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特别是选电动车,真是有点挑花眼了。
市面上的车子越来越多,个个都说自己配置高、续航长、空间大,好像谁都是十项全能的选手。
可问题是,当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的时候,到底哪一款车能真正打动人心,让人觉得“就是它了”呢?
最近,深蓝汽车推出了一款叫L06的新车,它好像就想回答这个问题。
这车不光是想把各方面都做好,它还藏着几手绝活,想在众多车型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今天咱们就把它里里外外扒个遍,看看它到底是不是那个值得我们掏腰包的选择。
先从大家最先看到的外观说起吧。
一辆车好不好看,直接决定了咱们愿不愿意多了解它一秒。
深蓝L06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车挺有运动范儿的。
它的车身长度有4米83,不算短,但车身高度却压得比较低,只有1米48,再加上1米9的宽度,整个车看起来就趴在地上,很有气势。
这种设计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能让车在高速上开起来更稳。
它的轴距达到了2米9,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说,就是前后轮子之间的距离很长,这样做的好处是车顶的线条可以设计得非常流畅,从车顶中间往后,平滑地一直溜到车尾,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溜背”造型,看起来特别动感。
再加上现在很流行的无框车门,一打开门就感觉很高级。
它的门把手也挺有意思,是半隐藏的,用起来比那种完全藏起来的方便,尤其是在天冷结冰的时候,不用担心抠不出来,算是在追求科技感和日常实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总的来看,这车的外形设计,就是冲着那些既要家用,又不想太油腻的年轻家庭去的。
拉开车门坐进去,这车内饰给人的感觉就是“科技感”三个字。
最抢眼的肯定是中控台上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幕,尺寸快赶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了。
更有趣的是,这块屏幕还能像个机器人似的左右转动,比如你开车时想看导航,就让它朝向你,副驾驶的家人想看电影,就让它转过去,互不打扰。
屏幕的分辨率是2.5K,显示效果很清晰,看地图或者视频都特别舒服。
当然,光有个大屏幕不算什么,关键是它用起来流不流畅。
深蓝L06给这块屏幕配了一颗3纳米工艺的“天玑座舱S1 Ultra”芯片,还给了24GB的运行内存。
这是什么概念呢?
现在很多人的家用电脑内存可能也就16GB,这台车直接给你配了24GB。
这就意味着,就算你一边开着导航,副驾驶一边放着音乐,后排孩子还在用屏幕看动画片,整个系统都不会卡顿,体验非常好。
车里还支持5G网络,能随时在线更新地图和系统,这对于离不开网络的现代人来说太重要了。
手机充电也方便,中控台有个50瓦的无线充电板,放上去充得飞快,全车还有好几个USB接口,前排后排都能照顾到,一家人出门再也不用抢充电器了。
作为一辆家用车,坐着舒不舒服,空间够不够大,是硬指标。
咱们拿一个身高1米75的成年男性来试试。
坐到驾驶位,调整好座椅,头顶离车顶还有一拳左右的距离,不觉得压抑。
保持前排座椅不动,再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超过两拳的距离,腿部空间非常宽敞。
而且因为是纯电平台,后排中间的地板几乎是平的,就算坐三个人,中间那位脚下也不会难受。
座椅是仿皮材质,主副驾驶都带电动调节、加热和通风,在一些高配版本上,副驾驶还有“零重力”模式,可以几乎躺平,再配上按摩功能,长途旅行时能让家人得到很好的放松。
后备厢本身有464升,不算小,而且后排座椅可以按比例放倒,放倒后就能跟后备厢连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别说婴儿车了,就是搬个小家电、带上露营的全套装备,都绰绰有余。
更惊喜的是,这车还有一个100升的前备厢,可以放一些充电线或者不方便放车里的杂物,实用性又上了一个台阶。
接下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续航。
深蓝L06是一台纯电动车,全系都是后轮驱动,电机能输出272马力的动力,零到一百公里加速最快的版本只要5.9秒。
这个动力水平,无论是在城市里红绿灯起步,还是在高速上超车,都绝对是游刃有余,动力响应非常直接,踩下电门车子就往前窜,没有燃油车那种延迟感。
续航方面,它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560公里,一种是670公里,这个是官方标的CLTC续航里程。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天上下班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可能都用不完,大大减少了充电的麻烦。
真正让人安心的是它的充电速度,它支持3C快充,官方说最快的情况下,从30%充到80%的电量只要15分钟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呢?
你在高速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子就能补上几百公里的续航,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一下子就缓解了很多。
它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可以对外放电,功率有6千瓦,出去露营的时候,可以用它来烧水、煮火锅、接个投影仪看电影,简直就是个移动电源。
最后,我们得说说这车的“内功”,也就是底盘和操控。
很多人觉得家用车嘛,开起来舒服就行,谈什么操控。
但深蓝L06偏不,它想让你既坐得舒服,又开得爽。
它的悬挂结构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这在同级别里算是比较扎实的配置。
但它还提供一个选装包,里面有个叫“磁流变悬架”的东西。
这玩意儿来头不小,法拉利的一些跑车用的也是类似的技术。
它的作用就是能在一瞬间改变悬挂的软硬。
比如说,你开车经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它能瞬间变软,把颠簸过滤掉,车里的人感觉就很平稳;而当你在山路上快速过弯或者高速变道时,它又能瞬间变硬,牢牢撑住车身,减少侧倾,让你感觉车子特别稳,开起来很有信心。
这种技术下放到这个价位的家用车上,可以说是诚意十足了。
再加上它天生后轮驱动的布局,开起来会比一般的前驱车更灵活。
在安全方面,它也下了功夫,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这东西就像是给车子装了一双“千里眼”,在晚上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比单纯靠摄像头的辅助驾驶系统看得更清楚、更可靠。
车身结构也用了一体式压铸技术,把整个车架造得像一个坚固的笼子,电池也和车身融为一体,既提供能量,也参与承重,进一步增强了整车的安全性。
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对一家人出行安全最负责任的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