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放大招!首款增程SUV 11月3日预售,14万内就能拿下?
家人们,这市场上的SUV是不是都快闯进价格战模式了?我都快跟不上节奏了。你看,去年还觉得20万以内都算平民——结果,去年底那阵子,深蓝、零跑的几台新车到了,价格随便一挑都在13-16万之间,还带点科技感。埃安这次出手真快,官方宣布AION i60,要在11月3日启动预售。这一消息一出,大家都在说:是不是又要跟深蓝、零跑拼拼价格和配置?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市场数据显示,20万内的纯电和增程SUV,在2023年前九个月,销量翻了个三倍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说火爆不火爆?而且这几款车型,配置差距其实不大,同价位里不过是多几块屏幕或者悬浮中控。
AION i60这个车,它的目标很明显——要在够用就行的基础上,搞一天到晚高级感。外观上看,它用了最新的家族设计——你别说,黑色悬浮车顶、隐藏式门把手,看起来不输什么二线品牌的精品配置。尺寸上也不算小,长达4685mm,轴距2775mm,客厅那么宽敞,五口之家也没问题。尤其是家用,装个自行车、孩子的滑板箱,这些细节都照顾到了。
我记得我刚拆开车辆参数的时候,心里就在衡量:要不要多等一下?毕竟,光靠外观,可能还不够。后续,发现它还装了激光雷达,全景天窗,配置堆得挺实在——这点比顺风车埃安之前给人的印象强太多。
动力方面,怎么说呢。我说个估算:纯电最高续航650公里,这差不多是每周用富裕的标准吧(实际可能低点,毕竟样本少)。两个电机,150和165kW,电池容量从47.8到75.3kWh不等,价格越大续航越长——但怎么说呢,电池越大,成本也越高。
增程版更有意思,用的是1.5L增程器,最大功率74kW,纯电续航160公里,满油满电,估算总续航可以达到1200公里以上。公司官员透露:长途跑起来,不用再担心续航焦虑。这样的双动力组合,家用尤其香。
其实我在想,自动化和新能源日益融合,消费者的心理也在变——从盼着用电省钱到用油省心。这种换电、换油、或者用普通油、加速快的策略,都在满足不同的用车场景。但到底会不会成为市场宠儿,还得看预售价格。
目前我估算:价格不到14万,合理控制,还是很有机会的。要不然,单纯配置和空间拉不开差距,别的品牌也在激烈竞争,怎么能保证新车不被同价速战淘汰呢?
还有个问题:你们觉得,这个价格区间,是不是会引发一场续航+空间价格战?比如零跑C16、深蓝S07,能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升天?
话说回来,有跟朋友聊天,他说:这款车依然挺漂亮的,起码比去年那些‘科技感’少的车多了。我心里还在琢磨,是不是其实很多家用SUV的设计都差不多,唯一的亮点就是价格是不是再亲民点。
不能只看配置。你知道吗?我还在想:供应链要是真的一切顺利,这个价格控制得住,那市场主力是不是要被突围了?想一想,去年一辆起步价16万的纯电SUV,现在倒退了一下,14万内还能买到续航650公里,空间还够宽,真是挺不赖。
当然啦,也要提一句——今年的市场确实太卷了。每次我跟销售沟通,话题都绕不开价格、续航、配置。他们笑说:你这个记者,搞得像个打战的士兵似的,总在算这些。
对了,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细节挺逗:销售聊天时说,老实说,最怕的还是用车后续要花多少钱。我觉得,这是每个家用车主最实际的担心吧?这个成本计算,可能比他们讲性能更具体。
(这段先按下不表)Anyway,放在心里就是:这车到底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爆款?或者说,它的价格战会不会拉低整个市场的门槛,让别的品牌也开始缩减配置?
留个问题:你觉得,未来的SUV,真的是科技+空间+价格三者兼得的样子,还是会有些折中和妥协?我自己猜测——或许,真正的天花板还是取决于电池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
你怎么看这次放大招?是不是觉得越来越像快餐市场里的快餐车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