车。你没钱打车,那就去坐公交地铁,或者自己买车!”
李明被李健骂了个狗血淋头,灰溜溜地跑了。
碰壁之后,他并没有死心,又尝试向其他有车的亲戚开口。
但我的“卖车事件”就像一个警钟,敲醒了很多人。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了李明在我身上做的那些事,对他都提高了警惕。
有几位亲戚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也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脱。
“哎呀,我车最近在保养,还没取回来呢。”
“我今天晚上要加班,车要用,实在不方便。”
“我老婆要用车,我没办法啊。”
李明四处碰壁,心中的怨气越来越重。
他开始把矛头对准那些拒绝他的亲戚,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抱怨他们“不近人情”、“小气”。
但他越是这样,亲戚们就越是疏远他。
他甚至跑到我妈那里哭诉,说所有亲戚都欺负他,只有我妈还肯给他一点温暖。
我妈虽然心疼他,但经过我之前的“教育”,加上她也听到了其他亲戚对李明的抱怨,也开始对我表弟的行为有所反思。
“李明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你表哥说的也有道理,你得自己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我妈开始劝他。
李明听我妈也开始“教育”他,更是感到委屈和愤怒。
他觉得全世界都在与他作对。
他甚至开始埋怨我,认为是我“带坏”了亲戚们,让大家对他都变得“冷漠无情”。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他自己。
08
李明的生活,在失去了我的车和亲戚们的“免费便利”后,开始变得一团糟。
他无法像以前那样随意出行,也无法再用我的车去女朋友面前充面子。
他的女朋友也因为他迟迟没有稳定工作,加上出行不便,开始对他抱怨。
有一次,他约女朋友去看演唱会,因为没有车,又嫌打车太贵,所以选择坐地铁。
结果地铁上人挤人,女朋友的衣服被挤脏了,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演唱会结束后,他又因为打不到车,两人在寒风中等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导致女朋友对他大发脾气,两人不欢而散。
第二天,李明气冲冲地跑来找我,指责我:“表哥,都是你!都是因为你把车卖了,我才被女朋友骂!现在她都不理我了!”
我看着他那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我身上的样子,感到既可悲又可笑。
“李明,你被女朋友骂,是因为你没有好好规划,没有为你们的约会做好准备,而不是因为我卖了车。”我平静地说道,“如果你有车,或者有足够的钱打车,这些问题根本不会发生。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反思自己,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他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个劲地抱怨:“我有什么好反思的?我就是没车!你把车卖了,就是让我难堪!”
“难堪?你自己没有努力,没有奋斗,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这才是真正的难堪。”我摇了摇头,不想再跟他争辩。
他看我油盐不进,气得转身就走。
我的生活却越来越好。
我每天骑行上下班,周末和小雅一起探索城市。
我甚至加入了一个骑行俱乐部,认识了一群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朋友。
我们一起组织骑行活动,互相交流骑行经验,分享生活的乐趣。
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体重也减轻了十多斤。
以前因为久坐办公室而产生的腰酸背痛,也随之消失了。
我的精神状态也变得非常好,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小雅对我卖车的决定,也从一开始的理解,变成了发自内心的赞同。
她看到我因为骑行而变得更加健康、自信,也为我感到高兴。
我们甚至计划着,等天气更暖和一些,就骑车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有一次,我和小雅骑车经过一个公园,看到李明正坐在长椅上,低头玩手机,脸色阴沉。
他的女朋友坐在他旁边,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我没有打招呼,只是和小雅默默地骑了过去。
我听到他女朋友抱怨的声音:“你什么时候才能像你表哥一样,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个像样的生活啊?!”
李明没有说话,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
那一刻,我心里没有幸灾乐祸,只有一丝叹息。
我希望他能早日明白,人生的道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走。
别人的帮助,永远只是辅助,而不是依赖。
我的“低碳环保”生活,不仅改变了我自己,也间接影响了周围一些人。
我妈虽然嘴上还在抱怨我,但偶尔也会跟我提起,她最近开始尝试步行去菜市场,或者坐公交车去公园,而不是每次都让我开车接送。
她说,她也想“低碳环保”一下,顺便锻炼身体。
我听了,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或许,我的这个“疯狂”的决定,并没有那么糟糕。
09
时间一晃而过,距离我卖车已经过去了半年。
这半年里,我和李明之间几乎没有再产生过正面冲突。
他似乎也知道,我这里已经彻底断了他的念想,再来纠缠也只是自讨没趣。
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甚至可以说,比以前更加充实和健康。
骑行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体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工作上,我也因为精神饱满,效率提高,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得到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小雅也因为我的影响,爱上了骑行。
我们周末的约会不再是吃饭看电影,而是骑着自行车去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或者去周边的山野享受自然风光。
我们的关系也因为共同的爱好,变得更加坚固和甜蜜。
然而,李明那边却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他换了几份工作,但都因为他眼高手低,吃不了苦,最终都干不长久。
他的女朋友也因为受不了他的不思进取和各种抱怨,最终和他分手了。
他变得更加消沉,整天窝在家里玩游戏,或者出去跟一些狐朋狗友鬼混。
我妈和大姨妈都为他操碎了心,但任凭她们怎么劝说,他都听不进去。
直到有一天,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让李明彻底尝到了不负责任的苦果。
那天是周末,我正在家里和小雅一起准备晚餐。
突然接到我妈焦急的电话。
“小宇,你快去医院看看你大姨夫!他突然晕倒了,现在在市中心医院!”我妈声音带着哭腔。
我心头一紧。
大姨夫有高血压,一直需要按时服药。
“妈,您别急,我这就过去!李明呢?他知道吗?”我问道。
“李明?他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电话也打不通!你快去吧,你大姨妈一个人在医院,都快急疯了!”我妈说道。
我二话不说,抓起车钥匙就冲了出去。
当然,我指的是我的自行车钥匙。
当我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般赶到医院时,我看到大姨妈一个人坐在急诊室门口的椅子上,眼眶红肿,整个人显得非常无助。
我妈已经先我一步赶到了,正在安慰她。
“大姨妈,您别担心,大姨夫会没事的。”我连忙上前安慰道。
“小宇啊,你怎么才来啊!”大姨妈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一把抓住我的手,“你大姨夫还在里面抢救呢,我联系不上李明,他手机关机!”
我心里一阵火大。
这种时候,李明竟然还在外面鬼混,手机关机!
我问了医生大姨夫的情况,医生说需要家属签字,并且需要尽快购买一种进口特效药,医院里没有,需要去指定的药店购买。
“我去买药!”我立刻说道。
“可是小宇,药店离这里有点远,你又没车……”我妈有些犹豫。
“没关系,我骑车去,比打车还快!”我坚定地说道。
我拿上药方,立刻冲出医院。
我骑着我的山地自行车,在车流中灵活穿梭。
在高峰期的城市里,自行车反而比汽车更加方便快捷。
我一路闯红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药店,拿到了特效药,又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医院。
当我把药递给医生的时候,医生看了一眼时间,惊讶地说:“你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顾不上喘气,只是点点头。
很快,大姨夫从抢救室出来了,情况稳定了下来。
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用药也及时,才没有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我看着大姨妈脸上逐渐放松的表情,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李明才姗姗来迟。
他头发凌乱,衣服上还有一股烟酒味,脸上带着宿醉后的疲惫。
“妈,爸怎么样了?我手机没电了,刚开机才看到你们的电话……”他一进门就语无伦次地解释道。
大姨妈看到他,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怒吼道:“你还有脸问?!你爸差点就没了!你这个不孝子,关键时候你人呢?!幸亏你表哥及时赶到,又去给你爸买药,不然你爸就危险了!”
李明被骂得狗血淋头,他看了一眼我,又看了一眼我那辆停在医院门口的自行车,脸上露出愧疚又复杂的神色。
他大概从来没有想过,他曾经瞧不起的“低碳环保”自行车,竟然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而他曾经不屑一顾的表哥,却成了他最需要帮助时,唯一能依靠的人。
10
大姨夫最终康复出院,这件事情在家族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亲戚们都知道,在关键时刻,是我的“低碳环保”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买回了救命药。
而李明,这个平时嘴上抹蜜的“孝子”,却在紧要关头不见踪影。
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家族对我和李明的看法。
曾经指责我小气、不近人情的亲戚们,现在都对我赞不绝口,认为我才是真正靠谱、有担当的人。
而李明,则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开始对他抱怨和失望。
我妈也彻底清醒了。
她亲眼看到我在医院里忙前忙后,又看到李明那副不负责任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小宇啊,妈以前真是错怪你了。”我妈拉着我的手,眼眶有些湿润,“你卖车,不是小气,而是真的有远见。李明他……他真的是太让我失望了。”
我拍了拍我妈的手,没有说什么。
我知道,有些事情,需要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明白。
李明在这件事情之后,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他不仅被大姨妈狠狠地骂了一顿,女朋友也彻底和他断绝了关系。
最重要的是,他在家族里的声誉彻底跌到了谷底,没有人再愿意相信他,也没有人再愿意给他任何帮助。
他变得更加沉默,不再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
有一次,我在楼下碰见他,他瘦了很多,眼神里也没有了往日的精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和颓废。
“表哥……”他叫住了我,声音有些沙哑。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
这是我们之间,半年多以来第一次心平气和地对话。
“有什么事吗?”我问道。
他低着头,搓着手,犹豫了半天,才小声说道:“表哥,那天……那天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爸他……”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我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没事,都是一家人。”我平静地说道。
“表哥,我……我好像真的做错了。”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悔意,“我以前一直觉得,你过得比我好,就应该帮我。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也有你的不容易。我把你的好,都当成了理所当然。”
我看着他,心里没有一丝得意,只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或许,这次的打击,真的让他有所反省了。
“李明,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我语重心长地说道,“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人生买单。你还年轻,一切都来得及。只要你愿意努力,愿意改变,你一定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路。”
他点点头,没有说话。
从那以后,李明真的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
他不再整天窝在家里,开始积极地找工作,虽然过程依然坎坷,但他不再抱怨,而是默默地努力。
他甚至开始尝试着骑自行车出门,虽然只是短途,但至少,他迈出了第一步。
我的“低碳环保”生活,依然在继续。
我的山地自行车,依然是我最忠实的伙伴。
它见证了我从一个被亲情绑架的“老好人”,成长为一个懂得为自己而活,敢于划清界限的独立个体。
卖车,换成自行车,这看似一个疯狂的决定,却最终让我找回了自我,也让我和我的家庭,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找回了平衡。
或许,人生中的每一次失去,都隐藏着一次重生的机会。
而我,很庆幸我抓住了这次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