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承东在上海车展喊出“全民豪车时代到来”时,台下观众的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了那台搭载卫星电话、能自动跨层泊车的问界M9。这场景像极了十年前果粉排队抢iPhone的盛况——只不过这次,让人疯狂的是一台车。
传统豪车苦心经营的真皮座椅、桃木内饰正在失去魔力,新一代消费者更愿意为方向盘后那套能自主变道的算法买单。华为ADS4.0的OTA升级像一场精准的“科技降维打击”,将百万级豪车专属的L3自动驾驶下放到50万级市场。这场消费心理革命背后,藏着怎样的时代密码?
“全民豪车”宣言背后的消费心理革命
余承东的宣言绝非空谈。十年前选择奔驰S级的用户会炫耀柏林之声音响,如今问界M9车主更热衷展示手机APP召唤车辆自动泊车的视频。这种转变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传统豪华品牌苦心经营的“材质溢价”正被“科技溢价”取代。
卫星电话救援、跨层泊车代驾这些原属路虎揽胜、奔驰GLS的配置,如今成为问界M9的标配。年轻消费者尤其吃这套——对他们而言,能在朋友面前演示车辆自动通过园区闸机,比后排多几厘米腿部空间更有面子。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Z世代购车决策中“智能驾驶等级”权重已超过“品牌历史”,这种认知重构正在加速豪车市场的洗牌。
从“司机服务”到“社交货币”:自动驾驶如何改写消费决策
华为ADS4.0的杀手锏在于把“司机级服务”民主化。其城区领航辅助功能让车主在拥堵的高架路上解放双手,自动变道时更像老司机的果断判断,这种“主动掌控感”彻底颠覆了传统豪车强调的“被动尊享”。黄渤在鸿蒙智行会客厅的体验视频里,对着自动避让行人车辆竖起大拇指的画面,比任何参数表都更具说服力。
更精妙的是车企的“科技+娱乐”营销组合拳。当明星在镜头前把玩AR-HUD导航时,智能化配置就完成了从工具到社交货币的蜕变。某社交平台数据显示,#问界M9自动驾驶挑战#话题下,用户自发上传的自动泊车视频平均获赞量是普通车评的3倍。这种传播裂变让科技配置成为圈层认同的通行证——就像十年前晒星巴克杯标,如今晒的是中控屏上跳动的自动驾驶可视化界面。
豪车消费的“KOL效应”:谁在定义新时代的豪华?
这场变革背后是话语权的转移。传统豪车依靠汽车媒体评测建立认知,而问界M9通过鸿蒙智行会客厅这类“科技脱口秀”,让黄渤等名人成为产品最佳代言人。当明星谈论卫星电话的实用性而非真皮缝线时,消费者潜意识里就把科技配置与身份认同挂钩。
数据印证了这种转变的凶猛。华为车BU数据显示,选择高阶智驾版本的用户中,85%会主动在社交平台分享使用体验。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用户对OTA升级的期待值甚至超过购车本身——他们买的不是当下配置,而是“持续进化”的可能性。这种心态彻底解构了豪车“一锤子买卖”的传统商业模式。
豪车平权时代,你的消费逻辑更新了吗?
当问界M9用一次OTA升级就能获得百万豪车80%的智能体验时,我们正在见证汽车行业的“科技平权”运动。消费者开始用“算法响应速度”替代“零百加速”作为性能标准,用“每月新增功能”替代“手工定制”作为豪华度量衡。
余承东们深谙这个时代的财富密码:真正的尊贵感不再来自LOGO的含金量,而在于手指滑动间就能召唤的科技魔法。当传统豪车还在打磨桃木饰板时,智能汽车已用代码重构了豪华的定义——毕竟,能自动找到车位的那台车,才是当代都市最体面的身份象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