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天用车社要跟大家聊点闹心的!
不是新款车型亮相,也不是什么前沿科技,而是关于咱们驾驶员,不得不防的“新式陷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碰瓷都迭代升级了,你以为安个行车记录仪就能安枕无忧?
想法太天真了!
前些日子,河南郑州那边出了档子事,简直让人后脖颈子发凉。
一位李师傅,驾着他的白色轿车,在花园路和农业路口,那可是闹市区,堵得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盼到绿灯亮起,刚想往前蹭蹭,突然蹿出一个“地痞流氓”,手里还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往车头一靠,哎呦一声就瘫地上了。
这桥段,是不是有点眼熟?
往常,咱第一反应肯定是:“碰瓷的!”可李师傅也不傻啊,咱有行车记录仪!
可万万没想到,这回还真吃了哑巴亏。
那位“大哥”捂着膝盖,那叫一个痛苦不堪,一口咬定是李师傅撞的。
李师傅赶紧分辩,说自己车速慢得跟老牛拉破车似的,不可能撞伤人。
结果那位“大哥”阴阳怪气地一笑:“你那破玩意儿能拍到啥?我就在你车头前面,你记录仪拍的是正前方,能拍到我膝盖?”
李师傅一听,心里一沉,赶紧调出录像一看,果不其然!
记录仪的角度,恰好被车头遮挡,只能拍到那位“大哥”的上半身,膝盖以下什么都看不见。
围观者一看,也开始窃窃私语:“好像是没拍清楚啊”、“说不定真是碰到了呢”。
这下,那位“大哥”更来劲了,狮子大开口索要八千块!
李师傅那个气啊,但考虑到真去医院扯皮,更耗时费力,最后只能忍气吞声,破财免灾。
这事儿传开后,用车社我赶紧去摸了摸底,发现这并非孤例!
如今,碰瓷团伙都开始钻研车辆结构和行车记录仪的拍摄盲点了,简直是“科技赋能碰瓷”啊!
这新式碰瓷,到底精明在哪儿?
首先,他们挑选的时机和地点,那叫一个老练。
专挑交通拥堵、车辆起步、转弯的时候下手,此时车速缓慢,就算“被撞”也不会造成实质伤害,而且便于他们把控方位。
其次,他们对行车记录仪的拍摄死角,那是了如指掌。
现今的行车记录仪,普遍视角在120度左右,车头正前方,尤其是保险杠附近,原本就是个“视觉盲区”。
他们就杵在这个“盲区”里,让你有苦难言。
再者,他们手里拎的布袋子,也不是随意携带的。
里面装的可能是廉价水果、半瓶饮料,故意往地上一摔,制造些许声响,再配合拙劣的演技,让你难以反驳。
更阴险的是,他们还会“察言观色”。
评估你是否赶时间,车内是否有老弱妇孺,或者你是否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再决定敲诈多少钱财。
为何说行车记录仪失灵了?
症结就在于那个“拍摄死角”!
他们算计好了站位,让记录仪只能捕捉到上半身,无法记录膝盖与地面的接触情况。
即便你事后调取录像,也很难自证清白。
而且,他们得手后,并不会立即离开,而是“一瘸一拐”地在附近溜达几分钟,确认你驾车离去,才会另觅地点继续“开工”。
等你报案,执法人员赶到,人早就溜之大吉了,监控也未必能捕捉到清晰的面容。
用车社想起《庄子·盗跖》里的一句话:“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耶?’” 意思是说,即使是盗贼,也有他们的“道”,如今看来,这碰瓷的也把“道”研究透彻了。
用车社来给大家敲黑板,这新式碰瓷,咱们该如何防备?
1.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驾车起步、转弯、驶入停车场时,务必留神四周。
一旦发现有人在车辆附近游荡,眼神闪烁,或者手里提着古怪的袋子,务必减缓速度,必要时鸣笛示警,别给他们任何机会。
2. 切莫轻易妥协!
倘若真有人“被撞”,切忌慌张掏钱,立即锁紧车门,启动手机录像功能,将对方的体貌特征、周遭环境尽收其中,然后直接拨打报警电话!
执法人员赶到后,会调阅附近的监控录像,远比你单枪匹马更靠谱。
3. 升级你的装备!
可以考虑为爱车加装一套360度全景影像系统。
现在不少新车都配备了这项功能,没有的话也可以自行安装,前后左右都能尽收眼底,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视觉盲区。
即便遭遇碰瓷,也能拿出铁证如山。
4. 态度务必强硬!
倘若确系自己不慎撞到他人,该承担的责任绝不推卸,但若遇到明显不合常理的情况,切勿退缩!
这些碰瓷者正是利用了人们害怕麻烦、急于了结的心理,你越是软弱,他们越是嚣张跋扈。
归根结底,这种新式碰瓷,就是钻了咱们疏忽大意和怕事躲事的空子。
只要咱们多留个心眼,遇到状况先报警,不轻易私了,这些见不得光的伎俩,就难以得逞。
当然,除了这些实用的防碰瓷技巧,用车社我还想和各位聊点更深层次的东西。
咱们为何如此惧怕碰瓷?
说到底,还是源于社会信任的崩塌。
明明自己没有过错,却要提心吊胆地担心被讹诈,这种感觉,着实令人愤懑。
这种信任的缺失,也体现在咱们对行车记录仪的过度依赖上。
我们斥资安装记录仪,是为了记录真相,是为了保护自身权益。
但当记录仪也“失灵”的时候,我们又能仰仗谁呢?
因此,除了提高警惕,掌握防碰瓷技巧,咱们更应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让这些碰瓷团伙无处遁形。
唯有如此,方能重塑社会信任,让咱们驾驶上路,不再心惊胆战。
最后,用车社想问问各位,你们是否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倒霉事?
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咱们携手取暖,共同捍卫自身的权益!
毕竟,驾车出行,安全至上,防碰瓷也需时刻谨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