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子品牌乐道,最近搞了件让人眼前一亮的大事——发布了旗舰车型乐道L90,并且在技术细节上,摆出了72合1一体化压铸的“王炸”。新能源汽车行业想突破,不仅要会喊“智能”、“续航”,还得在车身结构上下苦功,乐道L90正是典型的“内功流”选手。至于外观如何、配置如何,这里暂且搁置,我们先来看这个压铸工艺怎么成为了全场焦点。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大招:乐道L90采用9 800吨级超级压铸设备,一举将后地板压成一体,相当于把以前需要几十个小零件拼装的繁琐工序,直接“按下快捷键”,变成一块72合1的铝合金地板结构。你想想,工人再也不用拆东补西、一环套一环地拼装,大大节省工时,精度和一致性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一体化压铸本身还带来了减重11.7kg,对于追求“每一克都要斤斤计较”的新能源车来说,无异于减了个包袱,岂不美哉。
有朋友可能会问了:铝合金压起来,强度和安全就有保障了吗?显然,蔚来给出的答案是“远不止如此”。乐道L90并不满足于一锤子买卖,而是在车身结构的多个部位,堆料也好,堆技术也罢,统统安排上了2 000MPa的潜艇级超高强度钢。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材质,实际上,关键位置总重量只有27.4kg的高强钢已经足够在危险时刻守护乘员安全。前舱的横梁、防火墙,一律是“顶流”用料,诸如仿生拓扑结构铸铝轮罩,左右门槛高强铝的紧密结合,前备舱里装上6系铝合金三角稳定桁架,这些都不是喊口号,是真刀实枪的提升抗冲击和结构刚度。
关于侧门和车身环,乐道也没藏着掖着。1 500MPa超高强度钢热成形一体门环,外加五合一激光拼焊工艺,让门环与地板、顶梁等位置形成“铁桶阵”,谁要碰一撞,就得先过这层“护体真气”。门环还采用了结构胶、FDS等创新连接方式,正侧碰撞时,乘员舱不容易塌,安全性自信写脸上。此外,腔体填充材料进一步提升强度,让大家坐车不再“心跳加速”,而是有安全感。
尾部更是全铝阵容。一体压铸后地板、铝合金防撞梁,扭转刚度蹭蹭提升8%,达到38 150Nm/Deg。这数据,哪怕不是工程师也能感受到“杠杠的安全感”。第三排座椅和安全带固定加强,变形量直接压缩30%。这意思很明白:万一真撞了,后排不再是软柿子,乘员更安全。
用料讲究、结构创新的直接成果,就是全车比同级车型轻出200-300kg。线束减了50%,卡钳壳体轻了近20%,轮辋、稳定杆也“减肥”成功。配合高度集成的电机和副车架,最终将整备质量压到2250-2385kg。新能源车本就与“重”和“续航焦虑”死磕,乐道L90直接来了一记技术直拳。
这一切技术堆砌的背后,反映出新能源车企的某种“焦虑”——不是产品力焦虑,而是对未来的主动自救。如今一体化压铸早已不是特斯拉独享的秘密武器。行业里谁都明白,这东西意味着成本、产能和安全性的多赢,一旦量产成型,落后就会被无情淘汰。
最后,科技这事,说深奥可以装高深,说简单就是“按部就班地把活儿做扎实”。乐道L90用技术细节打脸了浮夸营销,舍得在隐蔽角落下本钱,才配得上未来行业的门票。毕竟车是开给人坐的,不对安全和成本死磕,迟早要“原形毕露”。你问乐道L90带来了什么?简而言之,就是把造车这活儿,做得既像工程师,也像艺术家——既让你放心,也让你心动。
只是不知道,接下来有多少厂商能跟得上这样的节奏。说到底,一体化压铸不是魔法,拼的还是脚踏实地的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谁能把细节做到极致,谁就有资格在这场持久战里胜出。风声已起,是坚守套路,还是选择颠覆?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