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现在每升汽油价格里,有超过4块钱是各种税费,其中包含养路费。全国每年汽油消耗约1.5亿吨,这些税费为公路维护提供了数千亿资金,但每年仍存在约3000亿的养路费缺口。目前电动车由于政策倾斜,并未直接参与养路费的分担,其使用成本的低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燃油车承担了大部分公共道路的维护成本。
电动车的重量普遍比同级别燃油车重数百公斤,例如续航300公里的电动车,电池质量就在三百公斤左右,且车辆总重不会减少,这对路面的破坏能力远超燃油车。有海外分析指出,普通电动汽车对道路表面的损坏程度可能是普通汽油车的两倍以上。
若未来全面转向电动车,现有的公路维护资金体系将面临巨大挑战。原先由燃油税覆盖的养路费缺口,最终可能需要通过电价附加或其他形式由电动车用户共同分担。这意味着,当电动车完全普及时,其每公里的实际使用成本可能会远超当下。
当前电动车在购车成本,保险费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特点。同级别的电动车购置价格可能高于燃油车。
在保险方面,由于之前部分新能源车事故率上升以及存在自燃风险,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业务较为谨慎,这可能导致新能源车保费过高,续保涨价甚至出现拒保情形。
一辆PHEV新能源车的新车保费可能达到7200元,次年无出险无违章的情况下,部分保险公司报价甚至高达8000元。相比之下,同级燃油车新车保费6000元,此后每年保费可能逐步下降,最低时可能仅2000元。
充电基础设施的便利性目前仍无法与加油站网络相比。截至2023年末,我国加油站数量约12.3万座,遍布各地,车辆基本能在5分钟内完成补能。虽然充电桩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但在偏远地区,充电桩数量依然稀少,且存在设备损坏,环境不佳的情况。电车即使采用超充技术,大部分车辆的充电时间也都在30分钟甚至更久。
电动车的工作特性十分适合城市走走停停的路况,不用担心水温也不需要考虑积碳问题,更加节约能源,经济环保,驾乘体验也更好。在夏季高温时,电动车能在关闭发动机状态下长时间使用空调,这是大部分燃油车难以实现的。多数新能源车型还具备外放电功能,为露营,郊游提供电力保障。
然而在城际长途通勤方面,内燃机加变速器的组合更适合高速公路行驶,此时发动机效率最高,且不能迅速。电动车在高速工况下电耗高,电量消耗更快,加之补能时间更长,经常城际通勤用车体验不如油车。
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活性减弱,充放电能力会下降,导致电动车续航普遍大幅缩水,因此在北方地区,油车因不能迅速,使用体验更具优势。
关于车辆后期的维修成本,动力电池的寿命除了受系统及人为变量影响,如驾驶习惯,充放电方式外,其循环次数和日历寿命也有明确标准。一般以容量衰减至初始值的70%-80%,动力电池就需退役,即便不用,电池到一定期限(行业标准一般是10年-15年)也会存在报废。
目前一个90度的三元锂电池包的成本价约5.56万元,磷酸铁锂电池包约4.6万元。油车的发动机或变速器作为机械部件也会磨损,传统汽油发动机B10寿命一般为20万-30万公里,大修发动机费用平均2万-5万元,与电车更换电池的费用基本一致。
从全球汽车市场的动态来看,多家跨国汽车巨头近期相继调整了其电动化战略部署。奥迪收回了原定2033年施行“全面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的内燃机汽车终止时间表。奔驰也宣布调整电动化目标,不再坚持“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中全面转向纯电车型销售”,转而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的策略,其“2030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已调整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合动力)占比最高达5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