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有车的朋友来说,汽车就像一个亲密的伙伴,我们熟悉它的脾气,习惯它的声音,但在这个伙伴的“心脏”——发动机内部,却隐藏着一个我们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却足以决定其生死的关键部件。
这个部件就是正时皮带。
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甚至连自己的车究竟用的是皮带还是链条都一头雾水。
然而,正是这根看似不起眼的橡胶带,一旦在行驶中突然断裂,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导致发动机严重受损,需要花费上万元进行大修,重则可能让整个发动机直接报废,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它、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维护它,是每一位负责任的车主都应该掌握的知识。
首先,我们得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判断自己的车子用的到底是需要定期更换的正时皮带,还是理论上终身免维护的正时链条?
这个分辨方法其实非常直观,不需要任何专业工具,自己打开发动机盖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您可以站到车头正前方,面向发动机,观察发动机的侧面,通常是靠近驾驶员一侧的左手边。
这里会有一个覆盖着发动机内部传动机构的盖板。
请您仔细观察这个盖板的材质。
如果它是一个黑色的塑料外壳,用手敲一敲会发出比较沉闷的“咚咚”声,那么您的爱车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使用的就是正时皮带。
这种塑料盖板的主要作用是防尘,并不需要完全密封。
像许多法系车,例如标致和雪铁龙,以及很多德系、日系和我们自主品牌的一些车型,都采用了这种设计。
反之,如果您看到的是一个金属材质的盖板,通常是银白色的铝合金,并且在盖板与发动机机体的接缝处能看到一圈用于密封的胶迹,那么您的车子使用的就是正时链条。
因为链条需要在机油环境中润滑和散热,所以必须用坚固的金属外壳将其完全密封起来,防止机油泄漏。
如果确认是正时链条,那么恭喜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您基本无需为它的更换问题而烦恼。
但如果确认是正时皮带,那么接下来的内容,您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那么,这根皮带究竟扮演着怎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呢?
我们可以把发动机的复杂工作过程做一个简单的理解。
发动机的动力来自于活塞在气缸内上上下下的往复运动,这个运动是由发动机下方的曲轴带动的,它决定了发动机的转速和基础节拍。
而在发动机的上方,则有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气门,它们的开闭由凸轮轴来精确控制。
发动机要顺畅工作,就必须保证活塞的运动和气门的开闭时机达成天衣无缝的配合。
比如,当活塞向下运动吸气时,进气门必须准时打开;当活塞向上压缩混合气时,所有气门又必须瞬间关闭得严丝合缝。
这种毫秒级的精确配合,就是由正时皮带强制连接曲轴和凸轮轴来实现的。
皮带上布满了精准的齿,与曲轴和凸轮轴上的齿轮紧密啮合,确保它们两者之间时刻保持着恒定不变的传动比例同步运转。
正时皮带就像一个纪律严明的“协调官”,严格规定着发动机内部各个活动部件的“行动时间表”,任何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一旦这个“协调官”出了问题,后果是灾难性的。
一种情况是皮带老化,上面的齿磨损脱落,这被称为“跳齿”。
哪怕只是错位了一两个齿,都会导致气门的开闭时机与活塞的运动节奏完全错乱。
正在高速向上运动的活塞,很可能会直接撞上还没来得及关闭缩回的气门,这种内部的猛烈撞击,轻则将气门顶弯,导致发动机缺缸、剧烈抖动、动力全无,重则会把活塞顶碎,甚至损坏连杆和缸体。
另一种更极端的情况是皮带因为老化、开裂而直接断裂。
这种情况发生时,曲轴和凸轮轴瞬间失去所有联系,发动机上半部分的气门会立刻静止在断裂瞬间的位置,而下半部分的活塞在惯性作用下还会继续运动,其结果就是更加猛烈、更加彻底的内部撞击。
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动机转速很高,一旦皮带断裂,发动机几乎在瞬间就会报废。
最让人担忧的是,正时皮带在断裂前,几乎不会发出任何明显的征兆。
它不像正时链条,在过度拉长后可能会产生“哗啦哗啦”的异响来提醒车主。
皮带的损坏过程是悄无声息的,它可能在上一秒还正常工作,下一秒就突然崩断,让车主措手不及。
既然正时皮带如此重要且脆弱,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维护和更换,避免踩坑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遵守汽车保养手册上规定的更换周期。
不同品牌、不同发动机的更换周期各不相同,通常建议在行驶了8万到12万公里左右进行更换。
比如一些大众车型建议在9万公里检查更换,而一些使用了长寿命皮带的车型可能会延长到15万公里。
除了里程数,时间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橡胶制品会随着时间自然老化。
所以厂家通常会给出一个“X年或X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建议。
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车子开起来没问题就拖着不换,这是在用发动机的寿命做赌注。
其次,在更换时,切记不要只单独更换一根皮带。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
正时皮带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一套附件的支持,这其中主要包括负责提供并保持皮带张紧力的张紧轮,以及负责辅助皮带转向的惰轮。
这些轮子内部都是高速旋转的轴承,它们的设计寿命和皮带本身是基本同步的。
如果您只换了新皮带,而这些老化的轮子继续使用,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些旧轮子的轴承就可能因磨损而产生异响,甚至卡死,最终同样会导致新皮带的损坏或断裂。
届时,您将不得不再次拆解发动机,重新更换,又得支付一次昂贵的工时费。
因此,最经济、最稳妥的做法是更换“正时套件”,将皮带、张紧轮、惰轮等所有相关附件一次性全部换成新的。
此外,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关键点,就是水泵。
在很多发动机的设计中,负责循环冷却液的水泵也是由正时皮带直接带动的。
水泵同样是一个有寿命的部件,用久了可能会出现轴承异响或者密封不严导致漏水。
更换水泵的工序,同样需要先拆下正时皮带。
所以,如果在更换正时套件时,不顺便把这个由正时皮带带动的水泵一起换掉,那么将来一旦水泵出现问题,您还是要重复一遍拆装正时皮带的流程,再次支付一笔不菲的工时费。
更危险的是,如果水泵泄漏防冻液,滴在新的正时皮带上,还会加速皮带的老化和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
所以,一次性将正时套件和水泵全部更换,虽然当下的花费会高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杜绝了后患,节省了未来的时间和金钱。
最后,关于配件的选择,也绝对不能马虎。
正时皮带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在选择配件时,应优先考虑原厂件,或者由知名品牌代工的OEM产品,比如盖茨(Gates)就是全球许多汽车品牌的原厂供应商。
千万不要为了节省几百块钱,而去选择那些来路不明的廉价副厂件。
这些产品在材质、工艺和耐久性上都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在行驶中出现问题,您所面临的损失将远远超过当初省下的那点差价。
毕竟,这是一项关乎发动机“身家性命”的保养,容不得半点妥协和侥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