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有车的朋友来说,给爱车做保养,换机油,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当我们走进汽修店或者打开购物软件,面对货架上五花八门的机油瓶,总会看到一串类似“API SP”或者“API CK-4”的字母组合。
这些看起来像是某种神秘代码的标识,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
选错了会不会对我们汽车的“心脏”——发动机,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把这个关乎爱车健康的重要知识点,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讲个明明白白。
这个我们看到的“API”,其实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
您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国际上非常权威的、专门给润滑油产品制定标准和规则的机构。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全世界的机油建立一个统一的“能力水平考试体系”。
如果没有这个统一的标准,那市场可就乱了套了,每个机油品牌都说自己的产品最好,消费者根本无从判断,万一选错了不适合自己发动机的机油,轻则导致油耗增加、动力下降,重则可能导致发动机内部零件严重磨损,甚至提前报废,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API级别的出现,就像是给每一桶机油都颁发了一张有公信力的“等级证书”,让我们在选购时有据可依。
那么,这张“等级证书”上的内容该怎么看懂呢?
其实很简单。
API把机油主要分成了两大类,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第一类是以字母“S”开头的,这是专门为我们日常家用的汽油发动机设计的。
这个“S”可以联想成英文单词“Service”(服务)或者“Spark”(火花),因为汽油机是靠火花塞点火工作的。
它的等级是从早期的SA、SB开始,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等级也像打游戏升级一样,一路从SC、SD……发展到我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SL、SM、SN,以及目前最新的顶级水平SP。
这里的规律非常清晰:第二个字母在字母表里的顺序越靠后,就代表机油的性能等级越高,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也越全面。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我们用的手机操作系统,从安卓8.0升级到安卓12.0,新版本总会修复旧版本的漏洞,增加更多新功能,运行也更流畅。
机油也是一个道理。
比如,十几年前的老车,可能用SJ或SL级别的机油就足够了。
但现在的新车,技术越来越复杂,比如很多车都配备了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发动机在工作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比以前高得多,对机油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
特别是最新的API SP级别,它相比上一代的SN级别,在好几个关键性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比如,它能更有效地防止“低速早燃”现象,这是一种容易发生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上的“疑难杂症”,严重时会损伤活塞;同时,它对正时链条的磨损保护、抑制油泥和积碳生成的能力也更强。
所以,为您的爱车选择正确等级的机油,就等于为它的“心脏”提供了最精准的保护。
另一大类则是以字母“C”开头的,这是为柴油发动机准备的。
这个“C”可以理解为“Compression”(压缩),因为柴油机是靠压缩空气产生高温来点燃柴油的,通常用在卡车、客车、工程机械等“大力士”身上。
它的等级命名规则和“S”系列一样,也是字母越靠后,性能越好,比如从早期的CA、CB,发展到现在的CH-4、CI-4、CK-4等等。
柴油机工作环境恶劣,产生的烟尘和酸性物质更多,所以“C”系列机油特别强调其清洁能力、分散烟灰的能力以及超强的抗磨损性能。
了解了S和C的区别以及字母升级的规律,我们在选择机油时就有了一个基本方向。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翻开您爱车的《用户手册》,上面会明确标注厂家推荐使用的机油API级别。
这是一个底线要求,我们选择的机油级别只能等于或高于这个推荐级别,绝对不能更低。
比如,手册要求使用API SN级别,那么您用SN或者最新的SP级别都是可以的,而且用SP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如果您图便宜,用了一款更早的SL级别的机油,那就可能无法为您的发动机提供足够的保护,长期下来会造成损害。
当然,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API毕竟是美国的标准,中国的路况和驾驶习惯与美国差异巨大,比如我们城市里普遍存在的严重拥堵,导致车辆长时间怠速或低速蠕行,这种频繁启停的工况对发动机和机油的考验其实非常严峻。
美国的标准,能完全适应我们中国的国情吗?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确实,长时间的堵车会让发动机更容易产生积碳和油泥,对机油的清洁性能和低温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因如此,现在越来越多负责任的润滑油品牌,无论是国际大牌还是我们优秀的国产品牌,都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达到API标准的“及格线”。
它们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针对中国独特的驾驶环境进行本地化的测试和配方优化。
比如,它们可能会在机油中加入更强效的清洁分散剂,来对抗因堵车产生的油泥;或者优化添加剂配方,让机油在涡轮增压器严苛的高温下依然能保持稳定,提供持久的润滑。
这体现了润滑油行业从“全球标准化”向“本地化精细服务”的转变。
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我们能买到的机油产品,其性能往往已经超越了瓶身上标注的那个简单的API级别,它们是更懂得中国车主、更适合中国路况的“特调”解决方案。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和壮大,我们的话语权和市场需求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相关产业的标准和发展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