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开电动车的朋友在高速上差点崩溃,表显还能跑300公里,结果空调一关,续航直接掉到50公里,最后只能叫拖车。这事儿可不是个例,很多电动车车主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厂家宣传的800公里续航,到了实际路上可能连一半都跑不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在实验室里测试续航的时候,环境可舒服了。温度控制在23度,车里拆掉座椅减轻重量,轮胎都用特别省电的型号,还没有风阻。这么测出来的数据,跟咱们平时开车能一样吗?有个车企工程师私下说,他们实验室的数据和真实路况能差出三条街去。官网上大字写着"突破1000公里",仔细看才发现角落里藏着"CLTC工况"的小字。
电动车最怕的就是上高速和冬天。车速一过110,电量掉得比股票还快。要是赶上北方冬天,电池就像被冻僵了一样,续航直接对折。堵车的时候开着空调,电表转得比电风扇还快,9度电一会儿就没了,相当于少跑80公里。有些车主干脆穿着羽绒服开车,就为了省点电。
国外有些地方处理得就不错,比如北欧的电动车在零下20度还能保持八成续航。咱们这儿倒好,直接给你调成省电模式,油门踩到底车子都慢吞吞的。有车企老板还说续航焦虑是车主不会开车,这话说得,难道消费者花钱是为了学怎么省电开车的吗?
现在的问题是,买车时候看到的都是最理想状态下的数据,真实路况下的表现谁也不说清楚。有律师说这就是在玩心理战术,消费者买的根本不是实际能跑多远,而是买了个美好的想象。
技术进步本来是让人过得更舒服的,可现在电动车续航这个问题,倒成了困扰车主的大麻烦。厂家要是继续这么玩文字游戏,以后谁还敢开电动车出远门呢?您觉得电动车续航虚标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才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