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东郊修理厂转悠,瞅见门口停一台深红色的雪佛兰探界者,贴着“现货特价 8.98万开走”。旁边保养的小段师傅咂了咂嘴:“这车新时候十几万,咋现在还送膜送油卡,卖不掉咯?”其实,这怎么讲,当年合资SUV里有名有姓的,曾风光过,现在却没人搭理。
探界者不算大,四米六不到的身板、两米七出头的轴距,五个人日常出行够了。老胡烧烤摊时常拉俩亲戚,后排还能躺平。座椅加热?有,但据老胡说“东北初春那会碗别嫩,椅子加热两下就够。”不过高速上胎噪嗡嗡,车内隔音嘛,说直白点,没啥用。自带降噪,师傅说“唬谁呢,那玩意就是一说”。内饰,门板一摸都是塑料,前排十寸那屏幕,看得眼晕。前阵子春雨天,屏幕时不时卡一会儿,手机投屏连APP他还得翻说明书。好在头上有块天窗,偶尔能吹点风,算半个乐趣。
底盘是真的扎实。去年我三姨夫开着1.5T的回莒县老家,返程搁水泥路上一通颠,居然不像不少国产小SUV那样乱跳。师傅常说:“美系底盘真是死沉死沉,跑高速扎实。”1.5T动力听上去169马力(听隔壁汽修说国六版又弱了点),城市开八九个油(有人测出来9.5,谁也没当真),高速更省,反正油表掉得慢。2.0T能上237马力,零百将近8秒,还带个四驱,雪地上试过,二姨儿子说坡上不发憷,但油耗嘛,他咂嘴嫌心疼。
接着抖个小故事。前阵子车友群有个新驾驶员柳条,说倒路边倒不进去,抱怨倒车影像模糊,像老电视的雪花。后来发现,这车语音不灵,明明喊“打开导航”,愣是装聋作哑,搞得柳条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科技与世隔绝,爷青回。现在年轻人买车都先要个大的车机、无线联网、花里胡哨的环境灯,这车,哪个都摸不着边。有人问探界者有没有自动泊车?销售小张笑得直摇头:“兄弟,想多了。”
师傅跟我讲过,这种车保养不贵,一瓶全合成机油用一年,三四百打发。维修件,某宝原厂一搜啥都有,用到两三年想卖也容易,但残值还是追不上同级丰田本田。据说早年的探界者爱掉漆,新款改善了不少,但内部做工该省的还省。车外观,其实也不够“哗众取宠”,家用居多,看着不时尚。抬头瞅远点,好几家新势力电动车的展厅叽里咕噜人多得多,D大叔在旁边就摇头叹气“合资慢了一步。”
冷门配置还真有一两样。比方老款带后排空调出风口,后备箱两边有钩子,专给拎菜妇女设计的。四驱版本能选雪地模式,群里一个新疆的哥们试过,说冬天穿雪地胎,可以不链条上下阿尔泰山。可惜城市道路用途有限。还有一说,自动大灯晚上反应慢,村口下车时还得手动,时不时气得老头骂娘。
你说为什么雪佛兰几乎没宣发?小区邻居直言不讳:“哪有厂家自己砸自家门面?”有时候4S店连现车都找不到,订了要等,谁还一个个苦等库存?听说车市这会儿燃油车像被电车压住,探界者没新意,日系省油爬坡,德系牌子响,雪佛兰就慢慢掉队,反倒让人陷入尴尬。有的朋友打听买柴油版还真找不到货,卖的都是压仓底的库存。
再扯点行内的事。早有修理厂里转的消息,说这款变速箱比某些同价的7速双离合靠谱多了,基本不开锅,但没了驾驶乐趣。以前有人误传1.5T吃机油,后来一查才知道只有极个别批次,师傅说“咱国产车排第一的那会,雪佛兰这个还算良心。”可惜,现在谁还愿为稳妥多掏心思。
如今探界者多半成了图便宜老司机和单位采购的选择。新晋司机,八成还是去挑卡罗拉锐放、本田皓影。啥也别说,这就是现实。
也巧,我家老丈人去年刚收一台17年老探界者,四万开走。啥高配置缺了就凑合用。车停家里半年,去倒垃圾他还常叨咕:你看这大车,真不贵,就是显不上档次。现在他去菜市场买菜,停路边被贴条,抱怨于街道上看不见雪佛兰牌子。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也没见他动心换新,说一声“省心才是硬道理”,谁听了都点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