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

说起来最近车圈的瓜是真不少,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是荣威在上海车展那波操作。发布会开得有点意思,没喊口号,也没整什么花里胡哨的大降价——反而一直强调“信赖、超值、体面”这仨词。我当时还跟旁边一哥们吐槽:“你说现在都卷疯了,荣威咋还这么佛系?”结果他回我一句:“人家可能真不想靠低价混市场呗。”嗯,这话听着像段子,其实背后挺有门道。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有驾

其实我第一次接触荣威,是五年前帮一个亲戚选车。他预算有限,但又死活要个看着大气点儿的。后来兜兜转转,就定了一台。当时纯粹冲着空间和性价比去的,根本没琢磨过啥品牌调性。但这两年再看,人家整个风格变了,不光外观内饰越来越讲究,还老爱聊原创设计、文化自信这些高大上的词。就比如今年那个明珠概念车,一上来就是紫色镶金边,还有流动线条啥的,说灵感来自东方明珠。我媳妇第一眼看到照片就说,“哎呀,这配色可太洋气了!”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中国味。

插句嘴哈,上次带娃去商场地下停车场找车位,看见一辆新款荣威停那儿,我闺女指着问:“爸爸,这是不是公主开的马车?”我差点笑喷,不过细想,她小孩都能觉得特别,那设计确实挺出挑。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有驾

不过你别以为人家只会搞外表噱头。这回上汽乘用车俞经民总经理直接把话挑明白:造好一辆能陪用户七八年的靠谱汽车,比啥都重要。他原话特接地气,“汽车是长期陪伴用户出行的特殊商品”,换句话说,就是买完不是玩票,而是要用好多年。所以他们才这么重视研发、生产到服务全链路,每一步都不能掉链子。我前阵子修空调滤芯的时候顺便问售后师傅,对方倒也实诚,“我们压力贼大,现在厂里要求质检杠杠滴。”唉,有时候觉得做品牌真心累啊,不像咱买菜图便宜那么简单。

再扯远一点,我朋友群里有个哥们属于那种典型“理性消费党”。他去年换纯电D6,就是奔着空间和续航去的。一开始他老婆还有点犹豫,说怕国产电动车不皮实,用不了几年掉链子。但最后被试驾体验给征服了。“主要舒服,”他说,“座椅软硬正好,长途跑高速腰也不酸。”据他说,他们一家四口出去自驾游,从来不用担心装东西放不开。这种满足家庭刚需的小细节,其实比参数表里的那些数据更打动人吧?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有驾

讲真,现在很多品牌天天喊性能溢价、高科技加持,可真正落到用户身上的感受却未必跟得上。有次在论坛刷帖子,一个网友发牢骚:“市面上一堆智能配置,到头来最常用还是空调和音响。”底下评论区全是一片哈哈哈+点赞。不过呢,你要是真把这些基础体验做好,让大家日常开起来省心顺手,自然口碑就来了。这也是钱漾总经理提到那个“精准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逻辑吧?毕竟谁的钱包也不是刮彩票来的,大伙买单都是奔实际生活去考虑。

哦对,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小故事。去年春节回老家,高速服务区碰见隔壁村王叔,他新提了一台D6。他跟我炫耀说自己选的是带L2辅助驾驶功能那版——虽然平时基本不开自动驾驶,但每次堵在环城路,他都会打开解放双脚。“年轻人才懂享受,我们老胳膊老腿更需要!”王叔笑嘻嘻地补刀。我当时听完忍不住感慨一句:科技下沉到底还是照顾到了普通人的真实需求啊!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有驾

跑题一下哈,有时候夜深失眠刷短视频,经常看到有人讨论“中国汽车到底牛在哪”。弹幕飘过去十几条,无非是什么技术突破啦、自主创新啦之类。但冷静下来仔细想,其实牛X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愿意扎扎实实走自己的路、不盲目卷价格、不随波逐流抄作业的劲头。这一点,在邵景峰团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据说他们做设计不仅参考国际潮流,更挖掘中国文化基因,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种美学意向,都敢往概念车型里塞。不怕土,就怕没人认!结果现在连国外媒体都有夸奖声出来,也是蛮让人欣慰的一件事儿吧?

拉回来继续聊正题。有些朋友私底下吐槽,说国内某些牌子的确喜欢重金请外国设计师,然后拼命标榜国际范儿,好像这样才能卖贵点。但卡班副总裁倒是不避讳这个现象,他直言这是全球化竞争下正常选择。而且更重要的是,本土团队始终抓住中国消费者独特需求,比如英国司机喜欢后备厢放垃圾桶,中国家庭则追求舒适空间和收纳便利……这种中西合璧,把产品做成既国际化又本土化,很难吗?难!但如果做到,那绝对杀手锏级别!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有驾

再碎碎念两句。今年行业内卷严重,各大厂商恨不得一天三遍官宣降价抢客源。可偏偏俞经民提出“道法自然”,坚持渐进式高端化路线,不急功近利、不靠短期营销噱头拉销量,而是“三位一体”:产品力、营销力加服务力齐步走。有一次4S店老板喝多吐槽:“现在客户精明死了,你忽悠一次,下次就拉黑你;只有货真价实现代感强、人文关怀足,人家才愿意推荐给亲戚朋友。”

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搞To C客群运营这一套玩得越来越溜,新媒体互动、小红书晒生活照、“晒娃挑战赛”、线下试驾活动……各种花样层出不穷。据内部员工爆料,新款车型每个功能优化前,都要先搜集几千份真实反馈意见,再决定怎么改。不吹牛皮,这股较真的劲,要搁以前传统国企估计早被嫌烦死咯~

荣威不打价格战,慢慢变高端这事儿,我信了-有驾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碎碎念:荣威这波“不靠低价搏市场”的战略,如果能坚持下来,也许未来真的能成为“中国方案”的代表之一。从国民轿车起步,到如今追求原创美学与情感共鸣,再到新能源领域厚积薄发,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没有太多套路。如果以后还能保持这种定力,不管别人怎么乱卷,自家的饭碗应该不会丢。

好了今天叭叭够多,该收尾啦!各位有没有遇到过哪款国产车型让你觉得既体面又超值?或者有没有哪次购/修/用过程中,被售后或者某项贴心功能暖到了?留言分享你的神奇经历呗~谁知道,下一个故事主角是不是就是你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