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上演"绝地翻盘",单月交付突破4万辆背后的三重杀招
就在刚过去的10月,蔚来创造了一个让整个汽车行业瞩目的成绩:单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达到40397辆,同比增长92.6%。这个被网友们称为“蔚四万”的突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蔚来从年初的销量低谷一路逆袭的见证。
从年初月销仅1万多辆,到二季度爬上2万,三季度冲上3万,直至10月突破4万,蔚来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绝地翻盘”。而这场逆袭的背后,是蔚来深耕多年的战略正在迎来市场的集中回报。
“三足鼎立”的品牌矩阵终于成型
仔细观察蔚来10月份的销量构成,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均衡的品牌布局:蔚来主品牌交付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17342辆,萤火虫品牌交付5912辆。三大品牌在不同价格带、不同需求人群中同时发力,形成了坚实的“三足鼎立”之势。
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乐道品牌,自8月1日开启交付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交付破万。而定位更高的蔚来主品牌,也凭借全新ES8等车型的出色表现,在4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站稳了脚跟。ES6更是成为中国品牌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中销量最大、首款产量达30万台的车型。
纯电拐点到来,蔚来迎来风口
蔚来的逆袭,离不开市场大环境的助力。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9月,我国纯电车型销量94.7万辆,同比增长32.4%,远超增程和插混的增速。纯电汽车市场的拐点正在加速到来,而长期坚持纯电路线的蔚来,自然成为了最大赢家之一。
但蔚来并没有简单地“躺赢”。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蔚来在2023年就率先推出了真正的全域900V高压架构,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高压元件的电压均超过900V,形成了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与此同时,蔚来已在全国建设超过8000座换电站,累计换电次数突破9000万次,完善的补能体系成为了吸引用户的重要砝码。
“得大车者得天下”效应显现
一位蔚来内部员工透露,在全新ES8订单已经排到明年4月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用户坚持下单。更有意思的是,不少没有六座刚需的用户在看过ES8后,会转向购买乐道或萤火虫的其他车型。
这印证了汽车行业那句老话:“得大车者得天下”。从丰田汉兰达到理想L9,再到问界M9,大型高端车型不仅能为品牌带来稳定的营收和利润,还能为其他产品引流。如今的蔚来,也隐隐显现出这种“大车效应”的势头。
盈利在望,蔚来迎来“戴维斯双击”
长期以来,蔚来一直面临盈利难题。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310.43亿元,净亏损117.45亿元。但情况正在好转,净亏损逐季收窄,利润率持续改善。
蔚来创始人李斌多次表示,公司计划在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他认为,在做好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与降本的前提下,由于四季度无新车发布和大型活动,成本控制较好,实现盈利存在机会。
首席财务官曲玉也透露,公司降本增效已初见成效,正接近财务结构性拐点。如果盈利目标达成,蔚来将实现类似“戴维斯双击”的效果——同时获得企业盈利增长和市场估值提升的双重收益。
前路依然挑战重重
当然,蔚来的前景并非一片坦途。在欧洲市场,蔚来面临着需求持续下滑的困境,2023年销量峰值仅为2,365辆,2024年进一步降至1,630辆,今年截至目前仅售出833辆。
此外,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通过美国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公司通过虚报收入违反美国证券法,这一法律纠纷为蔚来的未来增加了不确定性。
正如李斌在公司内部强调的,蔚来现在的任务是“踏踏实实卖车,踏踏实实把降本措施落实到位,踏踏实实把用户体验搞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蔚来能否凭借产品力和服务站稳脚跟,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你看好蔚来的未来发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