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了!丰田利润暴跌44%,直接蒸发2.66万亿日元!
丰田,那个曾经让无数人仰望的汽车巨头,这两天又一次成了大家议论的对象。
说实话,谁也没想到,这家靠着省油耐用、开不坏的口碑在全球横着走的公司,突然交出了一张让人直呼“扛不住”的成绩单——最新财报里,丰田的净利润暴跌了44%,直接少了2.66万亿日元!
这可是日本汽车行业几十年来少有的沉重打击,社交网络上一片哗然,甚至有人调侃丰田要“凉凉”了。
可要说丰田真的一夜之间不行了,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
实际上,丰田的困境早有苗头。
早在今年5月,他们的社长佐藤就已经预警过:接下来利润会掉不少,没想到现实比预期还狠。
原本说20%的跌幅,结果直接腰斩。
丰田方面给出的理由其实很官方:美国加征关税,日元升值,导致利润大缩水。
光是美国的那些关税政策,一下子就让丰田少赚了1.4万亿日元。
日元汇率的变化,又让公司损失7250亿日元。
翻译成人话:不是丰田不努力,是外部环境太离谱。
但话说回来,丰田真的全怪政策吗?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点理由说服力真不够。
丰田在汽车圈混了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以前不也靠着高品质和全球化玩得风生水起?
怎么现在就扛不住了?
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变了,丰田却没跟上节奏。
这些年,新能源电动车越跑越快。
无论是特斯拉的Model Y,还是比亚迪、蔚来这种后来者,都把电车价格和体验卷到让油车根本没脾气。
老百姓算账算得明明白白,买电车不光能省下购置税,日常的电费也比加油便宜。
再加上各地给出的充电桩补贴、牌照便利,买电车对不少城市用户来说就是省心又省钱的选择。
你要是还抱着油车不放,消费者也不会再买单。
说到这儿,丰田的“油车情结”就有点过时了。
前段时间,丰田章男在日本公开否定电车,说电动车环保是个伪命题,甚至觉得燃油味是用户喜欢的。
看在很多国内网友眼里,这种说法简直像“掩耳盗铃”。
你不愿意变,不代表市场会等你。
电动车的科技感、智能化、自动驾驶这些新东西,丰田迟迟没跟上,年轻人谁还会盯着卡罗拉、汉兰达发愣?
大家都盼着体验点新鲜的。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厂价格一降再降,特斯拉直接把Model 3从二十多万砍到二十五万以内,比亚迪更是把电车做到七八万人人都能买得起,甚至不少人把电车当通勤“代步神器”。
反观传统合资品牌,价格坚挺,配置没诚意,还动不动减配、偷工减料,消费者当然用脚投票。
而且丰田这些年的“降本增效”说白了就是各种减配,把以前的铝发动机盖换成塑料,主打车型的防撞梁也偷偷用上成本低的钢材。
更别说那些本该用心解决的用户体验问题,比如异味、噪音、科技感缺失,丰田压根不当回事。
甚至有段时间,还有领导出来说“车内有汽油味更真实”,听得老车主都哭笑不得。
更让人揪心的是,丰田最近大规模召回,光是今年8月,广汽丰田就因为仪表故障、悬架弹簧隐患召回了十四万辆车。
曾经那个“开不坏”的神话就这么碎了。
你说以前的丰田传三代,现在呢?
买车的年轻人都怕成了“接盘侠”。
其实丰田今天的困境,说白了是老品牌不肯改变,市场却天天变。
你看隔壁本田、日产都在主动拥抱电动化,哪怕转型慢点,至少方向对了。
丰田这边,依然盯着燃油车的老本行过日子,结果市场份额一步步被新势力蚕食。
车圈不是铁打的江山,消费者的钱包才是最终裁判。
等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变,别人已经把新品、价格和体验卷到天上去了。
丰田想要翻身,光靠以前的神话和品牌情怀远远不够。
到底是继续孤芳自赏,还是直面现实勇敢转型?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风水轮流转,今天的丰田如果还不醒,明天也可能被大家彻底遗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