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异响困扰 理想车主维权难 客服称不影响安全
杭州的张先生没想到。花三十多万买的理想L7。提车仅仅十日。底盘就开始异响。这不是个例。十余位车主一同到店维权。要求更换配件。补偿积分。但售后拒绝了。
理想客服的回应很“技术流”。他们说换新版L系列用了新型液压油子。高温下粘度变化。会引起火花噪音。但强调。噪音不影响车辆性能和行车安全。并称8月1日后交付的车。已用优化材料解决了问题。
然而。早在七月。类似投诉就已爆发。许多2025款理想L系列车主。提车不久便遭遇异响。低速转弯。刹车。前进倒车时。常伴“嘎吱”或“咔嚓”声。感觉整个底盘都要散掉。
一位女士的L6 Pro。提车20天行驶仅1000公里。转向异响严重。每天车头都“咔哒”一声。让人心惊。售后诊断为下摆臂问题。却拒绝换车。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车辆更换下摆臂后。异响问题再次出现。这表明。根源或许未被彻底铲除。
🤷♂️ 区别对待的补偿?
理想的处理方式。让一些车主感到不公。
有车主发现。早期反映问题的车主。获得了免费维修、积分补偿甚至额外保养。而后来者。可能只有免费维修。或仅延长部分部件质保。这种差异。自然引发“看人下菜”的质疑。
一位女性L6车主直言。她表哥的车售后免费维修后还送了2次价值799元的保养。相当于1600元。而她的车只免费维修。什么补偿都没有。她感到被区别对待。
📍 维权之路多艰辛
车主们维权不易。
有车主来自五线小城市。却要自行驱车前往省会城市维修。来回路费自理。时间精力成本高昂。
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若因质量问题单次修理时间超5日,修理者自第6日起应提供备用车或交通补偿。但现实中,执行常打折扣。
对于车辆因维修导致的残值损失。目前缺乏明确法律规定。车主多需通过协商或诉讼争取。
🔧 老问题?新烦恼?
理想的底盘异响问题。并非首次出现。
2020年。理想ONE就曾因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问题召回。如今类似问题重现。让人质疑其质量控制与问题根治能力。
有分析指出。这可能涉及设计缺陷、供应链质量控制及售后处理等多重因素。理想汽车曾凭借“家庭友好”和“贴心服务”构建口碑。但质量痼疾的反复。正侵蚀这份信任。
💡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若遇类似问题:
1.保留证据: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表现、与售后所有沟通(录音、聊天记录、维修单等),并拍摄故障视频。
2.了解权益:熟悉汽车“三包”政策,明确退换车条件及经营者责任。
3.积极沟通:首先与官方客服、售后服务中心理性沟通,明确提出诉求和依据。
4.寻求外部帮助: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寻求媒体帮助曝光。
5.考虑法律途径:必要时可咨询律师,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可尝试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 几句心里话
车子。尤其新能源车。省去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底盘素质更显关键。它直接决定操控性和稳定性。关乎安全。
企业追求智能化体验没错。但基本的机械可靠性。更是根基。“理想”的愿景,需要可靠的质量来支撑。
希望理想汽车能真正重视起来。给车主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而不仅仅是“不影响安全”的简单说法。
毕竟。信任一旦失去。再重建就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