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小鹏汽车搞出了一个大动作,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惊讶。
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一批新车名单里,小鹏汽车一家就报上去了足足9款新车。
这个名单,通俗点讲,就是新车上市前必须拿到的“准生证”,能上榜就说明这车离正式开卖不远了。
一家车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新产品,确实不常见,覆盖了现在市面上的三大主力车型:P7轿车、G6和G9这两款SUV。
更关键的是,这次小鹏不仅有大家熟悉的纯电动车,还首次推出了增程式电动车,可以说是两条腿走路,准备在市场上大干一场了。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变化的核心,就是小鹏为什么突然开始做增程式汽车了。
过去,小鹏一直是以纯电动技术和智能化为标签的,尤其是它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
但纯电动车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充电和续航。
虽然现在充电桩越来越多了,但在节假日跑长途,或者去一些偏远点的地方,找充电桩、排队充电还是挺麻烦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里程焦虑”。
而增程式电动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的。
它车上带着一个小编组的汽油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发电,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级充电宝”,给电池充电。
这样一来,在市区里,你可以把它当纯电车开,用电便宜又安静;真要跑远路了,没地方充电也不怕,直接去加油站加油就行,便利性就跟传统油车差不多了。
你看,理想汽车就是靠着这个技术,把车卖得风生水起。
小鹏现在也开始采用这种技术,显然是看到了市场上有大量消费者存在这种需求。
这不是说小鹏放弃了纯电动,而是变得更务实了,愿意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去争取那些因为续航焦虑而犹豫不决的客户。
具体到这次的新车上,我们先看小鹏的成名作P7。
这次申报的新款叫P7+,外观上做了一些微调,看起来更精神了。
在纯电版本里,它玩了个新花样,分成了“大电池”和“小电池”两个版本,而且用的都是成本相对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用小电池的版本可以把入门价格拉得更低,让更多喜欢P7设计的年轻人能够得着。
而大电池版本则保证了不错的续航里程,满足对续航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P7+的增程版。
这让P7这款帅气的轿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既能享受纯电驾驶乐趣,又没有长途续航烦恼的全能选手。
对于那些喜欢P7,但家里又只有一辆车,需要兼顾各种出行场景的人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接着我们再看看小鹏现在的销量支柱——G6。
这款车上市以来就卖得特别好,因为它在二十多万这个价位,给到了非常领先的技术,比如800V高压快充,充电速度特别快,还有那个很聪明的智能驾驶系统。
按理说,这么一款热门车,稳稳地卖就行了。
但小鹏显然不满足于此,也给G6配齐了纯电大小电池和增程版的全套方案。
纯电版的策略和P7一样,通过不同电池容量来覆盖更宽的价格范围,进一步巩固它的市场地位。
而G6增程版的推出,可以说是直接向同价位的其他品牌SUV发起了挑战。
你想想,G6本来在智能化和驾驶感受上就有优势,现在又补上了增程这个选项,解决了补能便利性的问题,产品力就变得非常全面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买一辆SUV,既要考虑日常通勤的经济性,又要考虑节假日带家人出游的方便性,增程版的G6显然提供了一个很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最后是小鹏的旗舰SUV,G9。
这款车刚上市的时候因为定价和配置有点复杂,走了一些弯路,后来调整后才慢慢被市场接受。
从这次申报的信息看,G9也在努力变得更亲民。
它的后驱版本也开始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了,这在旗舰车型里不多见,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让最终的售价能更有吸引力,让这款代表小鹏最高技术水平的旗舰车能被更多家庭拥有。
当然,为了保住高端形象,性能强劲的四驱版本也得到了保留,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外观选择,满足那些追求极致性能和个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做法很聪明,既有能拉动销量的亲民版本,又有能提升品牌形象的高端版本,两条线都不耽误。
总的来看,小鹏汽车这次一口气拿出9款新车,背后是一整套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
通过推出增程版车型,它打破了自己过去只做纯电的框架,开始主动去迎合更广泛的市场需求,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
而全面铺开的大小电池组合,尤其是在主力车型上使用成本更优的磷酸铁锂电池,则是在当前这个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获得更大定价灵活性和成本优势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来,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成熟、更加灵活、也更加懂得市场的小鹏。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埋头钻研技术的“理工男”,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根据市场风向和用户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策略的“全能型选手”。
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种快速反应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可能比单纯某一项技术的领先更为重要。
小鹏正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接下来的销量冲刺和实现盈利目标,铺平道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