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领跑 小鹏冲刺 新势力格局生变

零跑领跑 小鹏冲刺 新势力格局生变

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剩下的三个月,对某些品牌是冲刺,对另一些则成了奢望。

中汽数研最新发布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前9个月,仅四家新势力年度目标完成率超过70%,多数品牌完成率未达半数。分化,前所未有的分化正在发生。

零跑汽车无疑是今年最亮眼的黑马。9月单月交付高达66,657辆,创下中国新势力单月销量纪录。前9个月累计39.6万辆的销量,使其以79.1% 的完成率领跑新势力阵营。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全球视野。零跑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超55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上半年出口20,37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品牌第一。这种“先出口后本地化”的战略,让零跑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而它的底气,来自技术自研。零跑创始人朱江明透露,公司自研比例已达65%以上。平台化、集成化、与供应商协同创新——这三驾马车拉动了零跑的逆势增长。

小鹏汽车则以89.5% 的目标完成率位居榜首。前三季度31.3万辆的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217.8%。按照这个速度,小鹏有望在10月份就提前完成全年35万辆的目标。

零跑领跑 小鹏冲刺 新势力格局生变-有驾

小鹏的复苏并非偶然。MONA M03系列成为“走量王牌”,自上市以来累计交付已突破18万辆。武汉工厂第三季度投产,推动小鹏月产能突破4.5万辆。产能,这个曾经制约小鹏的瓶颈,正在被打破。

智能驾驶,一直是小鹏的核心标签。其不断迭代的智能驾驶系统,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与便捷体验。这是技术护城河,也是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来源。

小米汽车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前9个月累计销量25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71.4%。受限于产能,目前其仍有超过10万辆订单待交付。对小米而言,年度目标更多是交付能力的挑战,而非市场需求问题。

小米汽车目前仅凭两款量产车就实现了月交付超4万辆的成绩。9月,小米新增32家门店,全国119城已有402家门店。渠道扩张与产能提升,将是小米下一步的关键。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

零跑领跑 小鹏冲刺 新势力格局生变-有驾

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中唯一出现同比负增长的企业。前9个月销量29.7万辆,同比下降13.1%,目标完成率仅为46.4%。曾经凭借增程路线与家庭定位风生水起的理想,在竞争对手纷纷推出增程车型后,基本盘不断被蚕食。

蔚来前9个月累计销售20.1万辆,完成率45.7%。尽管乐道L90等热门车型上市后销量有所提升,但要想完成全年44万辆的目标,压力依然巨大。

这场分化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深层变革。

产品精准与节奏稳健,取代了过去的烧钱营销,成为新品牌制胜关键。零跑的“透明价值链”与“以销定产”策略,小鹏的技术驱动与产能提升,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体系化能力。

同时,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零跑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小鹏在丹麦、挪威、荷兰等国也取得了新势力销量第一的成绩。出海,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2025年最后三个月,将是对各家企业产品、渠道、战略和耐力的终极考验。对于那些已完成目标70%以上的品牌,这是扩大战果的机会。对于那些落后品牌,这可能是生死存亡的三个月。

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停下来就意味着出局。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