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车需要清洗节气门”——估计大部分有车一族,在4S店享受保养服务时都被这样温柔提醒过。不光语气诚恳,服务小哥还带着点半推半就的殷勤。听上去,节气门似乎成了发动机的“头等大事”,让人不洗心里还发慌,就怕哪天开着开着车,一口气喘不上来给熄了火。可等你掏了几百块,回头认真琢磨:这钱到底花得值不值?
先把复杂技术丢一边,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节气门是啥。它其实就像发动机的气喉,是空气进发动机的“门卫”。每天跟着你东奔西跑,偶尔吃点灰尘、嚼点机油蒸汽——日子久了,难免沾染些“积碳”。可这脏东西不是毒,顶多是门口下点脚印,该关还关得稳当。可在4S店,清洗节气门突然就成了要紧活,走到哪都有人盯着你念叨,“一定要定期清洗,积碳严重影响发动机寿命、油耗、性能……”不光说得头头是道,还能甩出一套专业术语,让你瞬间觉得,自己这点驾驶经验不值一提。
说白了,节气门确实可能脏,但大部分厂家压根没有要求车主要动不动就清洗。通常得跑个四五万甚至六万公里,也就刚好出点小状况。啥时候洗?其实是看发动机有没有真毛病。比如怠速忽高忽低、加速乏力、油耗蹭蹭冒。你这车刚买一两年、跑个一两万公里,节气门一般都还顺溜着呢。可为什么4S店老早就盼着你清洗?这里面门道就多了。
先说说清洗到底能赚多少钱。一瓶清洗剂才十几块钱,工时半小时就能搞掂,全部加一块,成本可能连五十都不到。可到了账单上,动辄两三百,赶上大城市高档车,直接五百打底。这买卖,谁不爱?4S店发现,好多传统保养项目其实没啥油水,拼着命劝你换机油换滤芯,利润都有限。于是逮着节气门不放,成了个香饽饽。
偏偏现在车市越来越卷,新车利润一降再降,卖一部车赚不到几个钱。不管你是宝马还是比亚迪,后台靠的都是售后回头客。售后顾问手里提成压力也大,为了月底奖金不得不琢磨怎么多推荐高毛利项目。普通换换油水的活,压根攒不下票子。节气门这块肥肉,不动心才怪。
更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普通人没那个技术。4S店一拍胸脯,甩出“积碳堵塞、影响发动机寿命”,你还能分得清真伪?甚至有点“当医生面说疼不敢检查”,还怕怀疑了人家的专业度。再加上清洗节气门也属于“预防性”的那一类事儿,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不是全没用,关键到底洗不洗,也没个板上钉钉的标准,这样的模糊地带,正好给售后留了洼地。
上面的套路,一旦摸清自己的心理,就发现其实有不少车主不是怕花钱,而是怕不洗出麻烦、耽误正事。更有一部分人属于“既然来了4S店,不想闹得不愉快”,干脆从了,权当花钱买个安心。商家也乐得见你“识趣”。
但要我说,该洗的时候才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被劝洗的时候能让技师把节气门拆下来直接给你看,如果真的一层厚厚的黑油包着,说不定还真得清理一下。大部分时候,不外乎表面浮土,轻轻一擦也对发动机影响不大,完全没必要大动干戈。另外,开车时没出现过怠速异常、油耗异常或者加速无力,就真的不用操心。各大厂家的保养手册也都写得明明白白,不该洗的时候就是不该洗。不是自己拿不准,就找个信誉不错的修理厂请老师傅把关,别让4S店一家说了算。
当然,真不想搭理也行,直接跟售后顾问摆明态度:“谢谢,不需要。”就完了。大部分时候人家嘴上说两句,见你态度坚定,也不会再纠缠下去。管他面子里子,只要钱包省下来,那就值了。
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就像餐馆菜单越来越厚,吃啥不是厨师说了算。短期一时创收是爽,但把顾客当提款机,时间久了谁还敢光顾?市场上的聪明人越来越多,谁都不是冤大头。老想着靠技术壁垒唬人,迟早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正能长久做下去的店,图的不是那一锤子买卖,而是讲信用,好生意才能开得长久。
车主这边,也不能事事都“听劝”,或者一竿子打死对方的专业意见。毕竟用车保养,真讲起来半瓶子醋也不管用。多花点时间看清楚自家车的健康状况,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听听多方建议,再做决定。这事就像看病,自己不了解病情,见了医生连问都不问,盲打盲买一把药,不被宰一刀就算走运。
所以,节气门该不该清洗,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只要你看明白了里面的门道,下回再听到4S店熟练的推销术,也能笑着摇摇头,不慌不忙地说一句:“谢谢,我心里有数了。”
看清门道,钱包才不会轻飘飘。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