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

朋友们,你有没有试过开着电动车,仪表盘电量剩20%,心里跟打鼓似的,生怕半路趴窝?这续航焦虑,简直是每个电动车车主的“心头大患”。可最近,韩国那边传来个大消息,说是搞出了一种新电池,一次充电能跑4800公里,差不多从北京飙到拉萨,电量表还不带掉格的!这听着咋跟科幻片似的?咱今天就来聊聊,这技术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画大饼”,值不值得咱们翘首以待。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这技术有多震撼。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一帮科研大牛,弄出了一种全新电池,核心亮点就是续航直接拉满到4800公里!啥概念?咱普通人开个车,跑个长途也就几百公里,这电池能让你从家门口开到天边,中间都不用找充电桩。更绝的是,电池体积还小了四成,车子设计能更轻巧,空间更大。咋做到的?他们用了一种新材料,储能密度高得吓人,简单说就像把一个水杯硬塞进十瓶水的量,技术含量高得让人直呼“开眼界”。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我咋一听,脑子里就蹦出个画面:以后买车,电池直接嵌车底,车子开起来跟飞似的,啥续航焦虑,统统拜拜!但转念一想,这么牛的东西,真能立马用上吗?别急,咱得往下扒扒。

可别光顾着乐,这技术离咱普通人还有不小距离。咋说呢?充电时间长得能让人抓狂,充一次电得5个小时,你想想,跑长途停下来充电,喝完咖啡看完电影电还没满,谁受得了?更别提,这电池对充电桩要求贼高,得120千瓦的快充设备,咱小区里那破桩子,估计得先升级成“五星级”才行。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我还查了点资料,电池行业的专家也说了,这技术生产能耗高得离谱,造一个电池可能比炼钢还费电,环保账咋算都算不过来。像《新能源技术月刊》上就有分析,指出这类高密度电池的量产成本可能是普通电池的好几倍,咱普通人买车,钱包得先哭一顿。你说,这技术再牛,落地咋就这么费劲呢?

再说说跟其他技术的对比。韩国这电池续航是长,可咱国内的电池企业也没闲着。像一些头部品牌的电池,实验室里续航也早破千公里了,关键是更贴地气,充电快、成本低,冬天掉电也没那么夸张。而且,国内充电桩布局已经算全球顶尖,走到哪都能找到个“补给站”,不像韩国那技术,听着牛,但配套跟不上。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我还看到一组数据,2023年国内某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超八成电动车用户最在乎的不是续航多长,而是充电方便不方便、安全稳不稳。这么一想,韩国这4800公里听着是“遥远的神话”,咱家门口的技术才是“手边的实惠”。技术进步总得有人带头试水,韩国这步棋走得大胆,咱也得佩服。

咱普通人买车,图的不就是省心吗?续航4800公里,听着是爽,可真开起来,谁会一口气跑那么远?大热天不开空调,憋着不开窗,硬跑5000公里,图啥啊?反倒是冬天电量掉得快,早上出门一看仪表盘“跳水”,那心慌的感觉才真叫“割肉”。还有,电池安全咋样?万一出点啥事,咋整?换电池得花多少钱?别到时候买车容易,换电池跟买房似的,咱可吃不消。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记得有次跟朋友聊,他开电动车跑长途,半路电量告急,愣是找了俩小时才找到充电桩,气得直骂“早知道买油车了”。这不就是咱老百姓的真实痛点吗?续航长是好,但充电不方便、安全没保障,钱包还得大出血,那还不如踏踏实实开个几百公里的车,心里有底。

再往远了说,这技术要是真能量产,市场格局肯定得变一变。电动车可能不光是代步工具,长途运输、跨城物流都能用上,韩国车企说不定能借这股东风杀出重围。技术落地得一步步来,充电网络、成本控制、材料供应,哪样都得过硬,不然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咱既别一听续航长就激动得不行,也别觉得这技术离咱太远就完全不关心。科技进步是好事,韩国这次迈出一步,咱国内企业也得加把劲,互相竞争,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未来几年,这技术咋发展,咱拭目以待,反正买车前多看看,多问问,总不会吃亏。

最新数据说,20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已破1400万辆,续航技术还在飞速迭代,咱就等着看,这“4800公里”的神话啥时候能开进咱的生活吧!

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问世,固态电池要下岗?-有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