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

文丨李皙寅 花生

一台发布会,两款新车,三个品牌合并后的奕派科技,在成立四个月后交出首份答卷。

1016日,东风奕派2026款纳米01eπ008同台亮相,5.88万元的起售价刚一公布便引发热议。930256辆、同比增长15.8%的销量数据看似亮眼,背后仍透着三个品牌“抱团取暖”的迫切。

对奕派科技而言,1+1+13的整合目标绝非易事。一方面,三个独立品牌的调性、资源需打破壁垒;另一方面,作为央国企,其不仅要追求销量增长,更承担着自主创新、产业链稳定的多元责任,转型包袱比民营车企更重。

减少重复研发、轻装上阵;拒绝弱弱联合、放大长板效应,这是奕派科技成立的初衷。归根结底,所有动作都要靠市场成绩证明。

从品牌整合到绑定华为,奕派科技的每一步都充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这不仅是东风自主乘用车的自我革命,也是传统车企探索的典型样本:当分散作战难以为继,如何通过集中资源+科技巨头合作实现破局呢?

深度绑定华为的转型押注,能否为这家带有央国企基因的新公司吹来破局东风?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图片

东风自主的整合“迟到”了吗?

20256月,东风汽车召开战略发布会,正式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将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乘用车品牌纳入麾下,承接集团自主乘用车核心业务,整合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全价值链资源,开启独立运作模式

这场整合来得不算早,却刻不容缓。中汽协2025年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突破50%,电动化从小众赛道早成了主流战场,但激烈竞争早已将这片蓝海搅成红海。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图片

正因如此,以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内部赛马机制彻底失效。20251-5月,奕派、纳米、风神均无月销5000辆以上的爆款车型,分散的资源难以应对技术迭代快、成本压力大、品牌溢价难的行业共性挑战。

反观行业,吉利早已将极氪、几何等品牌的研发资源回收至集团中台,长城也通过坦克+魏牌的高端化整合聚焦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传统车企突围的共识。

东风的整合,正是对这一趋势的追赶,毕竟三个品牌各有根基:风神作为东风首个自主乘用车品牌,深耕10-15万元区间;2023年推出的奕派覆盖10-20万元市场,纳米则聚焦10万元以下入门级市场,独立发展时虽各有成绩,却难形成规模效应与协同优势。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图片

四个月,马不停蹄地加急转型

推动整合落地,东风抽调集团体系内的核心干将组建奕派科技班子,堪称精锐集结.

总经理汪俊君曾任岚图汽车副总经理(CTO),深谙新能源技术研发;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俊兼具总部经营管理与营销经验,曾主导东风乘用车的销售体系搭建;副总经理秦轩辕、程军则分别在制造、研发领域深耕多年,形成“研发+营销+制造+管理”的全能团队.

他们并非简单空降,而是带着各自领域的成熟资源与经验加盟,为整合提速提供支撑。出生于1984年的汪俊君在回忆调任时表示,前一刻作为岚图CTO的自己还在为新车发布做彩排时,就收到了通知:明早七点,开会部署新公司。

团队到位后,动作迅速。1016日的发布会上,两款升级车型借助性价比力求突围。

2026款纳米01限时起售价5.88万元,将纯电小型车入门价拉至6万元以内,比吉利星愿便宜1万元,对垒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S形成价格优势;2026eπ008五座版则通过“降价增配”提升竞争力,换装高通8295P芯片优化车机体验,增程版升级3C快充技术,直接叫板比亚迪唐DM-i与理想L6

再早一些时候,奕派科技推出了首款战略车型风神L8,定价12.99万元的他,试图以产品力对标理想L8。对于这一点东风风神营销事业部总经理邓留超也毫不讳言,打造产品时,就对标了包括理想L8在内的豪华车型,争取做到别人有的,自己都有。

坦率来说,这个赛道的产品和价格堪比红海。为此,汪俊君给出的打法是,要卷技术,卷价值,而不是卷价格。真正的较量在于彼此的底气,而不是内卷的消耗。

9月,奕派科技销量达30256辆,同比增长15.8%,取得如上成绩不易,在此基础上,背负更高期待的奕派科技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图片


DH项目能否成转型东风?

如果说品牌整合是向内聚力,那么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就是奕派科技向外破局的关键。

早在20258月的奕派科技成立大会上,总经理汪俊君就明确战略:奕派品牌要品牌向上,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风神品牌则聚焦Robotaxi、海外业务等新赛道,以便形成“主流市场攻坚+新业务探索”的双品牌格局。而双方合作的核心载体,是被寄予厚望的DH项目。

不同于传统合资或简单技术授权,DH项目采用“四个联合”模式展开,即“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联合营销”。

“我们的团队与华为团队深度融合、共同办公,实现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协作。”根据汪俊君的表述,这意味着奕派并非简单搭载华为技术,而是全流程参与共创。

目前,DH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109日,奕派科技为该项目公开征集中文品牌名及LOGO设计。第三方招聘平台显示,“东风奕派DH项目”正招聘整合营销、渠道规划、用户增长等逾50个岗位,覆盖全价值链。

根据规划,DH项目首款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搭载华为最新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5技术,预计2026年推出,堪称华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车型之一。

在此之前,2026年奕派还将推出与华为合作的智能精品系列首款车型,提前试水高端市场。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图片

打硬仗,不能只靠性价比

四个月推出多款新品、快速推进华为合作,奕派科技的转型速度不可谓不快,但要真正突围,仍需突破三大瓶颈。

其一,品牌力薄弱。整合前三大品牌均无头部爆款,奕派1-6月销量持平去年,说明品牌认知度尚未打开;奕派科技要想从‘性价比’向‘品价比’转型,缺的是用户心智积累。

其二,用户运营短板。传统车企的用户运营能力普遍弱于新势力,奕派目前的动作仍集中在‘产品降价增配’,尚未形成差异化的用户服务体系。

这也是DH项目招聘用户增长、服务运营岗位的原因,但从零构建需要时间。

其三,合作风险与行业竞争。与华为深度绑定虽能快速补全智能化短板,不过“四个联合”模式考验双方的协作效率,东风作为央国企,决策流程偏稳健;华为则以狼性文化著称,两者在工作节奏、决策逻辑上的差异,这都会是对双方团队的管理大考。

更关键的是,2026年高端智能SUV市场将迎来密集竞争,理想、问界、小鹏、极氪等车型已占据先发优势,奕派DH首款车型需拿出更强的差异化亮点才能突围。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图片

转型从来不是喊喊“整合+合作”就能够完事儿的。

对奕派科技而言,既要用爆款车型证明整合价值,打破“合计销量好看、单品牌乏力”的现状;更要用华为合作车型突破品牌天花板,摆脱性价比依赖。

这场带着央国企基因的转型,不仅是东风自主乘用车的自我革命,更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典型样本:当分散作战难以为继,如何谋求集中资源与灵活创新之间的平衡?如何借助科技巨头力量,同时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

毕竟,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早已进入生态级的较量。

正因如此,2026年智能精品系列与DH首款SUV的表现,将不仅决定奕派科技的命运,更将为更多央国企背景的传统车企,提供“如何借科技东风破局”的参考答案。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奕派科技转型急,华为能否化“东风”-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