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900字, 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最近有没有关注美国那边的动静?特朗普刚签署的这个"大而美法案", 真的是在新能源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说实话,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这不就是明摆着要跟清洁能源过不去吗?
你想想看, 拜登好不容易推出那么多新能源优惠政策. 结果特朗普上台一纸法案. 全给砍了. 这事儿吧, 影响可不小.
补贴没了, 车企慌了
估计很多人会问:这法案到底砍了啥?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
以前买电动车能享受 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 现在?没了. 二手电动车4000美元的补贴?也没了. 这下好, 消费者买车成本一下子就上来了. 心里那个打鼓啊, 原本20多万的车, 现在要多花好几万.
我算了笔账给你们看. 之前一台特斯拉Model Y, 算上各种补贴优惠, 实际到手价能便宜不少. 现在这些补贴全取消, 购车成本直接飙升25%到30%. 你说消费者能不犹豫吗?
更要命的是, 车企们也开始打退堂鼓了. 本田直接取消了新款纯电SUV的计划. 福特和日产也推迟了在北美的电动车投资. 看这架势, 整个电动车市场都要凉凉的节奏.
新能源发电也要遭殃
电动车算是被砍得最狠的, 但风电光伏也没好到哪儿去.
原本太阳能和风能的 30%税收抵免 能持续到2032年, 现在提前到2027年就要全部取消. 这简直就是给整个行业来了个急刹车. 我朋友在加州做太阳能项目的, 现在天天愁眉苦脸, 说是手头好几个项目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
要知道, 美国今年上半年已经有9家大型清洁能源公司破产了. 这法案一出, 估计后面还得有更多企业撑不住. Sunnova这家住宅太阳能公司, 29. 2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都被取消了, 现在负债上百亿, 你说惨不惨?
数据显示, 到2035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可能减少140GW, 风电减少160GW. 这是什么概念?基本上就是把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直接打对折.
传统能源却在偷着乐
有人哭就有人笑. 这次法案对传统化石能源那叫一个友好.
煤炭开采的特许权使用费从12. 5%直接降到7%, 联邦土地租赁面积还扩大了400万英亩. 石油天然气行业更是得到了大礼包, 钻探许可程序简化, 海上租约拍卖也要增加.
说白了, 这就是在告诉大家:美国要重新拥抱传统能源了. 什么气候目标, 什么减排承诺, 先靠边站.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也不难理解. 制造业回流需要便宜的能源成本. AI产业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 也让电力缺口变得紧张. 特朗普政府觉得, 传统能源能更快填补这个缺口.
全球影响不容小觑
美国这一搞, 全球新能源市场都要受冲击.
作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国, 美国增产势必会影响国际油价. 预计未来三年油价可能下跌15%到20%, 这对那些靠能源出口的国家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更关键的是气候治理方面. 美国历史累计排放占全球25%, 现在政策大转弯, 等于是给全球减排目标泼了一盆冷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都警告了, 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 全球温升控制在1. 5℃的目标基本没戏了.
不过话说回来, 这对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倒可能是个机会. 美国市场退缩, 其他国家的需求还在. 咱们的光伏、储能、电动车技术本来就有优势, 说不定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
变局中的思考
坦白讲, 这次美国政策大转弯确实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从产业角度看, 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任何行业都是致命的. 企业好不容易制定了长期规划, 结果政府一换就全变了. 这种朝令夕改, 真的很伤投资者信心.
但换个角度想, 新能源的大趋势是不会变的. 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环保需求, 这些根本驱动力还在. 美国可以选择暂时倒退, 但全球绿色转型的潮流不会因此停下.
说句老实话, 这次"大而美法案"更像是一场政治游戏, 而不是基于科学和经济理性的决策. 短期内确实会给新能源产业带来阵痛, 但长远来看, 市场自有其规律. 毕竟, 真香定律在哪儿都管用, 当新能源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时, 政策也挡不住这个趋势.
你们觉得怎么样?这次美国的政策转向, 会不会真的让新能源产业退潮?欢迎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